編輯嚴選
和幼年自己的對話(下)-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2021/02/1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案例

0.準備
上一篇案例的主角,學會了「和幼年自己的對話」的方法,在她陷入深深的孤獨感之時,會提醒自己「現在自己幾歲?」,讓自己回到成年人的狀態。然後,感受與陪伴此刻內心的情緒:無力、悲傷和孤獨,並將這樣的情緒視為「幼年自己」的體驗,而不是當下「成年自己」的狀態
如果能夠回溯到幼年的相關事件,比如:五歲時,從奶奶家回到父母家的不適應經驗。這時,給自己一個安靜、安全、不受打擾的時間和空間,如果可能,找一位可以相互信任和支持的朋友陪伴自己,讓她(他)可以陪伴、支持與提醒自己,避免自己一時不察、陷入「幼年自己」的情緒體驗而難以自拔。
1.表達負向感受
開始運用自己的記憶力和想像力,想像當年五歲時回到父母家的小女孩(幼年的自己)就站在自己的前面。看著自己當年的樣子,心裡感覺到有些厭煩,因為很不喜歡當年自己很孤僻、陰沈的樣子。這時候很誠實的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
我看到你就有點煩!...」進行對話時,「我」是現在的、成年的自己,「你」則是幼年的自己,「我」和「你」的分清是很重要的。
你為什麼一回到家就這個死樣子?難怪家人都不喜歡你!」這樣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是很好的進展!因為很多朋友縱使對當年的自己不滿或生氣,卻也很難誠實的表達出來。如果不能承認或表達這些負向的感受,這樣的感覺就容易積累、堵塞在心中,後續不容易產生有感覺的對話。
你怎麼這麼彆扭!送你到奶奶家是父母太忙,沒法照顧你,你有什麼好不高興的?你明明很想回到父母家,可是一回來又想回奶奶家,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不管她內心出現什麼想法或感受到什麼情緒,都一股腦的說出來,不需自我審查和把關,一直到開始對「幼年的自己」有些心疼的感受。
2.表達對幼年自己的同理
我覺得你還滿可憐的!...」眼眶濕潤,話鋒一轉,開始連結到當年自己的感受。有些朋友在和「幼年的自己」對話時,可能一下子就感受到心疼的感覺,這時就可以先略過前面那一段表達負向感受的過程。
我知道你很不安、很孤單!回到父母家感覺很陌生,不知道要如何和他們相處。你也很想念奶奶,想念被疼愛、被陪伴的感覺。...」她開始淚流滿面,表達了對「幼年自己」的同理,也更能連結當時的感受和想法。「同理」就是對「幼年自己」內心的感受、想法和渴望的理解與體會,並將之表達出來。
我知道你很希望能融入這個家,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接納、包容你,希望姐姐可以和你說說心理話,但是你很失望、難過,這樣的遺憾一直在妳的心裡...」她在每一次對「幼年的自己」表達之前,都會先感受自己當下情緒上的變化與浮現出來的想法,也會想像對面的這個小女孩聽了她之前的表達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再根據這樣自己內心的變化想像中對方的反應,來決定接下來要說些什麼話。
當覺得自己對「幼年自己」的同理已經說得差不多,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3.表達對幼年自己的承諾
我現在已經長大了!我有一個不錯的工作,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這段話是自我提醒,讓自己更加的回到「成年自己」的狀態,同時也讓「幼年自己」可以感覺到是一個大人在陪伴她、和她說話。
我願意回來陪伴妳,在妳感覺到孤單、悲傷和不安的時候...。這麼多年來,我不知道可以和妳連結、可以來關心妳,讓你處在這樣孤單、無力的狀態那麼久,讓我很心疼。對不起!...」,跟隨自己的心,很真誠的說出這些話,是給「幼年自己」的承諾。
從現在開始,當我感覺到孤單時,我知道到妳出現了,就會來陪伴你、和妳說說話...」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和這個小女孩之間的距離,如果可能,用身體和幼年自己進行接觸,牽手、搭肩、擁抱...,透過身體的感覺去體驗和小女孩連結。如果還無法這麼做,也沒有關係,慢慢來,多嘗試幾次這樣的練習,你和幼年自己的關係會越來越親近的。
4.表達欣賞感謝
當睜開眼睛,再次看著這個小女孩,想到當年自己可愛或開心的樣子,說:
我喜歡妳開心時候的笑容!喜歡妳純真、可愛的樣子!」
很欣賞妳對奶奶的愛,以及想要靠近家人的心。...」
謝謝妳當年沒有放棄,努力的撐下來,我才能走到今天...」
此時不再只是看到可憐、無力、孤單和悲傷的小女孩,也看到小女孩的純真、善良與韌力,看見更完整的自己。
這時候感覺到自己內在的生命能量提昇許多,心裡感覺到更加的踏實和輕鬆,孤單感似乎在對話過程中悄悄的消退了。知道如果後續再次感受到孤單,可以持續的進行這樣的自我對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直到孤單感即使仍然有些微的存在,已經不再困擾了,更重要的是,感覺到對自己有更多的認可,以及更平靜、更穩定的內在狀態。

進行的參考原則

和幼年自己的對話,是讓自己更加完整的過程,基本的原則是:「帶有情感的、體驗性的與真誠的方式去進行,朝向接納的、正向的、滋養的方向前進。」
歷程可分為下列的幾個階段:
1.真誠的表達此刻對「幼年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負向的感受,允許自己表達出來。然後再感受此刻的自己感受是否有變化?對面想像中的「幼年自己」是否也有不同的反應或變化?
2.同理或共情:表達我(現在的自己)對於你(幼年的自己)的理解,包括當年自己的處境、心情、想法與未滿足的期待。
3.承諾:表達我(現在的自己)願意接納、陪伴、肯定、認可、照顧、滋養...你(幼年的自己)。
4.欣賞感謝:當年「幼年的自己」付出的努力、決定以及辛苦或痛苦的代價,讓我(現在的自己)發展出種種的資源與能力,也獲得現在的許多成果或成就,值得我表達出欣賞或感謝的心意。
重要原則的提醒:
1.對話歷程持續用「我(現在的自己)」對「你(幼年的自己)」說話。
2.每個時刻均根據「我(現在的自己)」和「你(幼年的自己)」的狀態和感受,決定下一刻要說出的話的內容。
3.上述四個歷程請將其作為參考即可,實際過程可能會反覆的、不按順序的發生,最重要的是依據你內心真實的體驗來進行。

概念與用語的釐清

「幼年的自己」不是「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是其他學派或是廣泛流行的心理用語,根據貝曼老師(John Banmen)的看法,這個概念被使用時,容易出現兩種流弊,一是「內在小孩」變成一個人內在永遠不變的部分,似乎成為這個人分裂出來的次人格,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二是「內在小孩」容易成為某些人不想要長大或負責任的藉口。比如:當購物刷卡刷爆後被質疑時,就說這是為了「內在小孩」而做的,彷彿自己可以沒有責任。
「幼年的自己」(或「小時候的自己」)的基本概念來自於薩提爾模式家庭重塑的歷程,幼年(18歲之前)的情緒或情感經驗需要被我們接納、認可、滋養,用現在成年的自己的能力與力量,為自己負起責任,讓幼年被凍結的經驗(包括求生存姿態、長期重覆的感受、信念、未滿足期待)予以轉化,讓它重新流動、成長,直到長大成人和成年的自己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這裡說「成年的自己」、「幼年的自己」中的「自己」,在英文的用語是指「Self」,是接近人的「本質」、「核心」的部份,和「自我」(Ego)是不同的。

答客問

以下是我在工作坊中陪伴學員進行「和幼年自己的對話」時,常常聽到的一些疑問,試著回應如下:
1.對於童年的記憶一片空白,都記不得了,怎麼辦?
回應:很多人對於過去的事情記不得是很常見的,首先想問的是:我們內心深處是否想要記得呢?對於幼年不喜歡、不愉快的記憶,選擇遺忘或隔離,是一個孩子的心理能力或自我保護的機制。如果現在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想要再度回憶起來,可以透過點點滴滴的線索去嘗試搜尋,或說說當年還記得的小故事,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慢慢的回復一些重要事件的記憶。在薩提爾模式中,會透過「原生家庭圖」、「家庭生活年表」、「影響輪」的繪製或是相關的冥想,來幫助我們更全面性的了解與體驗18歲之前的生命經驗。
2.我回溯不到幼年的事件怎麼辦?
回應:回溯最重要的是,透過體驗特定的感受而慢慢的浮現出記憶,不是使用思維邏輯的推論和分析所得出來的結果。有時需要一段時間,如能保持耐心,像上述問題的回應,用類似方式(敘說當年小故事、繪製「原生家庭圖」、「家庭生活年表」、「影響輪」...)來搜尋記憶,或使用「冰山」探索自己的內在,可以幫助自己回溯。當然,就算回溯不到也能夠直接和想像中的幼年自己對話,只要有感覺就可以。
3.我看不到小時候的影像怎麼辦?
回應:有的人可以看得很清晰、很看到多細節,有的人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或是輪廓,有的人看不太到影像,這也很常見,因為每個人內在運作的模式和擅長的部份不同。就算是看不到影像,只要能想像並感覺到「幼年的自己」彷彿就在前面,也能夠進行對話。對「幼年的自己」有感覺是進行對話的主要動力,看不到影像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沒感覺的話,就需要運用任何可以喚起你有感覺的方式去進行,如:運用實物,像是小時候的照片、抱枕、椅子或情境...等引發你的感覺。有的人是一開始對「幼年的自己」說話就會有感覺。如果還是找不到其他方式,找一位朋友或學習同儕站在你前面,替代幼年自己的影像,會很有感覺。再不然,透過薩提爾的專業助人者或工作坊中講師的引導,也是一個引發體驗的機會。
4.我和幼年的自己對話時,會感覺到害怕、無力甚至不想再對話下去,怎麼辦?
回應:請記得在對話過程中,你所感受到的脆弱或負向的感受,極大的可能不是「成年自己」的感受,但因為和「幼年自己」是同時存在在同一個身體之內,所以容易混淆。換句話說,害怕、無力、不想再對話的感覺可能是「幼年的自己」當年的體驗,如果你能細細的分辨和體會,是可以感覺出來的,這時直接告訴他「我現在可能感受到你的害怕、無力,也不想再對話下去了,我猜你可能...」,這樣你比較可以回到「成年自己」的狀態,繼續對話下去。
5.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幼年的自己,無法承諾他去陪伴和照顧,怎麼辦?
回應:和前述問題與回應所說的很類似,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的想法和感受,可能是「幼年自己」的感覺,或是你此刻已經變成「幼年自己」的狀態而不察,提醒自己回到「成年自己」的狀態,問自己現在幾歲,體驗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擁有的能力。或是問自己,如果眼前這個孩子不是「幼年的自己」,而是其他的小孩(你的親戚、鄰居或學生),你有沒有能力陪伴和照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沒有理由說無法照顧「幼年的自己」了。

感謝我的老師 Maria Gomori

這個「和幼年自己的對話」的方法和步驟,不是我個人的發明,而是參加Maria Gomorri老太太的工作坊,或是擔任她的小組老師,在旁學習她帶領「家庭重塑」的過程數年後,所得到的領悟和歸納。當然,這些是我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所進行的詮釋,不代表她本人或是其他同儕,也是用這樣的角度來詮釋她的工作。因此,如果這樣的方法可以對學習薩提爾的朋友有幫助,那要歸功於Maria老太太的教導,如果有我誤解或曲解她教導的部份,那是我自己要負責的。
趕在牛年春節除夕這天完成這篇,也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對我而言,「和幼年自己的對話」是真的可以放下過去的方法之一,對於過去或幼年經驗的遺忘、迴避、不理會...等方式應對,並不會真的「放下」,也很難真的往前走,反而是面對、接納、包容、轉化和認可過去的經驗,才能整合自己,迎向未來
最後,祝福大家在過年前清理了一些過去體驗,大年初一走向新的未來!
張天安
張天安
心理教育的獨立工作者 薩提爾模式工作坊講師 諮商心理師認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