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疲倦睡眠訊號,你抓對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語嫣常常聽到黑眼圈家長這樣說:「每次我看到寶寶累了就立刻帶她去睡,但進房間後寶寶超反抗、情緒激動、大哭,非得要我帶她離開房間才行,但她明明真的就很累啊!為什麼她就是不睡?」

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妳的心聲?這曾經是我的心聲!

寶寶不睡、媽媽崩潰

寶寶不睡、媽媽崩潰

在不理解寶寶睡眠之前,每當看到跳跳糖開始揉眼睛、打哈欠,我立刻放下一切,進行一個奶睡的動作(是的,奶睡不是最好的入睡方式,但這是我不得不承認的黑歷史),或是趕緊揹巾伺候背著睡,只要能睡,我就大大鬆一口氣。

但是隨著跳跳糖月齡愈大,奶睡成功機率大幅下降,揹睡也逐漸愈來愈累,不僅是他的體重對我逐漸是個負擔,要背到他睡著的時間也愈來愈長,真的對於他的睡覺時間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直到跳跳糖九個月大時,走完睡眠調整、重新穩定作息、也陪伴他學會自行入睡後,開始照著月齡適當的作息進行日常生活,不再需要觀察寶寶的疲倦訊號,我驚訝的發現,帶寶寶準備上床的時間,都不是他開始揉眼睛、打哈欠的時間,跳跳糖可以再進房間之後,自己入睡之前,也很有可能都還沒開始揉眼睛、打哈欠!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的發現,原來我之前觀察的睡眠訊號,似乎不是最指標性的!

開始嬰幼兒睡眠的專業進修,才發現,原來寶寶的疲倦睡眠訊號,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

寶寶在不同月齡,會有不同的睡眠需求,簡單的說,愈小的寶寶、整天需要睡覺的時間也會相較愈長;換句話說,寶寶在不同月齡,會有不同的「最大清醒時間」,醒來多就之後,就會需要好好睡一覺,而這個最大清醒時間,也會隨著寶寶愈長愈大,時間愈來愈長。

例如現在三歲的跳跳糖,就可以從早上七點起床之後,一路玩耍到晚上七點睡著,三歲跳跳糖的最大清醒時間就是12小時。

在寶寶開始出現疲倦睡眠訊號的時機,會落在寶寶的最大清醒時間內的,也就是說,寶寶適合清醒、玩耍的時間裡,也包含著家長帶著孩子開始,做入睡準備的時間。

觀察寶寶打哈欠,並不是最可靠的疲倦睡眠訊號

觀察寶寶打哈欠,並不是最可靠的疲倦睡眠訊號

和語嫣以前一樣,觀察寶寶開始打哈欠、揉眼睛,而判斷寶寶是否該開始進行入睡準的家長,我們觀察到的,是孩子疲倦睡眠訊號的後期。

開始打哈欠的寶寶,可能在15分鐘前,就需要已經躺在自己的嬰兒床裡準備睡覺了。

當我們在孩子已經走入疲倦狀態,才開始行動、協助他們做入睡的準備時,在這個入睡準備過程當中,我們很有可能已經默默地超過孩子的疲倦狀態了!

超過疲倦狀態,往往是過度疲倦的開始,寶寶已經錯過了黃金入睡時間階段,並且開始藉由腎上腺素的協助,出現抗拒睡眠的清醒能力:不願意被哄睡、非常討厭包巾、激動地哭泣、哄睡的過程時間不斷延長。

真正最該被注意的是疲倦睡眠訊號的前期!

當你發現「寶寶眼神開始放空、眼睛對焦時間縮短、活動力降低、不太想玩耍」,這時就是最棒的疲倦睡眠訊號前期。就跟成年人一樣,我們感到疲倦的時候,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對周遭事物降低興趣。

此時,請家長開始不疾不徐的告訴寶寶,睡覺的時間到了,開始進行睡前儀式,睡前儀式中間,寶寶逐漸顯露出更明顯的疲倦睡眠訊號,等到睡前儀式結束,寶寶被放入嬰兒床裡,正正好是孩子最適合入睡的時間點,並沒有走入過度疲倦階段,於是在入睡的過程中,孩子不會出現因為過度疲倦而抗拒睡眠的樣子。

另外,有些寶寶在進入疲倦睡眠訊號後期時,並不會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的狀態,反而會格外有活力,也格外喜歡找媽媽聊天,這種突然間變得很有活力、想聊天的狀況,常常讓媽媽感到溫馨可愛,而意外的誤判寶寶的疲倦狀態,以為寶寶精神特別好,很想進行社交活動,結果不小心就錯過了疲倦訊號,十幾分鐘後,寶寶進入過度疲倦狀態,情緒翻盤,媽媽措手不及。

所以,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觀察到的睡眠訊號是寶寶剛開始散發出疲倦睡眠訊號的前期嗎?抓對時機,哄睡不再讓媽媽心累,更不會總是歹戲拖棚,媽媽哄到快失去耐心,寶寶還是脾氣大大!

當然,如果覺得觀察起來非常困惑,歡迎找語嫣諮詢,用簡單的月齡建議作息,就可以更輕鬆、不錯過寶寶的疲倦睡眠訊號唷!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拍手5下跟分享

追蹤糖果家好好睡閱讀更多寶寶好睏、媽媽睏好的方法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0會員
23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QQ糖能夠自行入睡後,兄弟倆的睡前儀式故事時間,開始不一定同時進行,有時候會是先一起講一本跳跳糖的故事書、再講一本QQ糖的故事書,接著先帶QQ糖去房間近行專屬他的最後一步睡前儀式,把QQ糖放上嬰兒床道晚安後,再繼續和跳跳糖接續未完的專屬睡前儀式。 #光寫出來就覺得我轉場轉得好忙 在還
Thumbnail
最近QQ糖能夠自行入睡後,兄弟倆的睡前儀式故事時間,開始不一定同時進行,有時候會是先一起講一本跳跳糖的故事書、再講一本QQ糖的故事書,接著先帶QQ糖去房間近行專屬他的最後一步睡前儀式,把QQ糖放上嬰兒床道晚安後,再繼續和跳跳糖接續未完的專屬睡前儀式。 #光寫出來就覺得我轉場轉得好忙 在還
Thumbnail
本來QQ糖一 #滿六週,我袖子就捲好了,準備要幫他穩定作息,以及練習每次都從清醒就躺在嬰兒床裡,開始拍拍 #協助入睡,在嬰兒床裡睡好睡滿。 但是!!! 身為一個很有奶膽卻沒有奶量,常常拍完嗝後半小時溢奶、睡著後躺在床上一小時又溢奶;也常常拍好嗝過一小時多,躺在那兒手揮揮身體扭扭、一抱起來馬上
Thumbnail
本來QQ糖一 #滿六週,我袖子就捲好了,準備要幫他穩定作息,以及練習每次都從清醒就躺在嬰兒床裡,開始拍拍 #協助入睡,在嬰兒床裡睡好睡滿。 但是!!! 身為一個很有奶膽卻沒有奶量,常常拍完嗝後半小時溢奶、睡著後躺在床上一小時又溢奶;也常常拍好嗝過一小時多,躺在那兒手揮揮身體扭扭、一抱起來馬上
Thumbnail
小A的弟弟加入了Amy的家庭,兩個小孩的忙碌人生,真是要把Amy忙歪了呀!!! 有了小A的經驗,弟弟沒有成為貓頭鷹作息寶寶,不過四個月的弟弟,半夜會醒個兩三次,也是讓爸爸媽媽感到太過疲倦,還好,再次和語嫣合作後,短短七天,穩定固定夜奶次數、不再出現凌晨三點多的哭醒,夜間全家睡飽飽! 也藉由這
Thumbnail
小A的弟弟加入了Amy的家庭,兩個小孩的忙碌人生,真是要把Amy忙歪了呀!!! 有了小A的經驗,弟弟沒有成為貓頭鷹作息寶寶,不過四個月的弟弟,半夜會醒個兩三次,也是讓爸爸媽媽感到太過疲倦,還好,再次和語嫣合作後,短短七天,穩定固定夜奶次數、不再出現凌晨三點多的哭醒,夜間全家睡飽飽! 也藉由這
Thumbnail
這本書畫出了寶貝想睡但是睡不著的煩悶,地球寶寶哭得脹紅的臉,看得出寶貝對睡不著這件事感到多麼生氣且無助,讓聽故事的寶貝會有被同理的感覺。 同時繪本也畫出地球寶寶睡一睡又醒來大哭時,照顧者的心慌和無助…
Thumbnail
這本書畫出了寶貝想睡但是睡不著的煩悶,地球寶寶哭得脹紅的臉,看得出寶貝對睡不著這件事感到多麼生氣且無助,讓聽故事的寶貝會有被同理的感覺。 同時繪本也畫出地球寶寶睡一睡又醒來大哭時,照顧者的心慌和無助…
Thumbnail
這本繪本有可愛的小熊、溫暖的床、蓋被子和飛吻、還有令人安心的擠在一起睡覺,這些內容都讓人可以平靜下來,準備迎接睡覺時間。
Thumbnail
這本繪本有可愛的小熊、溫暖的床、蓋被子和飛吻、還有令人安心的擠在一起睡覺,這些內容都讓人可以平靜下來,準備迎接睡覺時間。
Thumbnail
寶貝睡前的情緒,影響了他的睡眠品質。 《睡覺囉!》雲朵媽咪覺得是一本很棒的睡前書。 睡前可以和寶貝一起共讀互動,最後跟著書裡的媽媽一樣, 給寶貝一個晚安親親 讓寶貝安心入睡!
Thumbnail
寶貝睡前的情緒,影響了他的睡眠品質。 《睡覺囉!》雲朵媽咪覺得是一本很棒的睡前書。 睡前可以和寶貝一起共讀互動,最後跟著書裡的媽媽一樣, 給寶貝一個晚安親親 讓寶貝安心入睡!
Thumbnail
平均一夜醒來5-6次的小A,每次清醒,如果媽媽在旁邊即時塞奶親餵,有時候狀況好,小A可以很快重新入睡,但有時候狀況不好,小A會呈現吃吃、哭哭的狀況。Amy也曾經試過給奶嘴試著讓小A吸吸入睡,但是一樣有時候可以藉由奶嘴的協助入睡,有時候小A反而會更生氣! 束手無策的爸媽,偶然間發現糖果家好好睡
Thumbnail
平均一夜醒來5-6次的小A,每次清醒,如果媽媽在旁邊即時塞奶親餵,有時候狀況好,小A可以很快重新入睡,但有時候狀況不好,小A會呈現吃吃、哭哭的狀況。Amy也曾經試過給奶嘴試著讓小A吸吸入睡,但是一樣有時候可以藉由奶嘴的協助入睡,有時候小A反而會更生氣! 束手無策的爸媽,偶然間發現糖果家好好睡
Thumbnail
好不容易把寶寶抱著哄到熟睡,彷彿端著剛做好的嫩豆腐,輕手輕腳、呼吸都暫停地想要放回嬰兒床上,結果,寶寶與嬰兒床才接觸到0.001平方公分,這麼一瞬間,寶寶開始嚎啕大哭,剛剛又抱又哄的三十分鐘,瞬間付之一炬! 這個「嬰兒床上有針、寶寶背上有刺」的場景,是不是常常出現在你家?!
Thumbnail
好不容易把寶寶抱著哄到熟睡,彷彿端著剛做好的嫩豆腐,輕手輕腳、呼吸都暫停地想要放回嬰兒床上,結果,寶寶與嬰兒床才接觸到0.001平方公分,這麼一瞬間,寶寶開始嚎啕大哭,剛剛又抱又哄的三十分鐘,瞬間付之一炬! 這個「嬰兒床上有針、寶寶背上有刺」的場景,是不是常常出現在你家?!
Thumbnail
到底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是無法睡過夜呢?這個問題可以刊登糖果家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榜首!所以今天糖果家好好睡為大家列出最常見的十大原因!
Thumbnail
到底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是無法睡過夜呢?這個問題可以刊登糖果家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榜首!所以今天糖果家好好睡為大家列出最常見的十大原因!
Thumbnail
滿三個月後,跳跳糖晚上很不好入睡,八、九點多被奶睡之後,常常十點就醒來,要背他搖個半個小時才有機會再讓他睡著,睡個半小時醒來、搖半小時再睡,這樣一睡一搖之間,轉瞬間就來到了半夜,我也累得躺平,但我躺平之後,常常也是沒多久,跳跳糖就又醒來,太累的我,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奶睡他..然後就這樣到九個月...
Thumbnail
滿三個月後,跳跳糖晚上很不好入睡,八、九點多被奶睡之後,常常十點就醒來,要背他搖個半個小時才有機會再讓他睡著,睡個半小時醒來、搖半小時再睡,這樣一睡一搖之間,轉瞬間就來到了半夜,我也累得躺平,但我躺平之後,常常也是沒多久,跳跳糖就又醒來,太累的我,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奶睡他..然後就這樣到九個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