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作者 : 林宏霖/ 文章作者 : 林世峰/完稿日期 : 20200409
這是一本精彩的心智圖故事集,包含親子、師生運用「馬克斯心智圖法」一起在課業、關係與人生全方位成長的經驗與方法,適合對學習感到迷惘的學生、為孩子擔心的家長及任何想要自我精進的學習者、教育工作者閱讀~
在臺大教學發展中心的自主學習計畫〈追尋學習的青鳥 : 如何提升學習的意義感與幸福感?〉當中,我除了深入探討無動力世代、東亞學生自殺等結構性問題,更設法尋找有關學習與思考方面的技法與心法,以及提升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的良方,並分享給更多學習者,希冀能提升學習的意義感與幸福感。為此,我曾挑選了幾本好書,並撰寫系列文章與大家分享。一開始須要先聲明,這導讀文章除了摘要原書作者的想法,也從筆者的觀點出發做出了適當的詮釋與補充。
筆者閱讀《用心智圖法,翻轉親子教育: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大陸北京時代華文書局簡體版書名 : 《思維導圖:讓孩子更愛學習,讓家長更懂孩子》)這本書,基本出於一個問題意識,那就是如何提升個體的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效能,甚至能激發終身學習的動機、養成獨立思考的人格呢? 有何理論進路與實務案例呢?
對此,在這本書中,作者融合心智圖法的技能與文化經典的智慧,提出其創新的學習、教育方法「馬克斯心智圖法」。在理論上,「馬克斯心智圖法」融合了發源自西方心理學的心智圖技法,及脫胎自華人文化經典的周易思想心法;在實務上,微觀來看,「馬克斯心智圖法」可以全面提升個體的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效能,甚至能激發終身學習的動機、養成獨立思考的人格;宏觀而言,「馬克斯心智圖法」可以促進親子共讀,建構學習型家庭,帶動樂在閱讀、自我成長的社會風氣。
其中,「心智圖法」是一種筆記方式,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可以全面提升人的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效能。透過「心智圖法」的運用,學習者可以有效率地統整學習內容,有系統地釐清思考脈絡,在融會貫通的當下,即能有架構地清晰表達。「心智圖法」包含「學習法」與「思考法」。「學習法」主要運用在學習內容的統整,著重根據問題意識過濾、篩選並重新組織資訊或知識,協助新接收的資訊融入舊有已知的知識架構當中。「思考法」主要運用在思維方式的引導,著重與生活的連結、涉及不同範疇的聯想,協助激發、發展並組織個人的想法。 然而,心智圖畢竟是一種舶來品,而根據大量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成果,不同文化的學習觀之間其實存在可觀的差異,因此如何會通中西,需要一個理論上的前置性工作。作者的用心良苦在於為一個單純工具性的技巧,找尋一個價值體系。依循這樣的思路,我們其實也希望日後能將諸多學習、思考的方法整合進華人思想的體系。
這次我們也必要澄清,為什麼我們須要貫通周易思維與心智圖法 ? 首先,周易的思維需要心智圖法這一功能強大的思考工具,才能將抽象的理路外顯,成為具體可見的自我檢視表,時不時反覆查看,從而可以避免了思考的矛盾或漏洞。畢竟,在認知心理學上,人的記憶容量有限,當我們的思考步驟太多,歷程過於繁雜,常會遺忘了先前的暫時結論或重要線索,此時,便須將千頭萬緒落於線條、色彩、文字與圖像,繪製出一張張心智圖,重新鳥瞰思考的全景,從而能釐清思緒,繼續有效的思考。
再者,在心智圖上主要呈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只有兩種,即垂直思考(Vertical thinking)與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侷限在二維層面。因此,心智圖法同樣須注入周易的思維,在思考平面上加入第三個向度,甚至是第四、五或更多的維度,建構立體或更多度的思想空間,以利最多元的思維方式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當我們在紙張上繪製心智圖時,雖然可以畫出立體的感覺,但那仍是我們透過視覺感知、大腦解讀的結果,屬於一種心理作用。因此,我們須要貫通周易思維與心智圖法,中西合璧,讓兩者相輔相成,散發智慧的輝光,達到思考效能的最大化。
此外,學習者的故事是本書的另一個亮點,主要包含自我成長與親子共讀等主題的各種實務案例。如同漣漪可以激起漣漪,故事可以啟發故事。除了啟迪人心,一個小故事甚至能帶來大改變。尤其,書中的一個章節〈海闊天空的省思〉令我印象深刻。其實故事中的Tiger就是我本人,而Lion是我弟弟。因為小時候和爸爸打高爾夫球,偶像是當時的高爾夫傳奇老虎·伍茲(Tiger Woods),所以英文名字就叫作Tiger。至於弟弟是因為他是獅子座的,所以才叫Lion。那一次我和弟弟偶然的對話,讓一旁的爸爸、媽媽相當驚喜,故事也就這樣記錄下來了。
這一個小故事其實投射出一個重要的學習信念——永遠沒有所謂的從某種困窘的狀態解脫出來而海闊天空,因為當我們對學習有更良好的認識,那我們就無時不在海闊天空之中。誠然,之所以會有「等到...就海闊天空了 !」這樣的想法事出有因,也情有可原。舉「等到考試結束就海闊天空了 !」為例,畢竟考試本身要求人在時限內麻痹情感、絞盡腦汁,去解決大量彼此大多沒有太大關聯性的離散問題,實在是一件對於身心非常不自然的苦差事。因此,我們常見考生開始倒數距離考試的時日,透過想像擺脫考試重負的輕鬆愉快,來稍微寬慰此刻為準備考試委屈身心的自己。但是,只有當我們不以考試作為分界線,去區分解脫之前與解脫之後的自己,我們才能將學習真正納入日常生活之中,不斷提升自己,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學習,可以是一輩子的樂事,端看自己持有怎樣的信念。
另外,在自主學習計畫中,筆者提出要嘗試梳理臺灣教育無動力世代問題的文化脈絡。對此,本書指出了一個深具啟發性的思考方向,那就是教育問題的核心其實在家庭。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整體教育大致上有三個層次,由下而上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三者相互影響。
在社會學中,原生家庭是每個人出生後第一個接觸到的團體,也是社會的核心單位。多年以來,近年來,臺灣普遍存在閱讀風氣衰落的問題,究其根本,我們發現大多數家庭原來就未能內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長期而言,在日常生活當中,若閱讀是一件對學生來說相當陌生的事,或者一提到閱讀就想到讀教科書、準備學校考試,那麼養成個人閱讀的習慣可以說是困難重重,遑論帶動整個家庭的閱讀風氣。
由此,我們找到一個思考的突破口,既然普遍對於學生來說,一提到閱讀就聯想到讀教科書、準備學校考試,那麼可以推測,大多數人對於學習的看法應也侷限在處理學校課業的層次。然而,學習,是人在生命發展過程中,遭遇問題後為了設法化解而產生的自然活動。其中,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無法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問答、諮詢尋求解方,閱讀可以間接地提供方法或答案,是一個常見的處理管道。
畢竟,知識的特徵是具有時效性,因此必須經由閱讀來不斷更新。人生是階段性的調整,因而必須透過學習將知識內化為智慧,來化解生命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種種難題。當學習僅限於課業,閱讀僅止於課本,一旦遇到生命中自然發生的有關情感、存在等問題,在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主動自行處理的情況下,學生常落於手足無措的窘境。甚至根據筆者的觀察,學生不光失去了學習教科書知識的動力,更根本的是學生甚至失去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動力,而這很可能也與家庭教育出現狀況有關。
因此,無動力世代的現象絕對不僅止於學校教育的層次,更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問題。尤其家庭中的親子共讀就是學習社群最基本的核心單位,所以整體社會閱讀風氣的帶動必定從家庭閱讀環境的建立開始。而且,學生在校學習動機的低落,極有可能是家庭教育不適當或不充足所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教育並不是兒童的專利,而是一件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經營與體會的事。因此,多數人上了大學、出了社會後雖然在家的時間相對變少了,或者生活的重心不放在原生家庭,還是須要做好家庭教育。
這本書內容豐富,礙於篇幅,我們只能節錄重點與大家分享。總而言之,這本書帶領我們掌握心智圖的技能並活用華人文化經典的智慧,也體會家庭教育的重要及故事的力量,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林世峰20200409於台灣大學
讀者您好,我是林世峰,可以叫我 Max 老師 ! 我就讀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雙主修中文系,修習教育學程與神經科學學程,並於臺大親子關 係實驗室進行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我曾創辦「臺大青鳥教育社」、發起「學習意義青鳥計畫」,並獲選「臺灣大學優秀青年」、。我長期筆耕,關心教育及文化議題,曾獲臺大哲學論說文桂冠獎、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忠義文學獎等。 我的教學專長在傳統考科上有高中國文、高中公民、高中生物等,在創新課程上有心智圖法、設計思考、學習策略、自我探索,還有心理學、文學、哲學、教育等多元領域,也提供學涯輔導、生涯諮詢的服務。我實際運用心智圖法有20年經驗,講座、工作坊、親子營隊心智圖法課程帶領與教學達10場以上。(更新於2021.06)
⭐看更多有關好書《用心智圖法,翻轉親子教育》的資訊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7012
〈心智圖法與我〉: https://vocus.cc/@maxlin1227/60a37a5dfd8978000127ed5d
https://www.facebook.com/maxlin1227
如果您對心智圖法感興趣想深入了解,或想和更多對教育、學習有熱忱、想法的朋友多交流互動,歡迎參考 :
✔️馬克斯心智圖法親子教育
https://www.facebook.com/MaxMindMapping
✔️ 青鳥教育 Facebook社團交流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75059049502010/
如果您有興趣了解如何運用心智圖法解開對學習的疑惑與人生的迷惘,可以參考以下課程 :
✔️ 「馬克斯心智圖法」專業線上課程 :
http://www.maxschool.com.tw/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