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簡報設計實評|小米春季發佈會:設計了標誌,設計了產品,那麼簡報⋯⋯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既然有影評、樂評、書評,這幾天瘋搶眼球的小米發佈會,我們來看一看在簡報設計中,平凡上班族的角度,有甚麼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吧。
小米本身有不少爭議性的地方,例如產品設計與創新、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引來惡搞的新標誌等,都留給其他專家表述吧,還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上班族如何做好簡報設計。

或許你會有疑問,這裡不是寫給一眾在自己坐位上熬夜努力的上班族嗎,鎂光燈下的數碼產品發佈,還不是你參考我,我參考你,跟我們的日常業務可有甚麼關係?

答案很簡單:免費的學習對象,就不要浪費。

能夠登上舞台的投影片,質素總不能夠太參差,背後會有專屬的設計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看到不一樣的角度。這就是為甚麼自己不是「米粉」還要在夜深(我還是要上班的⋯⋯)看發佈、截圖、分析和寫分享文的原因囉。
接下來我們就從數據表達、視覺傳遞及排版設計三個角度,分享一下有甚麼做得好,有甚麼做得不好,有甚麼⋯⋯喔⋯⋯不應該做。

數據表達

資訊圖和懶人包是在網絡世代吸引目光的好工具,企業業績、產品銷量、部門預算、網絡流量⋯⋯統統都是要梳理的數據。
上圖是去年小米營收的增長。
基礎的東西也齊備了,圖表左下角有scale解說,投影片右下角有資料來源,兩者採用了細一點的字體以及淡一點的顏色,不會搶了觀眾的目光。
設計上也有兩個可取的地方,強調色使用了和品牌一樣的顏色,與右上角的標誌互相呼應的同時,也帶來了設計的一致性。圖表上為了簡潔,撤去了Y 軸,讓左邊的文字去帶動數據的表達,因為重點就是要說明:我們賺多了。
可以注意的地方有三項:
  1. 19與4之間的距離太大,字體設計要留意kerning;
  2. 左邊文字與右邊圖表的距離太大而令人懷疑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為了讓雷軍站在中央?但他是在來回走動啊;
  3. 灰色長條圖與橙色趨勢線好像沒有甚麼分別,視覺元素上會否重覆了?

雖然不明白出貨量和銷量是否有必然關係,但點題其實做得很好。很多學生和初職的上班族愛用客觀的標題,例如「小米手機銷量與去年比較」,本質上完全沒有錯,只是沒有主動的表達你想說的話,固然觀眾看了數據,聽了你的解說,慢慢會明白,但提早破題可以提升觀眾的engagement,也減少一些心急的人在暗暗的打量「那麼你想說的是甚麼?」。右下角的數據來源,就如以上所述,做得足夠。
不足夠的,就是第一眼看上去的感覺,「啊,拜託不要這樣懶吧」。
這個表格就是從數據搬字過紙,用最快的辦法做完,把自己品牌那一行做了highlight,就完成了。有甚麼沒有被考慮呢?
  1. 重覆兩對data set在Q4 2020與Q4 2019的對比,但數目是隔開了的,眼睛要對比出貨量,要從column 2與column 4之間內回,市場份額則要在column 3及column 5來回跳躍;
  2. 相反的數據方向,2020放了在左邊,視線下一步會才遇到2019的數據,而最後的對比,卻是顯示由2019至2020之間的增長。圖表的時間線,多數是左遠右近,沒有特定的原因就不要去改動。舉例說,由左至右先是43.4再到33.0,最後的對比是增加而不是下降,觀眾的潛意識要有額外一重步驟,把數字與年份關係起來,再對調,去合理化這是增加。
  3. 除了最後的對比欄,觀眾要在水平的方向理解出貨量與市場份額的升降,需要不停的在腦海中比較數字,但既然有數字,大可以誇過視覺化去表達升降方向和趨勢。
如是者針對以上幾點,可以考慮以下的做法,減少欄數,調整數據方向,加入升降趨勢,提升品牌行列的對比度:
數據要否表示得愈多愈好?我們接著看一個反例子。
以上是旗艦手機與其他品牌型號的比較,重度使用五個小時,看看剩餘電量還有多少。
先不說強調色為什麼要是檸檬黃,而不是自己品牌的橙色,右上角以強調色去突出頭三位,做法不錯,再把頭二名的顏色淡化,進一步把新手機,亦即第三行強調起來,都是上班族可以收藏的設計技巧。
這頁投影片有兩個數據,手機的電量,以及五小時重度使用後的剩餘電量,分開來看,小米11 Pro都不俗,有著競爭對手當中最大的電量,以及前三名的剩餘電量,續航力算是可誇的吧。
但把他們放在一起,卻是失誤的一著。
表格式的顯示,觀眾,尤其是對數據敏感的觀眾,下意識會嘗試把數據的關係看得重要,既然有數字,有百方比,不把他們相乘該待何時呢;多得把競爭對手的數據羅列得如此清楚,我們就來計算一下,這五個小時內,各種手機各自消耗了多少電量吧:
那麼在五個小時內,小米11 Pro消耗了接近4000mAh,在云云競爭對手之中,其實並不突出,與蘋果手機的電池消耗率相別更達兩成;這種比較,恐怕不是簡報設計師希望觀眾採取的方向吧?
也就是說,數據並不是愈多愈好的啊!

視覺傳遞

科技或金融業,投影片都喜歡以深色的背景,來營造專業的感覺。與白色或是淺色的背景相比,如果採用同一個字體大小,個人經驗是,深色背景白色字的readability會稍降,也就是說要把字型放大一點兒,才會擁有相同的readability。
以上的功能表列頁,固然愈多內容表示愈多卓越功能,拿手機拍下再放在社交媒體分享,實在是不錯;但字體變成了這麼的小,現場觀眾要怎麼辦?還是根本看不清楚?黑色背景,加上粗體白字,進一步使readability下降。簡報投影片,以及product factsheet,還是有一點差別的。當然,要是主管堅持內容要夠多,那折衷一點,可以使用比較幼體的字型,把觀眾的眼睛也照顧一下。
提到觀眾的眼睛,採用深色背景的另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與其他顏色背景的混合使用。
在關了燈的發佈會場地,黑色背景使整個環境都是暗的,要是突然撤向白色或亮眼的背景,就好像你在電影院舒適地看戲,前面的觀眾把電話拿出來,亮亮的熒幕像是漆黑中的螢火蟲一般吸引。
以下的深色、全白、全黑背景組合,是在短短十四秒之間發生,要是我們在現場,眼睛能否來得及適應?
投影片設計美麗是一回事,觀眾是否看得舒服是另一回事。投影片之間的配合,得有人去花時間和心思。

排版設計

兩星期前介紹過,在寬比的投影片中,使用二分或是三分的排版方法,都會讓人看得舒服。
小米在推介家電產品的時候,細心留意一下,設計上不會帶來壓迫感對吧?
壓迫感不單是觀眾的事情,也關係於大老闆的啊!
小米宣布投資電動車產業,一張明知道會給瘋傳的投影片,先再次放下檸檬黃不說,為什麼沒有在雷軍頭上留多一點點呼吸的空間呢?硬是要看上去有如泰山壓頂的壓力好看嗎?沒有在現場預演時發現的嘛?唉,真惱人。
到投資電動車的部份接近結尾的時候,又是一張適用於PR的投影片,這種大圖大字的設計,要是在寬比的投影片上,這種窄型的字體(即高度比寬度大)會帶來一點的視覺衝突感覺,其實普通的字體,有著接近正方形的比例,已經看得夠舒服。
希望以上的分析,透過實際的例子,無論上班族的你和妳是否「米粉」,也從中了解到一些簡報設計的技巧和細節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人也說要大圖大字,簡報是否只有一個模式? 在企業框架內、上司要求下如何發揮設計創意? 我不想聽「你要這樣做」,我要知「為什麼」! 遙距簡報的世代,設計上又有什麼雷區要避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務簡報中,經常需要運用時間軸,來代表公司部門的發展史,產品的開發的更生歷程,有些人喜歡借來作簡報的目錄頁。畫幾個圖,或是套個模板,看似輕易的事,但要有新意,又要不誇張,又要看得舒服,書本又不會教,上班族又是時候一起耍一點小心機了。
把投影片都設定成了16:9的比例了,把文字圖像的距離都拉闊了,大概就好看又完成了吧。甚麼?!還有東西要注意嗎?上班族為什麼要互相傷害⋯⋯ 經過前文的介紹,選好了簡報投影片的比例,如果是市場上大熱的16:9甚至是更寬的21:9,有些人會覺得,為的是「空間感」、「電影感」、「酷炫」,然後放一個滿屏的圖像
上文論述了「對齊」對於簡報設計的好處,那麼除了你知我知的工具列功能,例如align、distribute以外,上班族們一起來看一下還有什麼快速有效的小撇步吧!
反正只是用一次,為什麼要花時間對齊?」預備簡報中常出現的反問句。 投影片上的原素,文字、形狀、圖像,在平面上的相對位置,有人會很著緊,也有人覺得順眼就好,當然亦自然會有人覺得差不多就可以。 這裡不會說一些苦口婆心的說話,指簡單的東西最容易看出有沒有盡力,主管看在眼內之類⋯⋯云云;沒有人喜歡被框在別人
承按上週,在疫情下遙距簡報成為了新常態,作為普通上班族有甚麼新技巧需要適應呢? The Closer NOT the Better 攝影界有一個著名的提醒,說是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走得不夠近。 除非特地去購入設備,否則我們在家上班,發佈或是參與簡報,都是在使用自己或公司的筆記型電腦
在全球疫情下,為了社交距離也好,為了減輕租金壓力也好,遙距工作慢慢風行了起來。面對面的簡報,也因為大家不再聚集於辦公室或是路演場合,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那麼,有哪一些我們從前認定為金科玉律的簡報技巧,在遙距簡報下已經不再適用呢?或是有那一些新的技巧,值得上班族在新常態之中注意一下呢?
商務簡報中,經常需要運用時間軸,來代表公司部門的發展史,產品的開發的更生歷程,有些人喜歡借來作簡報的目錄頁。畫幾個圖,或是套個模板,看似輕易的事,但要有新意,又要不誇張,又要看得舒服,書本又不會教,上班族又是時候一起耍一點小心機了。
把投影片都設定成了16:9的比例了,把文字圖像的距離都拉闊了,大概就好看又完成了吧。甚麼?!還有東西要注意嗎?上班族為什麼要互相傷害⋯⋯ 經過前文的介紹,選好了簡報投影片的比例,如果是市場上大熱的16:9甚至是更寬的21:9,有些人會覺得,為的是「空間感」、「電影感」、「酷炫」,然後放一個滿屏的圖像
上文論述了「對齊」對於簡報設計的好處,那麼除了你知我知的工具列功能,例如align、distribute以外,上班族們一起來看一下還有什麼快速有效的小撇步吧!
反正只是用一次,為什麼要花時間對齊?」預備簡報中常出現的反問句。 投影片上的原素,文字、形狀、圖像,在平面上的相對位置,有人會很著緊,也有人覺得順眼就好,當然亦自然會有人覺得差不多就可以。 這裡不會說一些苦口婆心的說話,指簡單的東西最容易看出有沒有盡力,主管看在眼內之類⋯⋯云云;沒有人喜歡被框在別人
承按上週,在疫情下遙距簡報成為了新常態,作為普通上班族有甚麼新技巧需要適應呢? The Closer NOT the Better 攝影界有一個著名的提醒,說是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走得不夠近。 除非特地去購入設備,否則我們在家上班,發佈或是參與簡報,都是在使用自己或公司的筆記型電腦
在全球疫情下,為了社交距離也好,為了減輕租金壓力也好,遙距工作慢慢風行了起來。面對面的簡報,也因為大家不再聚集於辦公室或是路演場合,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那麼,有哪一些我們從前認定為金科玉律的簡報技巧,在遙距簡報下已經不再適用呢?或是有那一些新的技巧,值得上班族在新常態之中注意一下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 休假後回公司,小米就急著來找我。 小米:杭特,英國的那間新開發的公司下單了。 杭特:很好啊,恭喜。 小米:對方產品要指定顏色,我有收改色費用。 杭特:既然有收特殊顏色費用,那就改給他啊。 小米:我們的色卡找不到那個顏色,要對方寄色卡來,我們才有辦法製作。或者是請對方提供別的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業務小米有一個客製化設備的案子,客戶是 S 公司。 本案從最初期釐清客戶需求、提供初步提案、提供報價、釐清細節到完成議價,一切都很順利。 但最後本案由 S 公司本案的負責人呈送到管理部門時,S 客戶的財務部門對合約的付款條件有意見。財務部門說我們 S 公司是大公司,與其他公司的交易都是交貨驗收後
Thumbnail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 休假後回公司,小米就急著來找我。 小米:杭特,英國的那間新開發的公司下單了。 杭特:很好啊,恭喜。 小米:對方產品要指定顏色,我有收改色費用。 杭特:既然有收特殊顏色費用,那就改給他啊。 小米:我們的色卡找不到那個顏色,要對方寄色卡來,我們才有辦法製作。或者是請對方提供別的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業務小米有一個客製化設備的案子,客戶是 S 公司。 本案從最初期釐清客戶需求、提供初步提案、提供報價、釐清細節到完成議價,一切都很順利。 但最後本案由 S 公司本案的負責人呈送到管理部門時,S 客戶的財務部門對合約的付款條件有意見。財務部門說我們 S 公司是大公司,與其他公司的交易都是交貨驗收後
Thumbnail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