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當下,台灣漢人到底是原漢混血兒居多,還是由多數閩粵移民後代、少數漢化原住民後裔,以及為數成謎的原漢混血兒構成?其實真相仍在五里迷霧之中,因為過往教科書與眾多台灣歷史相關書籍,在論及明清時代古中國人移民台灣的時候,作者只有陳述,沒有告訴讀者「唐山過台灣」的種種說法是根據誰的史學研究,也沒有展現自己的推論。
雖然陸續出現埔農、沈建德、湯錦台……在自己書裡,說出與主流不同認知的言論,不過除了湯顯台,多數論者的政治意圖太過明顯,不加遮掩,而且把族群認同問題泛道德化──「─個人要不要認同自己是平埔族」成為是非對錯的問題──讓我想敬而遠之。
可嘆的是,就算我想敬而遠之,仍有一個疑問纏著我不放,而且對於這個疑問,力主「台灣漢人是由大多數閩粵移民後代構成」的論者,也沒有提出令我信服的說法,那就是:明清時期,大批閩粵人移民來台,不論合法移居還是非法偷渡,泉州、漳州、潮州,以及週邊的州府縣,為什麼沒有出現長年且大規模的經濟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