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魚缸裡ㄉㄜ˙,是哪個ㄉㄜ˙?」
「雨傘下ㄉㄜ˙,是哪個ㄉㄜ˙」
小一的姐姐正在學 #的 和 #得,就如同上學期的 #在 和 #再,一樣燒腦。
「學校老師怎麼教?」我先問姐姐,想先了解老師的教法,如果能夠統一最好,免得姐姐混亂。
我記得姐姐一開始是這樣跟我說的,「老師說,動作的ㄉㄜ˙是 #得。」嗯….老師講得很清楚。那「魚缸裡」是動作嗎?「雨傘下」是動作嗎?姐姐轉頭繼續寫功課。
但其實每隔幾天,考卷上就會出現類似的錯誤,跟 #在 #再 一樣。我又再一次詢問「是動作嗎?」
記得是在《下一本讀什麼》裡聽到瓦基與作者福哥的訪談,當時覺得作者的說話方式及內容很有吸引力,聽完立刻去圖書館預約這本書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何謂遊戲化?以遊戲的方式上課?課堂上玩遊戲?用點數、獎勵、排名,就可以達到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學習成效?
《遊戲化只是表徵,最終還是要聚焦在教學目標。》重點還是要有清楚的教學目標,而遊戲只是手段,只是讓大家有投入的藉口。
作者以理論和實際經驗結合,寫出了論文,闡述了三角學習理論,非常清楚明白。
1.教學融合,以三種教學理論交互應用:
- 行為理論:例如一般的講述、或是現場示範。
- 認知理論:包含將內容分成3-5個區塊的結構化、或是案例舉例、影片播放。
- 建構理論:就是學習者親身投入,包含小組討論、實際演練。
2. 刺激強化:也就是讓學習者能持續地保持專注力,利用遊戲化裡的點數、獎勵,在無風險環境的競爭下,最能進入心流。
3. 典範與要求:適當的壓力與挑戰,更能強化學習動機,包含緊張的節奏、時間的限制、高標準的挑戰。
回到我的教學現場,我解釋了的和得的不同,連結了學校老師的方法,用 #結構化 區分了兩者的分別;也有 #舉例,更有出題目讓姐姐反覆練習(算是 #示範 嗎),那我少了什麼呢?能夠怎樣做更好呢?
我想是 #建構理論 不夠多。《知識不是客觀的存取,而是主動參與與建構才能獲得。》實際的演練與小組的討論,更能加深印象,強化《自主決定理論》裡的 #自主性 與 #能力性,孩子需要親身經歷,自己覺得自己是可以的,才能夠獲得成就感。
下次,可以請妹妹與姐姐(#小組討論)相互出考題(#演練),互相問對方「是哪個ㄉㄜ˙?」,順便積分賽(#遊戲化),也許更能加深印象。
最後再來個積分100的終極必殺題「用吃飯ㄉㄜ˙筷子吃ㄉㄜ˙更快」的ㄉㄜ˙是哪個ㄉㄜ˙?請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