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身障心無礙|竟然還有不知道新冠肺炎的人?就是我阿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家阿嬤

我家阿嬤

世界上,有一群人,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COVID-19)的存在,平常不知道要戴口罩和洗手,對疫情不感到恐懼也不會恐慌,不知道是被他們被世界遺忘了,還是他們遺忘了世界,是的,他們是一群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也包括我的阿嬤。

記憶中的阿嬤,是個害羞自卑的人,年輕時生活很辛苦,沒讀過書也不識字,總是害怕和陌生人說話,但為了扶養6個孩子,還是鼓起勇氣低著頭到處向人借錢,幾乎每天工作到天亮,大半輩子都沒回過娘家。

她今年已經90歲了,自從阿公20多年前過世,她堅持一個人住,但也逐漸出現阿茲海默症的情況,每個階段都經歷過:從自言自語罵阿公、懷疑家人偷錢、到市場到處罵人、高價買了已過期的食品、飯一次煮了5人份自己吃完、從臺中走回彰化老家,途中不認識路、說不出自己本名和住址,最後被警察帶回家、到大小便失禁、認不出人、不會吃飯也不會說話,到只能整日坐在輪椅上,呆呆地望著遠方。

照護者的挑戰

阿嬤生病後,影響最大對莫過於我的父母了,他們一開始只當她獨居久了想做出一些事來引人注意,並未和失智症有連結。父親是唯一的男孩子,照護者的重擔理所當然的落在我家,頭幾年照顧責任分擔不均,阿嬤家離我家僅隔一條街,母親原本就常去探望阿嬤,在食衣住行都有所協助,但她非常的不能適應,因為阿嬤還有主見、還有行動力、還有幻想,而媽媽只是個媳婦,時時刻刻面臨著與失智症患者的衝突和角色的反轉,尤其是阿嬤開始會弄丟錢和東西,並且會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甚至在街訪鄰居罵人,完全改變以往的性格。

媽媽只能一邊哄著阿嬤看病,詢問醫生照顧知識,一邊上網看相關的醫療資訊,全家逐漸對失智症從不了解、煩躁到接受。這期間阿媽曾經不僅徒步走回彰化,最後被警察帶回家;突然想挑戰作回收賺錢(她毫無經驗),淋雨感冒不去看病,嚴重到肺積水;因為腦部老化微血管阻塞,引起輕微的中風等等。隨著身心狀況愈下,識人及大小便也開始無法控制了。這時父親退休了,體力活總算可以分攤,但這時候新問題又出現了,大家都對照護阿嬤有不同意見,她不喜歡吃藥,到底要不要堅持並長期的遵守?甚至是用半強迫或威脅,吃下所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的藥?爸媽意見幾乎完全相反;三餐的部分,媽媽都會照營養書籍煮好,爸爸卻想著吃便當也無所謂,吃零食、喝飲料也好,只要她喜歡有甚麼不可以?每天吵吵鬧鬧,媽媽身體本來就不好,血紅素一度降到5以下,醫生檢查後說是更年期,但最大主因還是因為壓力和疲勞,居家照顧者的體力無法支撐,才開始討論與研究,要不要送失智照護社區或相關的中心。

疫情下的長照機構

以往父母除了每日定期的探望,還有每個月沉重的經濟負擔,但是疫情爆發後,因為中心根本不開放任何人探視,所以多了無法掌握阿嬤情形的煩惱。根據報導指出,國外的失智患者染疫比例偏高,因為是典型的集中群聚,且老人們經常伴隨著各種慢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症狀,也容易演變成重症或死亡。加上失智症者均有認知障礙,戴不住口罩也無法確實做好清潔或洗手,順理成章成為高風險族群。另外是照護員在平常日就經常是一對多,食衣住行樣樣要顧,阿嬤就經常穿到其他人的衣物、送去的營養品無故不見、因為十分鐘內要完成餵食,她經常嘴角裂開流血、偶爾屁股有褥瘡,院內整體控管措施不足,更何況是疫情來臨時,照護者對疫情的醫療衛教和知識,是不是足夠判斷和預防?

終於在多次溝通下,每天會有一次的視訊機會,我們似乎看到她的笑臉,就已經放心許多,別無所求。雖然阿嬤已不會說話,認不得任何人,忘了自己是誰,但這就是我父母的疫情日常。

最後一次見到阿嬤,真心期盼她也忘了這生的辛勞和痛苦,記得的,或許只剩每天好吃的飯,還有爸爸推著她散步,有涼涼的風吹在臉上。


註 : 其實疫情中的其他慢性病患也很為難,因為醫療資源都集中給新冠肺炎者了,慢性患者無法也不敢到大醫院就醫,不舒服就只能自己先撐著,最多到附近要藥局拿藥吃藥,到底該如何自救 ? 這就要麻煩專業的來,希望諾諾藥師大人,能為我們解答: )


補充新聞 :

元氣網 / 新冠肺炎 / 台灣疫情/ 信義區長照機構2長輩確診 漏夜快篩34人呈陽性

即時疫情/照服員人力嚴重不足!失智者長照可能成「防疫破口」

專欄「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以下連結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 KKBOX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的其他日常,居家辦公、宅宅影片都有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媽也是這族群的一員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20
還好嗎?辛苦你了!
思薇-avatar-img
2021/06/06
我也想起我的阿媽 ; (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20
加油🙏
Coach.ED-avatar-img
2021/05/28
很好的文章,謝謝分享, 我不是專業藥師,不過很多人看您文章,希望有點幫助, 目前我和身邊慢性病患朋友和長輩分享的方法有兩種: 1.有些主治醫生在外面診所有診,也許自己開業,也許給人請,可以詢問一下之後在他們外面診掛號拿慢性處方籤的藥,然後至附近藥房拿藥即可。 2.利用衛福部的遠距看診, 附上連結: https://www.curdoctor.com.tw/ 若看不到連結,請在網路搜尋,遠距看診關鍵字, 祝平安健康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29
謝謝你的喜歡 這些資訊很寶貴 但不是每個醫院都能遠距看診 藥局拿的藥和醫院經常都不同牌子或數量 所以 更重要的是 在日常 自己學會照顧自己 : )
感謝寫下跟我不太接觸的日常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29
謝謝你 每個人的日常都不一樣 希望能看了對不同的人有更多的關懷 尊重 與同理 : )
很感人 ! 左邊女孩的日常真的不太日常 加油 !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29
謝謝你的支持和稱讚 ! 如果這份特別能讓您看見更多元的族群和聲音 多些尊重和同理 我想這個世界會很美麗 !
avatar-img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的沙龍
2.4K會員
68內容數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Thumbnail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Thumbnail
「我是誰?」 這可能是剩下最有意識的問句了
Thumbnail
「我是誰?」 這可能是剩下最有意識的問句了
Thumbnail
阿,中標了,要隔離! 以為不會被燒的,還是被燒到了,兩位65歲以上的長輩接連確診,各自隔離中。 每個人的角色與界線要劃分清楚,誰該做什麼決定,請留給那個人決定。
Thumbnail
阿,中標了,要隔離! 以為不會被燒的,還是被燒到了,兩位65歲以上的長輩接連確診,各自隔離中。 每個人的角色與界線要劃分清楚,誰該做什麼決定,請留給那個人決定。
Thumbnail
摯友因為阿茲海默症而離世,而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絕症,病期因人而異,目前醫學界對它的了解限於對病期本身的發展所產生的種種症狀,對病人的影響輕則記性差,重症將會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等等.......
Thumbnail
摯友因為阿茲海默症而離世,而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絕症,病期因人而異,目前醫學界對它的了解限於對病期本身的發展所產生的種種症狀,對病人的影響輕則記性差,重症將會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等等.......
Thumbnail
過去我曾描述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時間和空間永遠都是支離破碎的;不過,這次阿嬤彷彿跟我共享了當下的時空,我們的平行宇宙終於碰上了彼此。
Thumbnail
過去我曾描述失智症患者的世界,時間和空間永遠都是支離破碎的;不過,這次阿嬤彷彿跟我共享了當下的時空,我們的平行宇宙終於碰上了彼此。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一群人,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COVID-19)的存在,平常不知道要戴口罩和洗手,對疫情不感到恐懼也不會恐慌,不知道是被他們被世界遺忘了,還是他們遺忘了世界,是的,他們是一群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也包括我的阿嬤。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一群人,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COVID-19)的存在,平常不知道要戴口罩和洗手,對疫情不感到恐懼也不會恐慌,不知道是被他們被世界遺忘了,還是他們遺忘了世界,是的,他們是一群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患者,也包括我的阿嬤。
Thumbnail
從我跟阿嬤平日的互動,我時常覺得阿嬤在某些時候其實沒有失智;確切的說,我是在一個神智清楚的老人談天說笑......
Thumbnail
從我跟阿嬤平日的互動,我時常覺得阿嬤在某些時候其實沒有失智;確切的說,我是在一個神智清楚的老人談天說笑......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Thumbnail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Thumbnail
照片裡是我的阿嬤,她在三年前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也就是失智症),這給了我們家不小的衝擊,至少在跟阿嬤的互動上是如此。在阿嬤失智症約一年過後,我因為個人因素陷入了憂鬱症;那時期的我雖然狀態不好,但仍然得要每周回家照顧我阿嬤,然而也在這一兩年的照顧中,我發現了失智症的另一種解讀...
Thumbnail
照片裡是我的阿嬤,她在三年前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也就是失智症),這給了我們家不小的衝擊,至少在跟阿嬤的互動上是如此。在阿嬤失智症約一年過後,我因為個人因素陷入了憂鬱症;那時期的我雖然狀態不好,但仍然得要每周回家照顧我阿嬤,然而也在這一兩年的照顧中,我發現了失智症的另一種解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