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消耗?還是創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__20190129-31加速式學習認證課程學習心得

raw-image

幾個月前,Xavier Liu看我苦思工作坊最後一個系列的課程
於是推薦了三天加速式學習法(Accelerated Learning,AL)認證課程
要我試試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

#教室裡的主角是講師 #或是學員
教學,是因為學的需求才有教的發生,但是當講師在講台上說著自己的故事,掌握教室節奏的時候,「學員是教室的主體」這件事究竟是我們的想像或是願望?
加速式學習法認為,講師是引導者,扮演引導和陪伴的角色,學員才是決定教室節奏的主體。
前兩天的課,我和貓老師坐在一起,貓說她喜歡用圖像詮釋事情,對於循序漸進的步驟跟流程特別擅長;而在我的腦海卻都是文字,我習慣用一句一段的文字紀錄著畫面。
即使是同溫層如我們,都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何況是教室裡每一個不同的學員,而當我們想著以學員為中心,是不是可以改變自己擅長的教法?願不願意減少自己的輸出,傾聽他們的輸入?

#嘗試改變你需要努力 #或是勇氣
這一班有一半以上都是職業講師,其中不乏在講師界已經小有名氣的老師,習慣站在講臺上的人們都有天生的表演魂,這三天的課程雖然不輕鬆但是十分愉快,而且笑聲連連,每個段落都會有人自動登高炒熱氣氛。這也是我上過的課程中,唯一課程的笑點不是由講師而是學員帶起的。
然而,這些過去習慣在鎂光燈焦點的講師們,卻是為了學習“將講台讓出來給學員”而來。
有老師跟大家分享,為此他必須克服心中對未知的恐懼,也必須說服心底那個在緊要關頭懦弱的自己,鼓起勇氣改變。
過去我並不是一個熱愛教學的人,很大的原因是我自認不擅長說話,經過這三天的課我發現,這樣的想法很可能來自於我誤以為老師就該一直講話。
AL解開了我在教學為自己設的圈套,而不管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或是嘗試改變,講師們為了在教室裡跟學員產生鍵結所做的努力,都讓這一切更加彌足珍貴。

#學習是消耗 #或是創造
三天的課程結束,我帶走的內容幾乎不是從講師口中聽到,講師只負責設計活動,在一個一個活動的進行中,學員張開全身的感官接收,透過共同思考詮釋或是互相詰問,當脈絡逐漸清晰,學習的內容於焉創造。
過去在課堂上教學生,都是整理自己對於學問的理解與經驗後,單向的輸出,而教與學,也就在學生消費老師的理解,老師消耗學生的創意之間,形成彼此沒有動能的累贅。
AL告訴我們要相信你的學員,相信他們擁有創造的能量,就跟我們一本初心站在學識的殿堂前一樣,而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點燃火苗,提供他們揮灑的空間,陪伴他們體驗學習的美好。
課程的最後,大家拿著卡片跟同學分享此時此刻的心情,你可以決定朝哪個方向走、跟誰分享,甚至是何時離開教室。這是一個十分AL的落幕,卻也為我們的教學展開了另一段有著無限可能的序曲。

我們為了尋找教學的座標而去
卻終於發現教學應該是引導者與學習者共同被圍繞的三度空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人間。Jacqueline的其他內容
2023/07/16
2023 APSC Emerging from Covid, Stronger than Ever
Thumbnail
2023/07/16
2023 APSC Emerging from Covid, Stronger than Ever
Thumbnail
2022/11/13
沒有千鎚或百煉,但水的舞蹈,將卵石吟唱成完美____泰戈爾
Thumbnail
2022/11/13
沒有千鎚或百煉,但水的舞蹈,將卵石吟唱成完美____泰戈爾
Thumbnail
2021/04/18
噓 GanWang: 甚麼Teambuilding拉,浪費時間 --GYLin: 同意樓上,工作都做不完了,很閒齁… 推 廢宅: 反正就去玩玩積木是有很難膩
Thumbnail
2021/04/18
噓 GanWang: 甚麼Teambuilding拉,浪費時間 --GYLin: 同意樓上,工作都做不完了,很閒齁… 推 廢宅: 反正就去玩玩積木是有很難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喜歡吸收新知的我,看似持續學習,但真的有學進去嗎? 在正式學習 Coursera 經典線上課《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全球近 350 萬人註冊的課,我反思了學習方式。
Thumbnail
喜歡吸收新知的我,看似持續學習,但真的有學進去嗎? 在正式學習 Coursera 經典線上課《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全球近 350 萬人註冊的課,我反思了學習方式。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從求學時代到職場工作,教學活動經常出現在我們周遭,從小學生學習基本知識,到出社會就業學習公司內部運作知識、相關專業技能,到成年人階段持續吸收知識,我們常常上課,也有機會站在台上成為講師,當工作者的能力不分軒輊時,上台的技術往往成了職涯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從求學時代到職場工作,教學活動經常出現在我們周遭,從小學生學習基本知識,到出社會就業學習公司內部運作知識、相關專業技能,到成年人階段持續吸收知識,我們常常上課,也有機會站在台上成為講師,當工作者的能力不分軒輊時,上台的技術往往成了職涯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七月報名了小羊老師的「問題解決實戰班」,並在九月第一週開始上課。我希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思辨訓練、企劃撰寫,也期待可以認識很多mentor和生活圈以外的新朋友。 在教材包裹中,老師送了我們兩把扇子,其中一把的雙面分別是勾與叉,可以即時透過鏡頭直觀地進行表決;另一把則分別為贊同與舉手,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Thumbnail
七月報名了小羊老師的「問題解決實戰班」,並在九月第一週開始上課。我希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思辨訓練、企劃撰寫,也期待可以認識很多mentor和生活圈以外的新朋友。 在教材包裹中,老師送了我們兩把扇子,其中一把的雙面分別是勾與叉,可以即時透過鏡頭直觀地進行表決;另一把則分別為贊同與舉手,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何謂「主動學習的課堂」? 雖然我未曾「正式」踏入體制內學校(其實我也即將正式踏入大學的體制XD),但我在國中時都有定期回去當時的學校參與某些特定課程(比較有興趣的)與段考,而這些課堂中,讓我感受到的,常常是學生的「被動」與老師的「無奈」。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何謂「主動學習的課堂」? 雖然我未曾「正式」踏入體制內學校(其實我也即將正式踏入大學的體制XD),但我在國中時都有定期回去當時的學校參與某些特定課程(比較有興趣的)與段考,而這些課堂中,讓我感受到的,常常是學生的「被動」與老師的「無奈」。
Thumbnail
#別管雲端了,來說說互動 幾乎是跟知道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同一個時間,得知大學部12小時的課要轉成全線上教學,這兩個消息給我的衝擊幾乎是一樣大。
Thumbnail
#別管雲端了,來說說互動 幾乎是跟知道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同一個時間,得知大學部12小時的課要轉成全線上教學,這兩個消息給我的衝擊幾乎是一樣大。
Thumbnail
20190129-31加速式學習認證課程學習心得 幾個月前,Xavier Liu看我苦思工作坊最後一個系列的課程 於是推薦了三天加速式學習法(Accelerated Learning,AL)認證課程要我試試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
Thumbnail
20190129-31加速式學習認證課程學習心得 幾個月前,Xavier Liu看我苦思工作坊最後一個系列的課程 於是推薦了三天加速式學習法(Accelerated Learning,AL)認證課程要我試試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
Thumbnail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Xavier Liu看我苦思工作坊最後一個系列的課程 於是推薦了三天加速式學習法(Accelerated Learning,AL)認證課程 要我試試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
Thumbnail
Xavier Liu看我苦思工作坊最後一個系列的課程 於是推薦了三天加速式學習法(Accelerated Learning,AL)認證課程 要我試試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