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一個暱稱小華的晚輩餐敘,聽她聊起史丹佛畢業的那群菁英同學們。
史丹佛當然是所頂尖大學。不過,校方這些年開始檢討學生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問題。他們逐漸灌輸學生一個觀念—你們不是天才,可以犯錯、可以不懂,不須強裝自己是天才。校方希望如此的觀念灌輸,可以減少學生的壓力。想想,美國排名前十的史丹佛錄取率應該不超過百分之七、八。對自己沒自信的學生根本不敢申請,能進去的,成績不會差。
但好學校就保證教出好學生嗎?好學生畢業後保證有成就嗎?難講!我這人哪怕進了史丹佛,八成也畢不了業。史丹佛不僅看學生個人的表現,也看你畢業學校(例如高中)歷來校友們的表現。假設歷屆校友來到史丹佛就讀表現都很好,學校或許會多考慮你一點。幾十年前,臺灣學生多半靠著一紙成績單申請美國頂大,有時即便錄取了,求學過程也挺崩潰的。我呢,年輕時的確無法跟優秀二字扯上關係。但以結果論來說,當初的不算優秀,未必代表我的未來就很魯(套個年輕人用語吧)。
我家族裡,年輕一代念 MIT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的不少。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有一定程度。有個親戚 MIT 畢業,現在兼職當律師,但他最想做的其實是演員。有個念哈佛的晚輩則是到處玩,不以待在單一公司求升遷為目標。只要賺到錢,就休息放假去了。這種學經歷太優秀的人,未必汲汲營營。有些人擁有獨特的想法,反而看淡世事。所以,高學歷不一定代表工作做得好,也不代表對社會一定有貢獻。對他們來說,成功可能不等於帳本裡的數字。所以講到成就,端看個人追求的是什麼。
回到晚輩小華,她說,在史丹佛讀書壓力可大了。這學校校風自由又創新,同學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玩。不過很氣人,他們玩得精彩之外,課業卻一樣出色。
某一任史丹佛校長曾經談過,自己想像的是二、三十年後的學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當時,他提出跨領域、重視團隊、強調實作的概念。一般來說,學術專業領域之間的門戶之見相當高,但這位校長卻勇於創建跨系所的教學研究大樓。其實,傳統的學科分類與學習制度也不過是百年前設計出來的模式,臺灣教改近三十年,也少有人讚嘆它是成功的。當方法錯誤、價值觀混亂,就算不改,可能糟不到哪去。
雖然小華說在史丹佛唸書很辛苦,但我想她的收穫肯定不少。撇開文憑,學校思維跟著時代進步,或許才是教育的核心重點。我想勸勸現在的父母,別再以學校成績來推估孩子進社會後的表現與競爭利了。學校教育提供的是「啟發」,但是,人生要怎麼出脫成自己精心描繪的一幅畫,還是少不了真槍實彈的社會歷練。至於成就的定義,也就千萬別以收入、職銜來衡量了。
我常講:「人死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到底為什麼?這大道理,是每個人的功課。但是,人活著必須有些底線。如果自認是個普通人,那就要抬得起頭、可以自力更生。如果自認是個了不得的人,也得有所節制、不要貪得無厭、壞了名聲。工作、家庭、人際間,都別給添人麻煩。說穿了,不管活到幾歲都一樣,當我們教下一代要自律自愛,咱們做到了沒?
擔任主管的時候,我多少會從應徵者或部屬的學經歷去推估可能的工作表現。但是,在細微處,常常可以看到名實不符的現象。歸納起來,多半是當事人看不清自己。腦袋裡的追求與期待,和自己的本事差太多了。所以,認清自己、惦惦斤兩、好好活著,多少對社會有些貢獻,這是件好事。擁有過人的學經歷,確實是一張亮眼的社會名片。但是,能否真的表現出能力、贏得尊重,靠的是你的原則、底線,以及最真實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