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南聲讀後|《流轉的亞洲細語》笹沼俊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一名來台從事教育工作的日本籍教授視角,帶出勢必於政治範疇中,無法輕易擺脫殖民遺緒的矛盾民族位置不對等關係,進而討論文學場域中的逆輸入,是這本《流轉的亞洲細語》非常有趣,值得一讀的上乘反思之作。
  作者笹沼俊曉在本書的論述核心建立於「逆・少數文學」一說上,以引用柄谷行人在《帝國的結構》(這本心靈工坊有出中譯版)的交換模式理論強調:為了推動弱勢文學,將其逆輸入第一、二世界,必須突破語言價格高低之侷限,抵抗若不翻譯成英語就無法在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出版市場暢行無阻的現象,並理想地藉此實踐邊陲文學的精神傳遞。換句話說,若將市場背景設於台灣為例——即便台灣與越南沒有殖民關係——不可置否的是,越南語相較於中文於國際市場的語言價格相對弱勢。倘若台籍創作者嘗試以越南語進行書寫,從生活所累積的價值觀差異,並藉由他國語言轉譯為自身精神再現於越南讀者眼前展示,此舉根據笹沼說法,勢必可更加落實所謂「平等的文學世界」。
  針對笹沼說法,我認為現今地緣政治問題日益險峻,國與國受既存體制產生弊端,使得彼此關係提升至新一層級的惡化。到底,第三世界,甚至縮小範圍至我們所生長的東亞體制是否即將邁向終結抑或大洗牌,東亞諸國話語權是否可期待提升可能,即使笹沼使用大量篇幅反覆批評母國逐日衰敗的政治體質,我仍對逆輸入抱持較為保守態度。而我卻一方面矛盾地期待若可以因此更加開拓在保有台灣本土性前提下,IP產業投入國際市場的諸多可能,都讓我願意善加利用笹沼論述繼續觀察與資料搜集。
  融合在台生活的實際經驗,笹沼首先試圖破除台人長期對日本的盲目崇拜。笹沼認為會導致這副局是,兩方國民皆難辭其咎。追溯於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台灣帶來文明化與現代化等「先進概念」,讓台灣人無從抵抗如同佈下天羅地網的精神面洗腦。笹沼謹慎強調,一切的歸因充其量來自於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的自我優越感作祟。到底現今的日本社會沒有台灣媒體錯置給民眾的「有禮貌」、「愛乾淨」等民族印象。偏差的民族形象加上日本政府無法接受國勢不如往昔的事實,不願直視位於東亞的政治勢力終其將被中國迎面趕上,一昧地沈浸在往昔光榮中,而台灣的崇日行為正是日本政府的信心來源。
  於此觀察,笹沼分析了數位非正統在文學場域中使用母語書寫母國的創作者們:以台灣為主體書寫的日籍作家司馬遼太郎、馳星周;以中文書寫,日圖逃離母親掌控,走向更自由寬廣世界的日籍作家新井一二三;台裔作家陳舜臣目睹國民政府於二二八的殘忍作為後,於中台間的抉擇最終定居日本;曾在台灣短暫生活,爾後以日語創作,遊歷中國追念在台童年的美籍作家李維英雄。
  這些案例在笹沼的討論中免不了一番批評與自我叩問。特別同為日本人,對於脫離不了殖民優越感的司馬遼太郎,笹沼做出了更為嚴苛的評論。他認為讀者們必須認知,崇日風氣不該被全然貼上好壞標籤,重點在於那些刻意被隱蔽的殘酷歷史,亦然是書寫中必須被還原,也是作為人文學者、創作者無法卸責的使命。而笹沼也從台人視角,以李登輝為例,強化透過日語建立的台日交流終究打破不了當時的知識份子同為強化日治殖民結構的共犯之一。有趣的是,從這段論述來看——特別是長期對日本抱有好感的我來說——這豈不是某種程度上,索性公然挑戰一直以來對於日本人就是客氣、拘謹民族的刻板印象嗎?或許笹沼無意這麼做,但在本書中做出許多類似的申辯確實讓我感受到,笹沼想要用「中文」挑戰台灣人對日本的想像已經嚴重「不合時宜」。
  這是一本就各種面向來說都很扎實的評論集,免不了政治討論,歷史爬梳,不同國族文化所產生的美感判斷,特別是笹沼的文句實在通順地不像他屢屢強調的中文能力欠佳。當中,對於印在折口上的一段他的話又更讓人格外有感觸:
「我在本書中似乎太過玩弄『弱勢族群』、『移動與越境』、『人權與和平』、『民主主義』等所謂『政治正確』的概念。我自身當然不是聖人君子,每當提及這種論述之際,往往感到內疚。但我認為,在連『社會正義底線』都被突破的現況下,我們確實必須強調這些概念。然而,人類本來就是懦弱、卑鄙、愚蠢、彆扭、無可救藥的動物,更非光憑『有用且正確的思想』便能活下去的存在。因此,文學家、藝術家及人文學者本來就有責任思考與書寫『無用且不正確的事情』,好讓文化變得更豐富而多元。我從心底祈求,總有一天,文學家、藝術家及人無學者能專心本來的工作。」/

  有好評外也有幾個問題,笹沼曾於書中提到:日本媒體始終避報導二戰後的台灣,使得日本國民欠缺這段歷史認知。然而,對於為什麼日本媒體要這麼做笹沼卻沒有更為具體,或者切中要點的觀察提出。另一則是他拒絕落入「邊陲/中心」的二元思維,對於日籍作者評判標準卻遠把他國作者更為嚴格,依此為借鏡,我想不管追求學問的途中再怎麼自我約束,終究無法避免落入同一問題的泥淖中。
avatar-img
79會員
165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多數時候,寫作成立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在老師的《新寶島》中,大膽地假設:在未來的某日,台灣與古巴這兩個緯度、電壓、國際政治處境相似的島國人民將會在一夕之間發生大交換。
近年來的出版品中,針對母親一身份的責任探討多了不少聲音,加上性別平權價值觀日漸普及,多得是主張家務勞動平均分擔,母親於家中的話語權應被更加重視,父母職應從刻板印象中跳脫,重塑更人性化,富有彈性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新穎的主張真的為婦女們帶來改變了嗎?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長眠在山谷間的故事使我的堅強壞得粉碎,就連在午睡夢境中,我橫跨了切割東西的長山脈,來到花蓮港邊,不外乎為的是一圓無法實現的夢想,在沒有戰爭與煙硝的平和世代,遙望兩名布農族少年拿著豬皮製的棒球,笑容輕漾在臉上,無須憂慮地嬉戲。
看《鹽田兒女》就像在看一個時代的縮影,小從鹽民,大致台灣四零年代的社會樣貌,《鹽田兒女》不僅是看明月與大方無法圓滿卻能仍廝守彼此的真摯戀愛,更是一捲充滿紀念價值的微縮片,如實還原那段只能稱作過去,卻也促成現今的一段經歷。
閱讀五則短篇讓我不停反覆推敲「新神」會是什麼樣的信仰?
多數時候,寫作成立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在老師的《新寶島》中,大膽地假設:在未來的某日,台灣與古巴這兩個緯度、電壓、國際政治處境相似的島國人民將會在一夕之間發生大交換。
近年來的出版品中,針對母親一身份的責任探討多了不少聲音,加上性別平權價值觀日漸普及,多得是主張家務勞動平均分擔,母親於家中的話語權應被更加重視,父母職應從刻板印象中跳脫,重塑更人性化,富有彈性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新穎的主張真的為婦女們帶來改變了嗎?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長眠在山谷間的故事使我的堅強壞得粉碎,就連在午睡夢境中,我橫跨了切割東西的長山脈,來到花蓮港邊,不外乎為的是一圓無法實現的夢想,在沒有戰爭與煙硝的平和世代,遙望兩名布農族少年拿著豬皮製的棒球,笑容輕漾在臉上,無須憂慮地嬉戲。
看《鹽田兒女》就像在看一個時代的縮影,小從鹽民,大致台灣四零年代的社會樣貌,《鹽田兒女》不僅是看明月與大方無法圓滿卻能仍廝守彼此的真摯戀愛,更是一捲充滿紀念價值的微縮片,如實還原那段只能稱作過去,卻也促成現今的一段經歷。
閱讀五則短篇讓我不停反覆推敲「新神」會是什麼樣的信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琉國志》日文版去年底開始在日本知名文學網站連載,至今雖然還未獲得太多注目,但是近日卻意外收到一位日本作者的來信,讓我既驚訝又驚喜。 驚訝的是,這位日本作者正在進行的創作和我不謀而合,只是正好「相反」:我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寫日本歷史小說,他則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寫唐朝安史之亂歷史小說。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Thumbnail
這次參加政大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翻譯大師講座】,活動邀請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金尚浩教授,以「審美觀點和意識:台灣文學韓譯狀況與傳介的影響」為題,分享至今從事翻譯相關實務、研究、訪談及編輯的經驗。 當初會報名參加,主要是覺得難得有人講台灣文學外譯。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琉國志》日文版去年底開始在日本知名文學網站連載,至今雖然還未獲得太多注目,但是近日卻意外收到一位日本作者的來信,讓我既驚訝又驚喜。 驚訝的是,這位日本作者正在進行的創作和我不謀而合,只是正好「相反」:我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寫日本歷史小說,他則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寫唐朝安史之亂歷史小說。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Thumbnail
這次參加政大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翻譯大師講座】,活動邀請現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金尚浩教授,以「審美觀點和意識:台灣文學韓譯狀況與傳介的影響」為題,分享至今從事翻譯相關實務、研究、訪談及編輯的經驗。 當初會報名參加,主要是覺得難得有人講台灣文學外譯。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