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而言,心理諮商的最根本功用是甚麼呢?
今天諮商強調的是在心理師的專業與陪伴下達成「自我探索」或「自我覺察」,代表一些情緒或想法對個人來說是處於陌生、待發現、未被了解的狀態。去探究這些情緒或想法,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了?」是最根本的「療效」,即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神入(同理,empathy),讓自己在不(被)理解的黑暗點亮起一盞燈光。
我在臨床工作中的看見是,個案很值得及需要覺察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情緒和想法,以及原生家庭對個人過去至今的影響力為何。我不確定能否把問題都簡化至「孝」的壓迫性,但大部份個案都是無法意識到自己對父母有怎樣的負面感受,因此他們會說他們很愛自己的家人,但是,有些說不上來的不適埋在心裡頭。
有些個案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過程受了很多苦,對家庭有很多的怨懟,不過把這些感受堵在嘴巴,跟把它語言化表達出來,則完全是兩回事:他們會變得彆扭、口吃、欲言又止、尷尬、臉紅、整個人不自在、自責……
這些現象都反映了佛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的根本設定:潛抑(repression)。自我潛抑了許多不允許出現的情緒與想法,但它們會以某種心理困擾或症狀的方式回歸。
因此,用十分簡化的方式去了解精神分析的治療,其中一個基本步就是讓個案去發現並抒發(catharsis)被潛抑的情緒與感受。曾經有一位前輩在督導時總會跟他的督生說:「你要教你的個案生氣!他無法對父母生氣就會自己生病!」這個建議在心理動力的原則上是對的,但很可能因其泛用,反而導致諮商的結束──為甚麼?逐漸從不同個案的反應上,我認為讓個案準備好去發現這些情緒的「狀態」以及適當的介入「時機」,才是令原則有效的根本!
我們可試想像:當一名三、四十歲的個案來到諮商室,你告訴他(她)其實潛意識中對父母有很多負面情緒或想法,他要學會恨他的父母,這時候也代表我們在攻破個案建立了十幾二十、甚至三四十年的心理防衛(潛抑),讓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孝順乖孩子……試問他要怎樣面對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