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v.s 得:用吃飯ㄉㄜ˙筷子吃ㄉㄜ˙快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媽媽,魚缸裡ㄉㄜ˙,是哪個ㄉㄜ˙?」
「雨傘下ㄉㄜ˙,是哪個ㄉㄜ˙」

小一的姐姐正在學 # 和 #,就如同上學期的 # 和 #,一樣燒腦。

「學校老師怎麼教?」我先問姐姐,想先了解老師的教法,如果能夠統一最好,免得姐姐混亂。

我記得姐姐一開始是這樣跟我說的,「老師說,動作的ㄉㄜ˙是 #得。」嗯….老師講得很清楚。那「魚缸裡」是動作嗎?「雨傘下」是動作嗎?姐姐轉頭繼續寫功課。

但其實每隔幾天,考卷上就會出現類似的錯誤,跟 #在 #再 一樣。我又再一次詢問「是動作嗎?」


記得是在《下一本讀什麼》裡聽到瓦基與作者福哥的訪談,當時覺得作者的說話方式及內容很有吸引力,聽完立刻去圖書館預約這本書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何謂遊戲化?以遊戲的方式上課?課堂上玩遊戲?用點數、獎勵、排名,就可以達到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學習成效?

《遊戲化只是表徵,最終還是要聚焦在教學目標。》重點還是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而遊戲只是手段,只是讓大家有投入的藉口。

作者以理論和實際經驗結合,寫出了論文,闡述了三角學習理論,非常清楚明白。

1.教學融合,以三種教學理論交互應用:

  • 行為理論:例如一般的講述、或是現場示範
  • 認知理論:包含將內容分成3-5個區塊的結構化、或是案例舉例、影片播放
  • 建構理論:就是學習者親身投入,包含小組討論、實際演練

2. 刺激強化:也就是讓學習者能持續地保持專注力,利用遊戲化裡的點數、獎勵,在無風險環境的競爭下,最能進入心流。

3. 典範與要求:適當的壓力與挑戰,更能強化學習動機,包含緊張的節奏、時間的限制、高標準的挑戰。


回到我的教學現場,我解釋了的和得的不同,連結了學校老師的方法,用 #結構化 區分了兩者的分別;也有 #舉例,更有出題目讓姐姐反覆練習(算是 #示範 嗎),那我少了什麼呢?能夠怎樣做更好呢?

我想是 #建構理論 不夠多。《知識不是客觀的存取,而是主動參與與建構才能獲得。》實際的演練與小組的討論,更能加深印象,強化《自主決定理論》裡的 #自主性 與 #能力性,孩子需要親身經歷,自己覺得自己是可以的,才能夠獲得成就感。

下次,可以請妹妹與姐姐(#小組討論)相互出考題(#演練),互相問對方「是哪個ㄉㄜ˙?」,順便積分賽(#遊戲化),也許更能加深印象。

最後再來個積分100的終極必殺題「用吃飯ㄉㄜ˙筷子吃ㄉㄜ˙更快」的ㄉㄜ˙是哪個ㄉㄜ˙?請作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陪你走一段療癒成長的路的沙龍
7會員
32內容數
從臉書轉到這裡,2023年希望維持72+本/年的閱讀量,並增加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2023/06/08
你有曾經想過,如果人生再來一次,如果當下我可以做另一種選擇,我的人生是不是會更好? 《我還是想死。我的人生是場災難。我希望我人生劃下終點。我不適合活著,現在這一切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就算在其他的人生中,也注定不快樂。我就是這樣。我毫無建樹,總會沈溺於自憐之中。我想死。》這是諾拉的心聲。
Thumbnail
2023/06/08
你有曾經想過,如果人生再來一次,如果當下我可以做另一種選擇,我的人生是不是會更好? 《我還是想死。我的人生是場災難。我希望我人生劃下終點。我不適合活著,現在這一切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就算在其他的人生中,也注定不快樂。我就是這樣。我毫無建樹,總會沈溺於自憐之中。我想死。》這是諾拉的心聲。
Thumbnail
2023/04/25
面貌舞會 的主角是醒著的,在後設認知裡面看著各個角色,每個角色是主角自己,沒有絕然的負面,沒有要踢掉屏除的,需要的只是融合。但 #多重人格分裂 的每個人格,個性都很鮮明,是專為某個場景所因應的,角色都不甚討喜,一時間只有一角色,是無法交流的。
Thumbnail
2023/04/25
面貌舞會 的主角是醒著的,在後設認知裡面看著各個角色,每個角色是主角自己,沒有絕然的負面,沒有要踢掉屏除的,需要的只是融合。但 #多重人格分裂 的每個人格,個性都很鮮明,是專為某個場景所因應的,角色都不甚討喜,一時間只有一角色,是無法交流的。
Thumbnail
2023/04/12
那我靜心總可以吧!我告訴我自己。我閉上眼睛想著。 #上班前的關鍵一小時 寫到,一起床可以做六件事情,這六件事情也可以濃縮成六分鐘,我每天無時無刻想著,但就是沒有開始做,那我現在開始。 寫作、肯定、觀想、運動、閱讀、寫作
Thumbnail
2023/04/12
那我靜心總可以吧!我告訴我自己。我閉上眼睛想著。 #上班前的關鍵一小時 寫到,一起床可以做六件事情,這六件事情也可以濃縮成六分鐘,我每天無時無刻想著,但就是沒有開始做,那我現在開始。 寫作、肯定、觀想、運動、閱讀、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知道學習, 也可以有策略嗎 ? 甚至於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運用 <潛意識學習法>,來幫助孩子有效學習喔 ! 【親子聊心屋podcast】http://pse.is/59jmnr 學姊Carol粉專 http://pse.is/5ay5gx •••••••• ◎◎◎ ☼ ◎◎◎ •••••••
Thumbnail
你知道學習, 也可以有策略嗎 ? 甚至於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運用 <潛意識學習法>,來幫助孩子有效學習喔 ! 【親子聊心屋podcast】http://pse.is/59jmnr 學姊Carol粉專 http://pse.is/5ay5gx •••••••• ◎◎◎ ☼ ◎◎◎ •••••••
Thumbnail
記得是在《下一本讀什麼》裡聽到瓦基與作者福哥的訪談。 何謂遊戲化?以遊戲的方式上課?課堂上玩遊戲?用點數、獎勵、排名,就可以達到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學習成效? 《遊戲化只是表徵,最終還是要聚焦在教學目標。》重點還是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而遊戲只是手段,只是讓大家有投入的藉口。
Thumbnail
記得是在《下一本讀什麼》裡聽到瓦基與作者福哥的訪談。 何謂遊戲化?以遊戲的方式上課?課堂上玩遊戲?用點數、獎勵、排名,就可以達到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學習成效? 《遊戲化只是表徵,最終還是要聚焦在教學目標。》重點還是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而遊戲只是手段,只是讓大家有投入的藉口。
Thumbnail
三角學習理論是這場演講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教學現場當然可以用經驗去打磨教學技巧,但如同這篇心得文一開始所說:我其實對自己的教學有疑惑,可是我不太知道怎麼檢視它。 有了這三個理論的認識(福哥是透過行為理論、認知理論以及建構理論讓我認識這三個理論的),我也得以debug自己的教學,算是一份教學健檢清單。
Thumbnail
三角學習理論是這場演講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教學現場當然可以用經驗去打磨教學技巧,但如同這篇心得文一開始所說:我其實對自己的教學有疑惑,可是我不太知道怎麼檢視它。 有了這三個理論的認識(福哥是透過行為理論、認知理論以及建構理論讓我認識這三個理論的),我也得以debug自己的教學,算是一份教學健檢清單。
Thumbnail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Thumbnail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Thumbnail
七月報名了小羊老師的「問題解決實戰班」,並在九月第一週開始上課。我希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思辨訓練、企劃撰寫,也期待可以認識很多mentor和生活圈以外的新朋友。 在教材包裹中,老師送了我們兩把扇子,其中一把的雙面分別是勾與叉,可以即時透過鏡頭直觀地進行表決;另一把則分別為贊同與舉手,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Thumbnail
七月報名了小羊老師的「問題解決實戰班」,並在九月第一週開始上課。我希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思辨訓練、企劃撰寫,也期待可以認識很多mentor和生活圈以外的新朋友。 在教材包裹中,老師送了我們兩把扇子,其中一把的雙面分別是勾與叉,可以即時透過鏡頭直觀地進行表決;另一把則分別為贊同與舉手,為自己爭取發言權,
Thumbnail
很快的這學期已經過了一半,前陣子看到好友們紛紛表示孩子經歷了人生第一個期中考,我才驚覺原來那週是考試週啊!因為老師沒有特別提醒,所以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的不用幫小孩複習,當別人問我小孩考試狀況如何,我還很大聲的說他們學校沒有考試耶! 結果在那週結束時………
Thumbnail
很快的這學期已經過了一半,前陣子看到好友們紛紛表示孩子經歷了人生第一個期中考,我才驚覺原來那週是考試週啊!因為老師沒有特別提醒,所以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的不用幫小孩複習,當別人問我小孩考試狀況如何,我還很大聲的說他們學校沒有考試耶! 結果在那週結束時………
Thumbnail
Don’t Get Me Wrong是一套結合遊戲化方案及實作教學的遊戲化課程。我們將帶你從有趣的遊戲體驗中,深度了解這個遊戲化方案在教學裡的作用。此外,結合沈浸式劇場扮演遊戲,引導你在擬真的教學環境中實際演練,從而獲得扎實的體驗及衍伸的啟發。
Thumbnail
Don’t Get Me Wrong是一套結合遊戲化方案及實作教學的遊戲化課程。我們將帶你從有趣的遊戲體驗中,深度了解這個遊戲化方案在教學裡的作用。此外,結合沈浸式劇場扮演遊戲,引導你在擬真的教學環境中實際演練,從而獲得扎實的體驗及衍伸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