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講話,不被聽見,容易被打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跨性別者的性別特質依然,是社會建構出來的?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場為跨性別者舉辦的分享座談會。前面三位分享者講完後,開放提問。有位聽者E(比較中性的跨男)舉手問問題,前面一位分享者A(比較陽剛的跨男)在E講了幾句話時就打斷他的話,教他要怎麼做,不然會怎樣。E繼續說,A又打斷,說自己的看法,E繼續說下去……,反覆幾次之後,我忍不住舉手 :「A,我的建議是,讓他將話講完,你再回答。」A不再插嘴。我聽完E講完之後,很清楚他講的問題根本不是A之前認為的。
那位主持人是跨女,講話慢慢的、斯文有禮,A頻頻插嘴時,我原寄望她出聲「主持」一下,讓人家把問題講完,但完全沒動作,只好我自己來了,免得我得繼續忍受沒意義的噪音。
蛤!連跨性別者也一樣如實呈現出性別特質出來,只要他認同他是男的,而且是陽剛那端的,那些男人的特質一樣跑出來;她認同她是女性,就表現出女性溫柔婉約、有修養、保持和諧…..的女生樣來。哇哇哇!性別的特質和身體無關, 和個人的認同有關,而且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讓我活生生見到了這樣的場景,開啟了另外的省思,真值得。
二、不要打斷我
回家後,Email信箱裏收到一篇長長的文章,10 Words Every Girl Should Learn
所有女孩都應該學會的幾個字:
「不要打斷我。」、「我剛剛才說過了。」、「不需要解釋。」
太好了,不只我有這種感覺,許多女性也是有的,女性講話不被聽到,容易被打斷。
三、演講場合中參加者的發言
想到這幾年我聽演講時,有注意到下面的情形。講者講完後問:「有沒有問題?」聽眾裏的男性通常會舉手,但他們不是「問」問題,而是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經驗,尤其講者是女性時更會這樣;女性舉手通常是問問題,針對今天這個主題,或是講者在其他地方發表的言論,一起提出來問清楚。
講者是女性的話,會等提問人講完再回答;如果是男性,提問者又是女性的話,常會打斷問話直接回答。
四、家裏的男女
家裏的情形呢?舉一個例子,我同學當年在為孩子選幼稚園,有一次聚會時她先生對大家說:「我同學說XX幼稚園採用的是蒙特梭利教學,特色是什麼,多好多好……」說得口沫橫飛,我同學跟我轉述時說:「這些話我之前跟他說過了,他一點都沒聽進去,他同學一說,他就倒背如流。」他的男性同學說的才算,太太說的是狗屁。
五、我主持的寫作班限女性,為什麼?
我自己主持的寫作班或座談會,有時候會限制只有女性能參加,常有人問:「為什麼?」我說:「希望讓女性練習在團體裏說話的習慣,如果有男性在場的話,她們比較不發言,或發言的內容會不一樣。」我自己早就知道這些情形了,只是好像做得還不夠。
六、打斷別人的談話,因為性別
回到這篇文章說的,清楚地印證我的經驗:
「打斷別人的談話、不採納某人的意見這類的行為模式,經常也出現在不同階級地位的情況下,但是性別的因素仍然是主因。」
性別是最清楚可見的,不需要收集資料、觀察等,可以馬上反應出來。反過來說,我得主動打斷別人這種反應的慣性,自己的的發言機會要自己捍衛,本文的提醒我要特別注意,
記得在被打斷時說:「不要打斷我,讓我先說完。」
重覆問了前面才講過的話時,答:「我剛剛說過了,就不再重覆說了。」
當有人試圖幫我解釋、翻譯時,我馬上打斷他的話,說:「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不需要你幫我解釋。」
七、每個人都可以隨時提醒他人
哈!太好用了。不只為自己,當有人粗暴得打斷人家的話時,我也可以出聲「建議」一下,性別的成見無所不在,性別教育和提醒,增進大家的性別敏感度也是要隨時進行,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啊!
(2015年寫)

註:因為看到這一篇,想到將舊文貼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6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一個人從壯年期進入老人期,除了身體的老化,看得到的手腳快不起來,不能拿重的東西之外,心裏上習慣的「快快快」,是不會自動調整的,是需要經過學習和練習的,尤其老人的時間感、距離感、方向感、眼睛的視野(看出去的寬度)比以前差了,如果光憑著記憶或「以為」對應的話,會常常出錯,出意外的。 「動作慢下來」
要改變我那仔細又認真的做法需要時間,我也在改變,只是在沒改好之前,不會有力氣的,好吧!我就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力氣只有一點點,夠我買菜、煮飯、吃飯、走路、運動就可以了。等我哪天將仔細調整到剛剛好,不再凡事都那麼認真時,才會給我力氣。
我跟大家說的話裏有說到:我去年10月開始在「方格子」寫文章,我的話很多,幾乎一天一篇,我一直寫,寫很多,所以妳們也會寫得出來。 我從這4位學員身上看到以前的我,哇!這是我沒預想到的。
註:最後一次(第4次)最後一個活動寫:「對於這課程,自己的收穫、改變、感想,或意見,當初想寫什麼,有沒有達到目的呢?」並交待,如果等一下有些部份不想唸的話,可以不要唸,私下傳給我。6分鐘。 我寫「給大家的回饋」 我看到大家的同質性:
回頭看一下,也想到我上週說的:「給人家的建議自己要做到」,嗯!我有做到,給C的建議是:「寫正文之前,先隨便寫寫,像水龍頭一樣,水就會流出來了。」我自己也隨便寫寫,寫日記、想說的話,寫一寫,想寫的東西就會出來了-這是我的收穫,開課自己也要有收穫啊!
▓課程內容: ■說一說——說你想說的,在敘說之中同時在整理思緒,在他人的問話中,可以互相確認哪裏沒講清楚?別人聽來的意思和你說的有沒一樣…… ■文字遊戲——在時間的壓力下,沒有很多時間思考,直覺的回答中,逼出潛力來。在合作之中,可以聽/看到自己沒想到的。 ■自由寫作——試著補捉腦中出現的字詞,保持一
當一個人從壯年期進入老人期,除了身體的老化,看得到的手腳快不起來,不能拿重的東西之外,心裏上習慣的「快快快」,是不會自動調整的,是需要經過學習和練習的,尤其老人的時間感、距離感、方向感、眼睛的視野(看出去的寬度)比以前差了,如果光憑著記憶或「以為」對應的話,會常常出錯,出意外的。 「動作慢下來」
要改變我那仔細又認真的做法需要時間,我也在改變,只是在沒改好之前,不會有力氣的,好吧!我就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力氣只有一點點,夠我買菜、煮飯、吃飯、走路、運動就可以了。等我哪天將仔細調整到剛剛好,不再凡事都那麼認真時,才會給我力氣。
我跟大家說的話裏有說到:我去年10月開始在「方格子」寫文章,我的話很多,幾乎一天一篇,我一直寫,寫很多,所以妳們也會寫得出來。 我從這4位學員身上看到以前的我,哇!這是我沒預想到的。
註:最後一次(第4次)最後一個活動寫:「對於這課程,自己的收穫、改變、感想,或意見,當初想寫什麼,有沒有達到目的呢?」並交待,如果等一下有些部份不想唸的話,可以不要唸,私下傳給我。6分鐘。 我寫「給大家的回饋」 我看到大家的同質性:
回頭看一下,也想到我上週說的:「給人家的建議自己要做到」,嗯!我有做到,給C的建議是:「寫正文之前,先隨便寫寫,像水龍頭一樣,水就會流出來了。」我自己也隨便寫寫,寫日記、想說的話,寫一寫,想寫的東西就會出來了-這是我的收穫,開課自己也要有收穫啊!
▓課程內容: ■說一說——說你想說的,在敘說之中同時在整理思緒,在他人的問話中,可以互相確認哪裏沒講清楚?別人聽來的意思和你說的有沒一樣…… ■文字遊戲——在時間的壓力下,沒有很多時間思考,直覺的回答中,逼出潛力來。在合作之中,可以聽/看到自己沒想到的。 ■自由寫作——試著補捉腦中出現的字詞,保持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經常被外子在人前笑著投訴妻子變了「管家婆」,說他這個不好做,那個不好理。大熊對叮噹開始有點微言,作為妻子也得反省一下,不得不在說話的温度和技巧上花點功夫,避免丈夫對妻子的埋怨日漸加深,影響彼此間的感情......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有男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女人的話常話中有話,我實在聽不懂,大家有同感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不懂女人為什麼不能直說啊?」「女人愛試探啊!」也有女網友表示「男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啊!說一套做一套。」男女有天生構造上的差異,造成說話容易讓雙方解讀錯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成為一個會接話的女孩,有幽默、機智和自信,讓自己在職場和社交場合更受歡迎。透過幽默化解尷尬、巧妙轉移話題、機智反擊、適時讚美和不卑不亢等方式,使對話更有趣。同時給出了幾點開始成為會接話的女孩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話說到一半被打斷的經驗,如果是一對一說話,其實沒有關係,你就順著對方理解的節奏,即時調整一下說話框架即可,因為最終目的還是幫助對方,理解甚至認同你說的話。 如果是一對多,則要先說如有問題等我,說完再提出,因為每個人理解節奏不同,一但打斷會降低理解欲望。 一對一是協奏曲,一對多則是
Thumbnail
比如你正要說一件事,結果對方一句「我懂」就開始自顧自的說起自己的經驗,或是說一句「說到這個」就改變了話題說起來,但是你還有話沒說完,因此容易感覺對方沒在聽我說話。 這情況對方搶話滔滔不絕講起來時,你可能也無心聽下去,結果雙方都沒在聽,最後草草結束聊天。 聊天是一種藝術,而「不插話」與「話說完
Thumbnail
在發表講述女性主義的書籍之前,我想針對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新聞寫道某位男主持人在新春特別節目中看到韓國女團成員享用台灣小吃地瓜球時,脫口而出說:「好想插她們下面⋯⋯選的那一顆」,結果當場被女主持人出聲提醒,才急忙表示自己沒有那個意思,但也因此引發議論,男主持人事後表示道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經常被外子在人前笑著投訴妻子變了「管家婆」,說他這個不好做,那個不好理。大熊對叮噹開始有點微言,作為妻子也得反省一下,不得不在說話的温度和技巧上花點功夫,避免丈夫對妻子的埋怨日漸加深,影響彼此間的感情......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有男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女人的話常話中有話,我實在聽不懂,大家有同感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不懂女人為什麼不能直說啊?」「女人愛試探啊!」也有女網友表示「男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啊!說一套做一套。」男女有天生構造上的差異,造成說話容易讓雙方解讀錯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成為一個會接話的女孩,有幽默、機智和自信,讓自己在職場和社交場合更受歡迎。透過幽默化解尷尬、巧妙轉移話題、機智反擊、適時讚美和不卑不亢等方式,使對話更有趣。同時給出了幾點開始成為會接話的女孩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話說到一半被打斷的經驗,如果是一對一說話,其實沒有關係,你就順著對方理解的節奏,即時調整一下說話框架即可,因為最終目的還是幫助對方,理解甚至認同你說的話。 如果是一對多,則要先說如有問題等我,說完再提出,因為每個人理解節奏不同,一但打斷會降低理解欲望。 一對一是協奏曲,一對多則是
Thumbnail
比如你正要說一件事,結果對方一句「我懂」就開始自顧自的說起自己的經驗,或是說一句「說到這個」就改變了話題說起來,但是你還有話沒說完,因此容易感覺對方沒在聽我說話。 這情況對方搶話滔滔不絕講起來時,你可能也無心聽下去,結果雙方都沒在聽,最後草草結束聊天。 聊天是一種藝術,而「不插話」與「話說完
Thumbnail
在發表講述女性主義的書籍之前,我想針對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新聞寫道某位男主持人在新春特別節目中看到韓國女團成員享用台灣小吃地瓜球時,脫口而出說:「好想插她們下面⋯⋯選的那一顆」,結果當場被女主持人出聲提醒,才急忙表示自己沒有那個意思,但也因此引發議論,男主持人事後表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