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 X VR 體感劇院|《往家路上》特展:唯一可以與生命流逝、時間流動抗衡的事物

更新於 2021/04/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總是習慣被動接收新事物的人如我,終於有一個機會,可以好好地認識所謂沉浸式 VR 觀影體驗,是如何有別於傳統與習以為常的視聽感受。此次受邀前往高雄 VR 體感劇院,觀賞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主題特展──喚作「往家路上」,由九部來自各國與台灣的短片組成,圍繞著「家」這個既模糊又清晰的核心命題。
「當我們談論家的時候,我們談論的究竟是什麼呢?」
「往家路上」的文案提出了相當耐人尋味的問題:一個家,在承受人們停留遷徙、離去歸返、物換星移、世代交替之後,對我們的意義是否可能產生變化?又,在個人經歷與集體記憶之間,家變與不變還可能扮演何種角色?記得《游牧人生》裡,法蘭西絲.麥朵曼對著過去曾教導過的學生解釋道,自己並非無家可歸(Homeless),充其量只能視為無房可居(Houseless),如此帶著些許酸澀與隔閡的一幕,其實反映了多數人直觀認知社會中最基本的群體──「家」之狹隘定義,似乎必須能列入戶籍資料、有床有牆有屋簷方能以家稱之。然而,直到天災人禍,不得不分隔兩地,甚至在諸多不可抗的因素介入後,才會開始重新思考這處具備溫度、情感與歸屬感的避風港,真正在人們的內心以獨特的形狀恆久存在,緩慢生長。
空間與人,構成了家的雛形,情感應運而生,但每個人談及家的時候,卻往往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也因此,此次 VR 體感劇院從四月初一路放映到五月底的特展,總共策劃了三個系列,觸及偏鄉與都市,東方與西方,移民與離散等等,從不同面向解讀、詮釋,以 VR 觀賞更是深刻,彷彿身歷其境般帶領觀眾透過各種超乎想像的意識、輪廓與狀態,透過動畫、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方式深入無數似曾相識的居住空間。
第一單元(Program A)或許有著我們共鳴最深的一部作品,那就是導演許智彥的《舊家》。於一無所知之下觀賞《舊家》的衝擊著實驚人非常,他選擇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視角,將觀眾瞬間拉入這座富有人味的日式老宅中,漸趨清晰的視線,由弱轉強的聲音,在兒女穿梭來去與眾人簇擁下,此處的家就像空氣,瀰漫在廳堂、在庭院、在呼喚此起彼落處。有過爭執,有過和解,然後我們環顧四周,內心暗忖:或許教人懷念的,始終就是這種無以名狀的熟悉之情,持續回盪。
其次,出自定居日本的印法混血導演之手的《雅加達時光紀事》,不動聲色捕捉了時間流逝的軌跡,光陰無情,但人在、人走、出現、消失,凝視已逝之物的目光卻愈來愈深邃,無論有形或無形,整個時代的偏移就濃縮在這個不起眼的雅加達市街一隅,宗教、商家、建築、選舉、科技、休閒娛樂諸多組成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帶批判、不論好壞,默不作聲在我們周遭產生變異,而憶起彼處的家,是否仍舊熟悉如昔呢?
第二單元(Program B)的選片則相當耐人尋味,《靜影九龍》著眼於現代香港,而《真實山寨村》則為現代中國,且皆從外國觀點出發。前者遁入密密麻麻的香港大廈中,霓虹燈光讓幾坪大的空間閃爍奇異色澤,絢爛而疏離,從觀看與被觀看無名男女獨自用餐、卸妝、工作的樣態,一格一格由內而外拼湊成現代人孤獨的形狀。至於後者,中國的山寨村如「小巴黎」、「小威尼斯」可以說是名揚千里,普遍談及時或多或少皆語帶些冷嘲熱諷意味,認為畫虎不成反類犬,認為只觸及皮毛而全無精髓。然,對一位法裔義大利導演而言,如此現象巧妙推動了他的創作契機,對於生活於此的人們而言,有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涉足歐洲,仿造與否、粗劣與否並不影響他們的日常,有一個空間足以活動、群聚、交流、散步,眼前的小鐵塔與小運河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記憶與生命,那才是最真實的事物。
第三單元(Program C)則關乎身分的認同,導演陳識安的《人之島後》可與導演黃嘉俊的《男人與他的海》搭配觀賞,本片敘述達悟族年輕人阿嵐在選擇回到家鄉蘭嶼生活之後的故事,面對日漸凋零的文化,面對缺乏工作機會的環境⋯⋯,無奈在於,即使年輕世代渴望留下,家鄉也無法提供他們任何條件與保障。
在這裡,VR 畫面扮演了阿嵐的角色,帶領觀眾領略生活於此處的感受,極其深沉的文化以及身分認同湧動於這片湛藍海水底下,從未停歇。環顧蘭嶼海洋的白晝和黑夜,乘坐小船在島嶼周遭搖搖晃晃,我們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天然風貌,該怎麼守護、珍惜、傳承,並與之共存,才是這個世代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
而另一部《異鄉人:記憶獨白》為非裔美籍女導演的作品,結合意識流與多重象徵的手法將觀眾拉入了她創造出的記憶虛空:在她懂事之前,就已察覺到自己既不屬於非洲社會,也無法融入美國社會,安斯利.羅布森將無數共同經歷的記憶碎片打散、重組,先卸去自我,而後叩問家為何物,叩問自身的歸屬。就如近年西方文壇來勢洶洶的一大文學議題,非裔作家阿迪契的《繞頸之物》、潔思敏.沃德的《黑鳥不哭》,到越南移民的阮越清《同情者》以及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無意控訴社會不公、種族歧視、長期以來的壓迫或困境,而是深深附著於努力適應環境,主動接受全新價值觀,試圖化解內在衝突的這些渺小人物身上,紛紛從倖存者姿態,以故事形塑身分認同,溫柔綻放出離散過後的生命之花。
最後是互動展演的部分,前一期導演徐漢強的《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讓許多觀眾念念不忘,此次也引進三部精緻且意蘊深遠的 VR 作品,身歷其境之餘,我們也猶如故事中的一部分。首先,可以先選擇從《再見章魚先生》這部小品開始,一個溫馨可愛的房間,一位亭亭玉立的青少女,與獨立將她撫養長大的爸爸,在多數父母不得不碰到的矛盾中,從衝突、釋懷,到和解,見證孩子學習長大,父親學著放手的過程。
再者,《記憶之鑰》與《沖田先生的記憶劇場》兩部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緊密的連結,《記憶之鑰》藉由飄浮身旁的幾顆魔法球,引導著我們觸碰陌生的、且屬於他人的記憶,家曾經存在,家人曾緊密依偎,但又是什麼原因讓魔法球黯淡無光?或許你也可以親自從烽火連天、斷臂頹垣處,揭開地球另一端的殘酷真相。另一方面,日裔加拿大籍導演沖田.藍道爾的《沖田先生的記憶劇場》,從整個家族的脈絡回溯一頁移民血淚史:那時二戰尚未爆發,祖父當年獨自一人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難以得知他的心境轉折,難以理解他做出如此抉擇的原因,能帶走的也不過就是些輕盈的身外物──人在哪裡,哪裡就會有歸屬,也會創造出新的回憶。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再被大時代強行剝奪一切,瞬間歸零⋯⋯大概不多人知道,二戰時加拿大也有針對敵方人民設立的集中營,一張一張珍貴的照片,一段一段存在的證明,我們只能猜測、拼湊、想像那些遙遠的記憶,「我們會往哪裡去」的答案,就存在「我們從哪裡來」的問題裡,尋根尋的還有孕育我們的一切事物:創傷以及希望。
VR 體感劇院策畫的「往家路上」特展,全數觀賞下來是豐富又多元,兼顧縱向探索和橫向拓展,透過「家」、「家人」、「家庭」的概念,結合新型態的影像藝術之美,於時代巨輪下摸索人與人之間恆久存在的連結,更賦予其真實意識與終極價值。整個過程彷彿附身無數身軀,活過無數生命,於一波又一波內在衝擊過後,或許還是會重新調整步伐,在生命流逝與時間流動的痕跡裡,細細梳理手中這份堅實的愛,以及情感羈絆。
全文圖片提供:高雄 VR 體感劇院

高雄 VR 體感劇院.主題特展
── #往家路上 4.2 — 5.31
▪ 往家路上套票 NT. 500
 購買套票即贈展覽專刊一冊
▪ 地點高雄駁二大義 C9 倉庫
▪ 購票與活動詳情見官網查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二十一世紀,擔任過台灣這個那個電影獎的評審。評審們常常感慨各類別的質/量參差不齊,紀錄片與動畫總是大批佳作湧到,其他類別往往乏善可陳。既然參賽的紀錄片質精量鉅,只能讓其中一兩部得獎,未免辜負眾多芬芳。有些評審建議何不為紀錄片增設獎項,畢竟,紀錄片已然向世人展現台灣之光。
《父親》給出了無可比擬的經驗,即是,記憶原來是一幢密閉的牢籠。與記憶絕對為敵的,不是遺忘,而是虛假的記憶。如同記憶,虛假的記憶也能兀自繁殖增生,可只是它的依據是浮動的、甚至是空無的,它並非一套平行的秩序,而只是亂長但結實的柵欄,人被更深更絕望地圍困其中。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身處表達自由充分的台灣,我們如此幸運和奢侈,擁有 TIDF 和其他大小影展等映演討論平台,與補助拍片的諸多管道。作為紀錄片影展裡永遠的學生,我非常珍惜這樣的幸運和資源,祝福 TIDF 能走得更長更遠更穩健,也期待通過這個豐富的教室,能讓台灣的紀錄片文化開展得更為多元、燦爛、綻放異彩。
非人的存在,迫使我們對於人性進行全新的理解:當代、21世紀的災難──不論是如爆炸與性暴力等外在物理性的、如腦傷等非理性的,或是對於特定族群的排他暴力──究竟如何摧毀人性並形成非人?我們必須承認他們已經被摧毀,同時將非人視為全新形式的主體,並將我們帶往最終的問題:人類的狀態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該怎麼辦?
《真愛每一天》蘊含了人世間無比美好的事物與哲理,關於親子關係、手足之情與夫妻相處云云諸多無解難題的理想境界。所謂淡極使知花更豔,在現實的拉扯之下,還有一部電影可以舒緩生活痛感,柔軟渴望未來,展現人間的美麗與希望,不應尋找一個更聰明的方式面對人生,而是踏實學會愛、學會知足、學會甘之如飴⋯⋯
二十一世紀,擔任過台灣這個那個電影獎的評審。評審們常常感慨各類別的質/量參差不齊,紀錄片與動畫總是大批佳作湧到,其他類別往往乏善可陳。既然參賽的紀錄片質精量鉅,只能讓其中一兩部得獎,未免辜負眾多芬芳。有些評審建議何不為紀錄片增設獎項,畢竟,紀錄片已然向世人展現台灣之光。
《父親》給出了無可比擬的經驗,即是,記憶原來是一幢密閉的牢籠。與記憶絕對為敵的,不是遺忘,而是虛假的記憶。如同記憶,虛假的記憶也能兀自繁殖增生,可只是它的依據是浮動的、甚至是空無的,它並非一套平行的秩序,而只是亂長但結實的柵欄,人被更深更絕望地圍困其中。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身處表達自由充分的台灣,我們如此幸運和奢侈,擁有 TIDF 和其他大小影展等映演討論平台,與補助拍片的諸多管道。作為紀錄片影展裡永遠的學生,我非常珍惜這樣的幸運和資源,祝福 TIDF 能走得更長更遠更穩健,也期待通過這個豐富的教室,能讓台灣的紀錄片文化開展得更為多元、燦爛、綻放異彩。
非人的存在,迫使我們對於人性進行全新的理解:當代、21世紀的災難──不論是如爆炸與性暴力等外在物理性的、如腦傷等非理性的,或是對於特定族群的排他暴力──究竟如何摧毀人性並形成非人?我們必須承認他們已經被摧毀,同時將非人視為全新形式的主體,並將我們帶往最終的問題:人類的狀態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該怎麼辦?
《真愛每一天》蘊含了人世間無比美好的事物與哲理,關於親子關係、手足之情與夫妻相處云云諸多無解難題的理想境界。所謂淡極使知花更豔,在現實的拉扯之下,還有一部電影可以舒緩生活痛感,柔軟渴望未來,展現人間的美麗與希望,不應尋找一個更聰明的方式面對人生,而是踏實學會愛、學會知足、學會甘之如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Thumbnail
從《戈巴契夫,幸會》站立的角度觀看戈巴契夫,確實感覺得到他屬於某個消逝的年代,現在的世界早已變了樣,而他的蘇聯夢更是永遠回不去了。他像是一個失去國家的人,看得出他仍掛心、氣憤、遺憾,但另一方面,也因有生之年內那個理想不可能實現,而被迫灑脫。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Thumbnail
我想《超信仰分析:大法師》最後也能帶著《大法師》走向那些相信自己與電影產生緊密連結的影迷。正如佛萊德金在電影前段自述,他在年輕時觀賞《大國民》,沒辦法理解發生了甚麼事,只知道這就是自己在追尋的東西。我相信是那樣的時刻鬆動了我們對於經典通念上如偶像般的崇敬,而在各自私人的儀式中熱愛這些電影。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