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生命將在今天午夜逝去,我會情緒崩潰一段時間:現在的我無法接受死亡。
我認識死亡的契機是小時候看到土葬的儀式,便問媽媽:“別人告訴我人死後會變成樹,是真的嗎?”媽媽沉默了一會回應道:“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不會變成樹,只會化作塵土。“從此我對死亡感到害怕,理解到死亡是不存在任何僥倖的。一旦死亡到來,意識將一瞬消散,一切的感受將不復存在:不會感到身體變冷,不會感受到身體無法動彈,不會看到家人為自己哭泣,不會意識到死亡的到來,只是一瞬世界被虛無吞噬。
所以我只想好好利用死前的時間:無法去接受自己的人生將止於午夜,並不希望我愛的人看著我緩緩地閉上眼,聽著我述說著對他們的不捨,握著我的手直到最後無力回握。這樣的結局太痛,僅僅想像就已揪心無比。只想認認真真地利用最後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將自己的領悟傳達出去。想以自己最想活著的姿態跟“命運”對抗到底!
我總是僥倖地覺得今天雖然沒有以自己理想的方式度過,但還有明天,今天的我已經盡力了,並試圖將遺憾怪罪到自身以外的因素。然而對生活的痛苦與對死亡的恐懼並不會因此而停止膨脹。慢慢地我學會了苦中作樂,也領悟到此生不過一場夢,始於虛無也將歸於虛無。走過的路、流過的淚、愛過的痛也只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有意義。
此刻寫下這段文字的我希望在這世界上留下"我"曾存在過的痕跡......
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