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の雜記|放棄當自由工作者前,三件事讓我決定再堅持一下

2021/04/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它愛我,它不愛我
筆記時間: 2021/04/01 (四)
也許就這樣了吧? 我最多也只能走到這裡。
收拾行李準備折返,回頭卻發現自己也走了蠻長一段路了,真的要放棄嗎?
在放棄當自由工作者前,我做了這三件事:

︱回頭檢視過程︱

我是全職自由工作者,雖然自離開職場將要邁入兩年,但決定開始接案的資歷才四個月,人生中第一個發案給我的天使案主是小高潮色計事務所,她是我的朋友。
提問一、除了朋友的案子,這四個月我做了哪些與接案相關的事?
  1. 創造小額收入: 製作文章PodDaily、方格子
  2. 了解成為自由工作者的選擇:
  • 研究接案平台: 104外包網、Tasker、freehunter、Upworks、Fiverr、臉書接案社團
  • 研究遠距工作是什麼、需具備哪些條件
  • 研究virtual assistant
  • 市場調查: 有哪些接案需求且需具備哪些技能
3. 整理未來必備技能的學習筆記:
  • 數位行銷學習筆記
  • 文案撰寫學習筆記
4. 開個人小工作室
  • 品牌定位
  • 命名工作室
  • 製作工作室logo
  • 工作室報價單
  • 製作市場調查問卷
  • 工作室文案
5.協助朋友經營蝦皮賣場: 包裝研究、拍產品照。
問二、這些事對我接案有無幫助?
除了協助朋友經營蝦皮賣場,其他目前沒有幫助,但可能是未來的養分。可以說目前這四個月所做的事都算在摸索期(也摸太久了吧),對生活開銷沒有直接的幫助,荷包仍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雖然它(荷包)撐過了陣亡預言的2021年3月,但最近健保與國民年金漲價了(漲屁漲),4月應該是它的底線了。(題外話,忍不住就…)

︱釐清想放棄與不想放棄的原因︱

當陷入自怨自艾的漩渦時,放棄總是很快的在我們眼前晃來晃去,刷存在感。這時候還是先冷靜下來,認清想放棄的原因:
  1. 我覺得我能力不足。
  2. 我覺得我不可能接到案子。
  3. 存款不足。
不想放棄的原因:
  1. 我想在家工作。
  2. 雖然一直處於不確定感,但每天都很期待工作。
  3. 我想有自由安排時程的生活方式,因為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想寫完小說、想找人合作一起出書、想和朋友創業、想寫劇本、想開YT頻道、想開Podcast。依我的個性,若回去當上班族,下班後會只剩洗洗睡的時間。
  4. 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一分努力都能直接反映在我的價值上。

︱自我分析與檢討︱

綜觀四個月以來努力的過程,我的感覺: (diss自己模式開啟)
難道以前出差國外談業務的記憶是假的? 每週在總經理面前報告其實是我的人形娃娃不是真的我? 過去的經驗總能派上用場吧? 先從過去的專業找案源,應該還是有機會接到案子的。能力不足也是因為我一直嚮往具備新的、熱門的技能,只要有時間,這些是可以補足的。所以,這理由不足以構成放棄的原因。
說什麼不可能接到案子! 根本都還沒有主動遞出接案需求就在那邊哭(what?)。問題點在於自信心不足,每次只要看見已經有一堆人向案主自推,我就覺得機會渺茫,不可能輪到我,然後就這樣離開視窗,去做我馬上能掌握的事,例如學習、寫文章、設計我的工作室等等。一次被案主刷掉的機會都不敢給的我,以「不可能接到案子」的理由當作放棄的藉口實在沒有說服力。
存款吃緊也是因為我花很多時間在研究、蒐集資料,為的是怕走錯路,但沒想到現在路很廣,越看越拿不定主意。不過我覺得了解市場與尋找其他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也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必經之路,只是消瘦的荷包讓我有「這是在浪費時間」的錯覺。想解決錢的問題就去打工阿! 勇敢設付費限定阿!(我不敢…)
圖文不符
前陣子看了安部公房《砂丘之女》,主角被村民囚禁在20公尺深(七層樓這麼高)的沙坑裡,和一位詭異的女子住在搖搖欲墜的木屋,過著每晚剷沙、白日就寢的單調生活。食物、水等物資全仰賴在沙坑外活動自如的村民配給,不剷沙就不給物資的生命威脅是最有用的制約方式。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主角趁女子工作的時候,用手邊有限的工具拼湊成一條可以爬出沙坑這麼長的繩子,那些工具可能會因承載不住他身體的重量而隨時斷掉,充當支點的剪刀可能隨時因拉扯而鬆脫,在逃脫的機率如同中樂透一樣小的希望中,他仍然賭命嘗試逃跑。
身為讀者多希望他能逃脫成功,希望他不要放棄任何機會。雖然只是個故事,不過,不禁讓我陷入沈思,我真的有努力過了嗎? 我真的盡了全力、用盡身邊所有可用的工具、用盡所有方法了嗎? 如果沒有,說放棄是否還太早了。

結論

每當覺得累、覺得挫折、或是遇到不敢跨過的困難,就會找理由說服自己放棄它,但這就是為什麼一直過的這麼辛苦的原因吧? 我一直在「想改變」與「不敢改變」的迴圈裡打轉阿!
先去找適合自己的案源吧!
即使經驗不足也勇敢向案主提案吧!
能撐一個月是一個月,大家也都是這樣努力過來的,不是嗎?!
這裡我想分享好葉的影片,這是關於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的差異,每當又開始說喪氣話的時候很適合拿出來看,希望我們都可以有所成長:
這週心得: 每一次的挫折都代表還有努力的空間,不要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這次的內容,希望你能幫我按〔喜歡〕或是按〔追蹤專題〕追蹤我的人生,這會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如果你身邊有人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或是和我一樣正在努力實現夢想,也希望能透過你將內容分享給他們。如果你也有重新爬起的經驗,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分享喔喔喔!
最後~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喜歡閱讀的人,可以來閒逛我的創作空間
我的IG : @xbansheng 會分享喜歡的書、書店、風景之類的。
X班生
X班生
我算是後知後覺的人類,對於閱讀、寫作、歷史、性向都是相見恨晚,以插班學生的身分飄進文字工作的大教室,羞澀地安坐在角落觀察與學習。最近喜歡的一句話:「如果有顆子彈射進我的腦袋,就讓這顆子彈一併摧毀每扇密室之門吧。」—邱妙津 個人網站 https://halfwaywriter.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