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名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段時間跟一個暱稱小華的晚輩餐敘,聽她聊起史丹佛畢業的那群菁英同學們。​

​史丹佛當然是所頂尖大學。不過,校方這些年開始檢討學生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問題。他們逐漸灌輸學生一個觀念—你們不是天才,可以犯錯、可以不懂,不須強裝自己是天才。校方希望如此的觀念灌輸,可以減少學生的壓力。想想,美國排名前十的史丹佛錄取率應該不超過百分之七、八。對自己沒自信的學生根本不敢申請,能進去的,成績不會差。​

​但好學校就保證教出好學生嗎?好學生畢業後保證有成就嗎?難講!我這人哪怕進了史丹佛,八成也畢不了業。史丹佛不僅看學生個人的表現,也看你畢業學校(例如高中)歷來校友們的表現。假設歷屆校友來到史丹佛就讀表現都很好,學校或許會多考慮你一點。幾十年前,臺灣學生多半靠著一紙成績單申請美國頂大,有時即便錄取了,求學過程也挺崩潰的。我呢,年輕時的確無法跟優秀二字扯上關係。但以結果論來說,當初的不算優秀,未必代表我的未來就很魯(套個年輕人用語吧)。​

​我家族裡,年輕一代念 MIT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的不少。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有一定程度。有個親戚 MIT 畢業,現在兼職當律師,但他最想做的其實是演員。有個念哈佛的晚輩則是到處玩,不以待在單一公司求升遷為目標。只要賺到錢,就休息放假去了。這種學經歷太優秀的人,未必汲汲營營。有些人擁有獨特的想法,反而看淡世事。所以,高學歷不一定代表工作做得好,也不代表對社會一定有貢獻。對他們來說,成功可能不等於帳本裡的數字。所以講到成就,端看個人追求的是什麼。​

​回到晚輩小華,她說,在史丹佛讀書壓力可大了。這學校校風自由又創新,同學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玩。不過很氣人,他們玩得精彩之外,課業卻一樣出色。​​

某一任史丹佛校長曾經談過,自己想像的是二、三十年後的學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當時,他提出跨領域、重視團隊、強調實作的概念。一般來說,學術專業領域之間的門戶之見相當高,但這位校長卻勇於創建跨系所的教學研究大樓。其實,傳統的學科分類與學習制度也不過是百年前設計出來的模式,臺灣教改近三十年,也少有人讚嘆它是成功的。當方法錯誤、價值觀混亂,就算不改,可能糟不到哪去。​

雖然小華說在史丹佛唸書很辛苦,但我想她的收穫肯定不少。撇開文憑,學校思維跟著時代進步,或許才是教育的核心重點。我想勸勸現在的父母,別再以學校成績來推估孩子進社會後的表現與競爭利了。學校教育提供的是「啟發」,但是,人生要怎麼出脫成自己精心描繪的一幅畫,還是少不了真槍實彈的社會歷練。至於成就的定義,也就千萬別以收入、職銜來衡量了。​

​我常講:「人死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到底為什麼?這大道理,是每個人的功課。但是,人活著必須有些底線。如果自認是個普通人,那就要抬得起頭、可以自力更生。如果自認是個了不得的人,也得有所節制、不要貪得無厭、壞了名聲。工作、家庭、人際間,都別給添人麻煩。說穿了,不管活到幾歲都一樣,當我們教下一代要自律自愛,咱們做到了沒?​

​擔任主管的時候,我多少會從應徵者或部屬的學經歷去推估可能的工作表現。但是,在細微處,常常可以看到名實不符的現象。歸納起來,多半是當事人看不清自己。腦袋裡的追求與期待,和自己的本事差太多了。所以,認清自己、惦惦斤兩、好好活著,多少對社會有些貢獻,這是件好事。擁有過人的學經歷,確實是一張亮眼的社會名片。但是,能否真的表現出能力、贏得尊重,靠的是你的原則、底線,以及最真實的樣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狼王張平的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狼王張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4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Thumbnail
2021/07/04
新冠疫情讓老部屬焦慮起來,沒事打個電話問我怎麼看。臺灣5 之前算是國際模範生,但模範生現在得面對的疫苗問題卻似乎無解。這點,反而換我焦慮起來了。臺灣政治亂糟糟,防疫計畫到底怎麼做決策?光是疫情,醫界各路人馬的意見就不太一致。老百姓都希望政府能做對事,所以..
Thumbnail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27
跟朋友槓起臺灣人情這檔事。我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含混不明的文青話老子就不同意。臺灣好人多嗎?有專門的研究,還是好聽話瘋傳、大家爽爽就算?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2021/06/13
五四新文學大師老舍曾經寫了本小說,叫做《不成問題的問題》。主角呢,是一個為人圓滑、不得罪下屬的農場主任。結果,這傢伙的苟且取巧、把農場活生生給搞垮了。另一位尤主任務實認真,但最後卻被趕出農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早起讀報,看一篇文~~【念博士、念大學都是浪費時間?在AI時代重新思考高學歷的投資報酬率】 張忠謀曾說,念史丹佛博士是「浪費時間」。其實,別說念博士,現在念大學也有人覺得浪費。許多領低薪的大學畢業生,都覺得文憑只是一張紙。 那麼,大家覺得浪費的學歷迷思,有可能在AI時代消失嗎? . 個人看法
Thumbnail
早起讀報,看一篇文~~【念博士、念大學都是浪費時間?在AI時代重新思考高學歷的投資報酬率】 張忠謀曾說,念史丹佛博士是「浪費時間」。其實,別說念博士,現在念大學也有人覺得浪費。許多領低薪的大學畢業生,都覺得文憑只是一張紙。 那麼,大家覺得浪費的學歷迷思,有可能在AI時代消失嗎? . 個人看法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個臉書專頁藉由「學費補貼」的爭議,討論了「學歷有沒有用」一事,我看了文章後,統整一下我對於學歷的看法。 如果你有以下條件,你可能可以不需要學歷: 家世背景雄厚,喊得出我爸爸是誰,別人還會肅然起敬。 有夠硬的專業技能,且從事行業比起學歷,更加重視實作經驗。 非同凡響、與眾不同的職場或人生經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個臉書專頁藉由「學費補貼」的爭議,討論了「學歷有沒有用」一事,我看了文章後,統整一下我對於學歷的看法。 如果你有以下條件,你可能可以不需要學歷: 家世背景雄厚,喊得出我爸爸是誰,別人還會肅然起敬。 有夠硬的專業技能,且從事行業比起學歷,更加重視實作經驗。 非同凡響、與眾不同的職場或人生經
Thumbnail
高學歷的光環在當今社會還是非常好用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擠破頭都想進入某些明星學校的原因,但是也有人主張學歷無用論,最著名的就是,日本SONY的共同創辦人盛田昭夫,更是出書批判當時1995年日本人對高學歷的迷思,認為更重要的是事務上的學習,而不是高學歷。 當然這兩方說法都有道理,首先高學歷在今日社會的
Thumbnail
高學歷的光環在當今社會還是非常好用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擠破頭都想進入某些明星學校的原因,但是也有人主張學歷無用論,最著名的就是,日本SONY的共同創辦人盛田昭夫,更是出書批判當時1995年日本人對高學歷的迷思,認為更重要的是事務上的學習,而不是高學歷。 當然這兩方說法都有道理,首先高學歷在今日社會的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我在美國的那半年,見過社會極上層的人士,得知學歷在他們眼中比較像是名片,用於辨別自己人,或是與他人協調時的籌碼。
Thumbnail
我在美國的那半年,見過社會極上層的人士,得知學歷在他們眼中比較像是名片,用於辨別自己人,或是與他人協調時的籌碼。
Thumbnail
學阿,既然學不死,那就往死裡學。
Thumbnail
學阿,既然學不死,那就往死裡學。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