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讀懂」時事靠自己,「讀通」時事靠--新聞架構4W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假設您的孩子已經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他們真的有把這則新聞讀通嗎?唯有讀通,才能活用、引證並連結其他知識及資訊,成為一個有系統的資料庫。
這個單元,教各位運用「新聞架構4W表」帶小朋友整理剛剛讀過的新聞報導。
  • 適合對象: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 付費訂閱可看:空白新聞架構4W表、分組報告進行步驟
raw-image

時事入題,是這幾年的升學考試的重大趨勢。可惜,多數孩子都罹患「時事無感症」,不會特別關注新聞,更別說天下脈動。我在以下這一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過如何引起孩子了解時事的動機,不妨參考看看:

好的,假設您的孩子都已經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他們真的有把這則新聞讀通嗎?唯有讀通,才能活用、引證並連結其他知識及資訊,成為一個有系統的資料庫。

這個單元,教各位運用「新聞架構4W表」帶小朋友整理剛剛讀過的新聞報導。表格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一、整理報導訊息:

第一個部分,運用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為什麼發生這樣的事?)、怎麼樣(這則新聞最後得出的結論或評論是?)整理這一篇報導。完成以後,它的大意及因果關係就一清二楚了。

二、整理個人看法:

看完一則報導,你的腦袋裡一定充滿凌亂的感受聯想見解期許。在這個部分,我們將這些跳出來的念頭捕捉下來,並且持續擴展,連結其他相關事件。

從閱讀報導、整理資訊到列出個人意見,這則新聞會被孩子看得相當透澈,並且逼迫自己提出反饋,加以反思。在這表格的基礎上,請他們寫一篇〈新聞讀後感〉,就容易多了。孩子還可以持續蒐羅同類型的新聞,運用表格整理;久而久之,對於該議題必然會有豐富的資料和獨到的見識。

以下,我以去年發生在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的大爆炸案為例,運用「新聞架構4W表」來呈現: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1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XR-avatar-img
2021/05/19
請問老師會限制學生分析哪一類的新聞嗎?想參考您給學生要求的新聞種類或範圍。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20
在這堂課,我並不會特別找某一類的新聞給小朋友讀。因為課程重點是拆解報導,不是加強時事力。所以,只要是簡單淺顯的報導,都會拿給他們練習看看。(當然,腥羶色的新聞要避免)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0.8K會員
649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個月考試又快到了,又有家長再問我「老師我的小朋友好像不會找重點要怎麼辦? 」「下課問他有學到什麼他好像也一問三不知」「家裡買了很多課外書,或是每周都有去讀書館借書,他都沒有讀進去,只是看看」
Thumbnail
這個月考試又快到了,又有家長再問我「老師我的小朋友好像不會找重點要怎麼辦? 」「下課問他有學到什麼他好像也一問三不知」「家裡買了很多課外書,或是每周都有去讀書館借書,他都沒有讀進去,只是看看」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簡單的新聞英文網站 今天來介紹一下我覺得好用的新聞英文網站 Breaking News English 學校老師老是跟我們說:「同學們,要關心時事。考題很可能從裡面出。」 但是我之前跑去看CNN,看完之後變成這樣 眼神死 CNN實在太難,聽不懂= = 後來我找到Breaking News Engli
Thumbnail
簡單的新聞英文網站 今天來介紹一下我覺得好用的新聞英文網站 Breaking News English 學校老師老是跟我們說:「同學們,要關心時事。考題很可能從裡面出。」 但是我之前跑去看CNN,看完之後變成這樣 眼神死 CNN實在太難,聽不懂= = 後來我找到Breaking News Engli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為什麼要教導孩子資料擷取的方法? ★理由:大量氾濫的資訊圍繞著我們,雜亂無章的資料無助於思考。
Thumbnail
※為什麼要教導孩子資料擷取的方法? ★理由:大量氾濫的資訊圍繞著我們,雜亂無章的資料無助於思考。
Thumbnail
兒童英文閱讀元素是什麼?為什麼閱讀非它們不可? 現在兒童英文閱讀書籍十分豐富,品類繁多,大大造福了孩子,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閱讀各種得獎、名家的作品,同時也提升英文閱讀能力。 這一方面帶來了好處,一方面也增添了許多煩惱。 經常被家長問到: 「Kelly老師,我讓小孩自己讀,但是過沒多久小孩就不想讀了。」
Thumbnail
兒童英文閱讀元素是什麼?為什麼閱讀非它們不可? 現在兒童英文閱讀書籍十分豐富,品類繁多,大大造福了孩子,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閱讀各種得獎、名家的作品,同時也提升英文閱讀能力。 這一方面帶來了好處,一方面也增添了許多煩惱。 經常被家長問到: 「Kelly老師,我讓小孩自己讀,但是過沒多久小孩就不想讀了。」
Thumbnail
對大家來說,閱讀這件事情是什麼?閱讀是為了什麼?閱讀這件事,其實每秒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
Thumbnail
對大家來說,閱讀這件事情是什麼?閱讀是為了什麼?閱讀這件事,其實每秒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