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羞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整天無由來地覺得自己的想法行為很羞恥,怕是有毒

  根據《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中提到,被毒性羞恥侵害的人,總是無時無刻都在攻擊自己,並無由來地,為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想法感到深深的羞恥。

  這讓我想起自己糟糕的人生體驗,雖然現在徵狀稍為好了一些,但正因為有在改善,反而更能體會自己以前有多麼的可憐。

  其實我會意識到自己有「毒性羞恥」,只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

  那天我終於把卡住一天的程式BUG給修好,同時學會了極之好用的快捷鍵,於是我就像個孩子一樣在傻高興,甚至把這個「好消息」放到我的親友群裡去。

  然後就在按下發送鍵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以前的自己絕不可能會拿這種「無關痛癢」的事情做出說。

  在我從小受到的糟糕家庭教育裡,無論我學到什麼而跑去跟我媽分享,她都只會覺得那是理所應當的事,不但得不到讚賞,通常只會換來輕屑的一句「就這樣?」,然後把我的初嘗試給批評得體會完膚,讓我覺得自己是個世界級白痴。

  最後的結果就是,把我心裡的「找碴鬼」(同樣是來自那本書的名詞)被她養得越發的壯大,甚至遠遠超乎了我能控制的程度。

  在我的「毒性羞恥」最嚴重的時期,我總有種自己是天下間最無知之人的感覺,尤其是身邊的人和我不處在一個圈子,經常和他們聊不到一起就更加劇了我的想法。

  只要我意圖表達自我,就會下意識覺得他們也會說出和我媽一模一樣的說法,並且他們會覺得我很幼稚,從而輕視我所有的言行(哪怕其實是我想太多)。

  我無法從學習新事物中得到成就感,因為我會認為那本來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有我現在才學會,真應該為此而感到羞恥。

  然而這樣是不對的,學習到新東西明明是好事,為什麼反而會變成攻擊自己的手段呢?所以,我們得好好實現那本書教的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狠狠的痛罵「找碴鬼」。

  「我不就在努力嘗試嗎?我不會這個又沒有害到人,誰天生什麼都會啊?明明就不是個過錯,你是在兇屁兇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遊不醒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我決心重新塑造在童年時被摧毀的EGO。 我將用我的一生,直面我的恐懼,發掘我的才能,認清自己的存在價值,找到生命之意義。 所以,這個龐大的計劃因而誕生。
夢遊不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7
父母在我的骨髓寫上了「我是窮人」四個大字。   我想有不少人的父母,都愛整天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喊窮。   我也是其之一,從小到大,經常接收表姐的舊(雖然說是舊衣其實也沒穿幾次,跟新的沒什麼兩樣),然後我媽都會習慣用「我們窮」來搪塞一些我和我妹的要求。   但神奇就神奇在,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窮到如斯地步
2021/06/17
父母在我的骨髓寫上了「我是窮人」四個大字。   我想有不少人的父母,都愛整天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喊窮。   我也是其之一,從小到大,經常接收表姐的舊(雖然說是舊衣其實也沒穿幾次,跟新的沒什麼兩樣),然後我媽都會習慣用「我們窮」來搪塞一些我和我妹的要求。   但神奇就神奇在,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窮到如斯地步
2021/06/13
請給我完全獨處的時間   有時我會想,難道拒絕他人的陪伴,想要一個人完全獨處,是一種不知好歹的行為嗎?   我說「我想去書店」,指的是一個人去書店,結果別人就說「那我也想去」。   拒絕嗎,感覺對方好像會生氣(雖然這裡的「對方」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媽),不拒絕嗎,感覺又違背了初衷。   明明是極需要獨
2021/06/13
請給我完全獨處的時間   有時我會想,難道拒絕他人的陪伴,想要一個人完全獨處,是一種不知好歹的行為嗎?   我說「我想去書店」,指的是一個人去書店,結果別人就說「那我也想去」。   拒絕嗎,感覺對方好像會生氣(雖然這裡的「對方」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媽),不拒絕嗎,感覺又違背了初衷。   明明是極需要獨
2021/05/14
正確的定義在哪?完美的標準是什麼?為何要盲目追逐?   最近在看關於CPTSD的書,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知道,CPTSD的倖存者會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我一開始以為自己沒有,因為我自問為人十分隨性,只要是沒有興趣的事情就會得過且過,我有很長時間無法把「完全主義者」這個詞按放在自己身上,但事實上,它的
2021/05/14
正確的定義在哪?完美的標準是什麼?為何要盲目追逐?   最近在看關於CPTSD的書,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知道,CPTSD的倖存者會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我一開始以為自己沒有,因為我自問為人十分隨性,只要是沒有興趣的事情就會得過且過,我有很長時間無法把「完全主義者」這個詞按放在自己身上,但事實上,它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經常用憤怒,恐懼,焦慮,孤獨等情緒, 來轉移自己跟別人發現我不好,我很糟,我很丟臉。 我們實在應該逃脫「羞恥感」的牢籠,越早越好。
Thumbnail
我們經常用憤怒,恐懼,焦慮,孤獨等情緒, 來轉移自己跟別人發現我不好,我很糟,我很丟臉。 我們實在應該逃脫「羞恥感」的牢籠,越早越好。
Thumbnail
2/12. ( 日) 第二十五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一) 從這一課開始,我們要運用覺察與接納,來練習改變自己。這個練習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一個是「不自責」,另一個是「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 音頻中老師要我們列出現階段,你有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而想改變的? 我發現即使是困擾我不喜歡的
Thumbnail
2/12. ( 日) 第二十五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一) 從這一課開始,我們要運用覺察與接納,來練習改變自己。這個練習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一個是「不自責」,另一個是「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 音頻中老師要我們列出現階段,你有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而想改變的? 我發現即使是困擾我不喜歡的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將生活經驗裡習得的羞恥感內化後,把不恰當的學習方式深入內化到我們人格裏,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以後,在往後的社交互動上,沒有把持好界限的分際,下意識也隨著屏蔽了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將生活經驗裡習得的羞恥感內化後,把不恰當的學習方式深入內化到我們人格裏,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以後,在往後的社交互動上,沒有把持好界限的分際,下意識也隨著屏蔽了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如果我問你,你無法忍受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很直覺性拋出各種形容詞,然而卻沒發現我們說出口的,是否可能是自己身上厭惡的特質。
Thumbnail
如果我問你,你無法忍受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很直覺性拋出各種形容詞,然而卻沒發現我們說出口的,是否可能是自己身上厭惡的特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