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也算是很少翻閱的出版物。總覺得別人的手巧,再加上對照起食譜的照片和自己做出來的食物,前者總是色、香、味、賣相俱全,後者則是約略可食,至於長相真的不強求的狀態。
這本書照例是聽了podcast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之後找來看的,近來podcast成了拓展閱讀視野的一個管道,會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找一些擺在書架上大概沒機會拿下來翻翻的書來看,算是平添一些趣味。
這本書除了食譜的部分以外,還有一些家庭互動的小細節,顛覆了原先對食譜的想像。對一道菜的描述大概是幾百字的篇幅,讀來毫無負擔。而描寫的文字除了推薦用料、吃起來的感覺之外,還有一些家人的評價,約略是一部短片,只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大廚親自運鏡,旁白的部分是這道菜的故事。
人果然是經驗的動物,過去的記憶總是和某些特殊的事件連結在一起。食物是其中經常有的元素。有一些過去印象中的美味,除了記憶中的感受之外,還有一些故事。而能夠用流暢而不累贅的方式表述,那就是整理的功夫了。出於小兒子想傳承這些手藝的出發點,記錄了這些食譜。讀者則像是邀請來的客人,走進作者家的餐廳,一起享受這一道道的佳餚。
家常菜的特色是並不繁複,步驟不多的食譜和清楚的食材標註,應該可以按圖索驥,看到喜歡的菜色自己動手做看看。擺脫以往食譜先是照片,接著食材份量,然後說明書一般的步驟講解。料理這門藝術,除了技術的部份之外,還有想要做菜的成分在。但這些無從紀錄在食譜上,從每道菜後面的備註甚至是描述中的附帶說明中,讓這本食譜更顯得活潑且與眾不同。
和外食最大的不同就是家裡做的菜用料最實在。在家做菜有時不一定便宜,畢竟自己要吃的,食材的錢就不會斤斤計較。雖然體重也是符合物質不滅定律的增長了起來,但偶爾對自己好一點,或者做菜對家人好一點,那是無可厚非,以及非常對得起辛勤工作。作者的用料寫來不難採買,只是到賣場,同一個名稱的食材各種價位都有,選一個對自己好一點的,照著食譜做,總是不會錯的。
除了欣賞酒入菜中,卡疆粉、日本茅乃舍的高湯和無私農莊的活鹽麴是這本書一直提到的佐料,都還沒試過又居家避疫,購買各種不方便。只能說看這類書在這時候,簡直給自己一種期待,得等到那日自由自在,必要都給他吃個一輪。除此之外,書的最後還有一些其他醬料,和廚房整理的小秘訣,真的很適合入門的新手閱讀,又或許老手也可以得到自己沒注意到的小秘方。
另外也有一些小菜,即便租屋在外,也可以自己做一些放冰箱,因為都不難,所以也真不需要非得有廚房,有個洗手的檯子應該就能簡單弄一點,半夜餓的時候可以自己來一點,通通不求人。
只是食譜真的不適合晚上讀,閱讀越餓,屬於消夜文的一種,出版成書,又容易看,常常翻翻就發現想要去冰箱找點什麼。或許,成功的食譜就有這樣的效果,用文字傳達出氣味。
推薦給避疫需要增進廚藝的朋友,食譜要好看,得先要看起來好吃,除了食譜都有的精美照片,作者的文字是會讓人想馬上吃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