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會抱怨:「為什麼我有那麼多問題、那麼多痛苦?」答案是,你沒有從正確角度去看待問題——當你把它看成一件壞事,它就會變成痛苦。你碰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為了讓你體會自己擁有的能力,激發你更多內在的潛能。你的經歷就是這麼來的。所以苦難不是人生挫折,而是人生存摺。
美首席大法官畢典致辭:祝你不幸又遭背叛。(圖片來源)
2017年,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受邀至他兒子就讀的中學Cardigan Mountain School,發表畢業致詞。致詞時,大法官語出驚人,他非但沒有祝福畢業生一帆風順、鵬程萬里,反而祝福大家遭遇不公平、背叛、孤單、不幸、忽視、失敗等,而大法官也直接點出這些苦難會教導我們的功課,以及會帶給我們的祝福。茲將大法官畢業致詞的中譯文節錄如下: 「通常畢業致詞者會祝你們好運還會祝你們心想事成,但我不會這麼做。我會告訴你們原因。
- 在接下來數年的三不五時,我希望你們被不公平對待,如此你們才知道公平正義的重要。
- 我希望你們遭遇背叛,如此才知道忠誠的重要性。
- 我希望你們有時感到孤單,這樣才不會把朋友當作理所當然。
- 我希望你們三不五時遭遇不幸,如此才能意識到機率和運氣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了解成功不是完全你所應得的,而他人的失敗也不是他們所應得的結果。
- 當你們失敗時,人生三不五時一定會有失敗,我希望你的對手會對你的失敗幸災樂禍,讓你們理解運動家精神的重要性。
- 我希望你們遭遇忽視,如此才會知道聆聽他人的重要性,
- 我還希望你們遭遇足夠的痛苦來學習同理心。
這個大法官告訴我們正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因為經歷過低谷,才懂得在高峰上的謙卑與感恩。而同樣的角度放在失智症上呢?
生命的境遇,端看你看待的角度
國中我最喜歡的詩人就是蘇東坡,蘇軾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喜、怒、哀、樂交織而成的樂章,所以說生命的境遇,端看妳看待的角度。當我們看待挫折是一層精美的包裝紙,裡面藏著生命的寶石,也願意去相信每個苦難的背後,都會為你帶來許多不可思議的禮物時,很多事情自然能夠化解了。
還記得媽咪以前常跟我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於是我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觀看失智症這件事情:如果得了失智症這件事情,其實是媽咪送給家人們的禮物的話,那這份禮物會是甚麼呢?我想到了三個禮物,分享給你~~
禮物1、放下心中的執著,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
人之所以痛苦,也是太執著於那些終將失去的東西。不管你得到什麼,失去是早已經註定的。珍惜當下,活在當下,別讓彼此留下遺憾。
「當你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電影《臥虎藏龍》(圖片來源)
面對失智症家人們一開始還執著於原來的媽咪,原本很精明的媽咪、原本很可愛的媽咪,原本無敵像超人般的媽咪,殊不知這些在失智確診之後,就會隨著認知功能的下滑而慢慢消逝,當我們越是執著希望過去的媽咪可以回來,就越感到痛苦。
既然我們無法阻止這個疾病,就應該放下心中的執著,不再糾結於過去的美好,不再執著於過去可以完成可以達到的能力,勇敢面對現況,因為真實的幸福一直在眼前、在當下,我們又何必捨近求遠呢?
當我們接受了現在的媽咪,一樣也是可愛的媽咪、一樣也有她還可以完成的事情,可以畫畫、可以寫書法、可以插花、可以寫字,甚至還會跟我撒嬌、跟我打小報告、陪我說悄悄話,也許這些在旁人的眼中不是很厲害,做得也不是很完美,但我們可以選擇放下心中的是非對錯,那些遠大的期望與執著,用智慧之眼看見媽咪的半杯水,更加珍惜現在的這一刻、在一起的每個時光。擁抱當下,我們將遇見最美好的生活。
同樣的道理也啟發我在職涯路上,我們不用執著追求外在光鮮亮麗的工作,還有為了高薪拼命而健康亮紅燈,放下別人眼中的光環與內心為了名分的執著,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有興趣有熱情的事業,並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禮物2、思考了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失智走失尋人的經歷,讓我發現死亡與我們是如此的接近。我開始思考《
這一生為何而來》,究竟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我知道我還有7天可以活的話,我會做哪些事情?有哪些事情不能等?我的
生命清單bucket list是什麼?應該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在過。我還有哪些沒說出口的話?我的遺書上面要寫些甚麼?甚至最後的墓誌銘,我希望在我生命的最後能被身邊的人記住的那些,會是甚麼呢?因為失智症迫使我思考我要成為甚麼樣的人。
如果用#hashtag 來代表我這個人,那屬於我的關鍵字會是甚麼呢?這些想法是我之前未曾認真思考過的,雖然目前也還沒有想好每一題的答案,但我已經開始摸索執行了,開始把那些未完成的,想做的事,逐項完成打勾,更加熱愛生命,享受生活!
禮物3、施與受 give&take的道理
以前的我,長期處在一個「受(take)」的角色,因為是小孩,所以習慣被照顧、被給予、被協助,直到接手了失智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從小女孩變成媽咪的角色,我才慢慢開始懂得「施(give)」的道理。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雖然很煎熬,但因為換位思考,我更加懂得爸媽過去的付出,懂得不是口頭上的愛而是行動上的愛,可以無止盡的付出不求回報,可以無條件地想要把最好的都給子女的心,我懂了。
在擔任主要照顧的過程中,我也向外尋求了許多長照單位、醫院個管師、以及相關協會的幫助,參加了許多家屬照顧者團體,我也開始願意分享,願意給予give更多,想幫助更多失智照顧新手能夠更快進入狀況,因此創辦了
聊癒心球Podcast音頻節目,希望可以為失智者發聲、予照顧者療癒、共創失智友善的社會。
因為失智症,我收到了媽咪給我的這三個生命中的禮物,如果你也是失智照顧者,或是正在歷經挫折與苦難的朋友,我也想把這三個禮物送給你~因為你所經歷的苦難,終將成為最好的禮物。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