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少年皇帝一定要有乾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史記中有酷吏列傳,也有循吏列傳。
循吏傳就一百分是用來婊「酷吏」們的。

司馬遷表示,遵循每個職務跟律法的為所當為,又何必做到像酷吏們那麼絕?

有趣的是,循吏都是司馬遷當代的「古人」。
也就是在司馬遷的眼中,漢武帝一朝,已經沒有這種事行中庸,順乎大道的好官員了。

乍看之下,從循吏列傳開始,史記列傳就進入一種分類非個人的傳記。
但偏偏這裡還有一個「汲鄭列傳」。

汲鄭是三小分類?
汲鄭是兩個人,汲黯跟鄭莊。

司馬遷表示,這兩個主要是要述說,得勢人人好,失勢牆倒眾人推的故事。
鄭莊短短的敘述中,確實符合這個主旨。

但汲黯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raw-image

前面我們聊過公孫弘,東方朔,甚至主父偃,這些都是順著至高帝皇漢武帝的心意在做事的人。
而汲黯嘛……比較像三國時代東吳的張昭、唐初的魏徵。

張昭魏徵可不是靠捧孫權李世民LP在過日子的。

一個連皇帝也尊重懼怕,但並非操弄朝政的權臣……在缺少第二元首(太后)的情況下,對於整個政治體系,是重要的制衡力量。
汲黯就是這樣的角色。

汲黯是衛國人。
這個小小衛國乃周王室直屬,影響秦國至深的商鞅跟呂不韋,都是衛國出身。

雖然算不上戰國七雄,但即使秦始皇,也未曾對衛國行使武力。
一直到嬴胡亥才廢掉這個國家。

這件事極為不合理,所以也有人認為是記年混亂導致的錯誤。

汲黯傳其實暗示了一些線索。
汲家世代為衛國卿大夫,大漢初建,未獻尺寸之功,但汲家依然成為了漢朝重要的卿大夫。

汲黯憑著父親的庇蔭,當上了漢景帝的太子洗馬。
洗馬是「先馬」的意思,也就是太子的前導傳令官,又名謁者。

汲黯不是吹噓古禮好棒棒的儒家,但他卻是真真正正的古貴族。
比起拿著文獻拜孔夫子的幫派,汲家世世代代傳承的周禮,或許更為道地。

相信研究學者?還是相信原住民?
這是個難題。

不過景帝太子劉徹,是沒有選擇餘地的。
父親跟奶奶,根本就不待見儒家。

也就是說,真正的漢武帝啟蒙者,肯定是汲黯這個人。
有趣的是,司馬遷說這個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

汲黯對於當時儒家復原的「禮」,可能並不認同。

當東南的越民互相侵攻之時,漢武帝派了汲黯前往。
汲老師到了吳(會稽北部)就折返,報告:「越民打架,那是他們的習俗,天子的使者不應該前去折辱了身分。」

這邊離題一下,周代的思想高度真的屌打後面兩千年。
漢武帝之後的人,是不會這樣看異族戰爭的。

但汲黯的意思很明顯,人家本來就是這樣,你看到老虎跟野狼打架還非得插手不可嗎?

現代人很常說「同理心」,但也常常誤解成把別人的行為代入自己的價值觀。
事實上,最重要的是「學著去重視別人所重視的事物」……不需要認同,知道他的初音跟你的周子瑜一樣重要就夠了。

繼續看汲老師。
又有一次,河內地區發生大火,據報有一千多戶人家受害。
漢武帝又派了汲黯這個天使去巡視。

結果汲黯看看,河內的災情還好,反而河南地區因為水災旱災,有上萬戶人家都陷於飢荒,甚至傳出人吃人的慘劇。

大漢天使汲黯就假傳聖旨,要求開倉振糧,救濟河南難民。
事後他也如實向漢武帝匯報,請求自我懲處。

這時候張湯還沒坐大,漢武帝認為情有可原,貶汲黯為縣令了事。
這縣令不偏遠也不小,乃是滎陽令。
好歹是個軍事重鎮,又離汲黯故鄉不遠。

……不是,人家都講求富貴還鄉,漢武帝卻讓汲黯降職返家。
汲老師表示,丟臉,不幹。

漢武帝眼看汲黯出發了,卻不到任,而是稱病還家,心裡頭也是毛毛的,趕快又下令召汲老師回朝廷擔任中大夫。
但汲黯為人實在太靠北了,漢武帝受不了,這次乾脆發配到東海去當海龍王……是東海太守。

汲黯不是個說得一嘴好球的純學者。
讓他落實地方管理,他就是挑選官員,只對大方向做出指示,小細節不苛求。
正是黃老派的大招。

一年多後,東海地方的人民有錢了,治安好了,稅收多了,人人稱讚汲黯老師。
漢武帝就又再次召回汲黯,位列九卿。

雖然一開始我用張昭比喻汲黯,但其實他們有一個巨大的差異,就是張昭的派系非常強大。
不管是朝廷大夫,軍中武將,還是一般讀書人,都奉張昭為尊。

所以孫權怕張昭,那是沒話說的。
(孫權花了很多時間拉攏武將,把江東世族放進朝廷,來抗衡張昭)

汲黯老師可不一樣,他是個沒勢力又惹人厭的傢伙。
你說東海大治,出太守入九卿還有點道理。

憑什麼這傢伙一辭官,漢武帝就要緊張?

其實司馬遷這邊有點偷雞:大致來說,汲黯上述種種事蹟,應該是發生在竇太后執政的建元年間。
汲黯身為黃老學派古貴族,在漢武帝眼中只是囉嗦鬼,但對竇太后而言,就是極需禮遇的上賓了。

順帶一提,汲黯的偶像就是專門直諫文景二帝的袁盎先生。

回過來說,如果尊重汲黯的主子是竇太后,那竇太后過世後,漢武帝擺臉色給汲黯看,也是合情合理的發展。
漢武帝就曾經在朝會中被汲黯嗆到拂袖而去。

汲黯當時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這話什麼意思?
有人說是:「「陛下心裏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義,怎麼能真正仿效堯舜的政績呢!」
我倒覺得汲黯的意思是,堯舜之治本身就是黃老治術的典範。
君主修身,擇人任之,天下自平。

汲黯自己也是這樣治理的。

換句話說:「欲效唐虞之治,陛下應除欲而自行仁義。」

漢武帝這時候正要招收儒家大展身手,被汲黯這樣嗆一下當然不太滿意。
不過三角關係挺複雜的。

漢武帝愛儒,討厭田蚡。
田蚡愛儒。
汲黯非儒,能與田蚡抗衡。

導致漢武帝雖然不喜歡汲黯,但也不能不承認他存在的價值。
事實上,汲黯跟敵對田蚡的灌夫也是好朋友。(詳見【魏其武安,決戰!】一文)
做為平衡朝廷的派系,汲黯非常重要。

更特別的是,汲黯除了愛上諫言之外,主要是個獨善其身的人。
別忘了他是個倨傲的討厭鬼。

漢武帝相當討厭田蚡跟竇嬰的一點,就是他們拉幫結夥。
所以等到魏其武安侯相繼過世,漢武帝自掌大權之後,朝廷裡面基本上沒有明顯的派系存在。

後來張湯崛起,汲黯也經常跟他發生爭執。
張湯擅長咬文嚼字的辯論,而汲黯則是以大道理批評之。

喜歡哪邊看個人,不過以漢武帝喜歡追根究柢的性格,自然還是傾向張湯多點。

汲黯身為元老重臣,眼看著張湯,公孫弘,衛青等人一一崛起,他老人家還是對這些新進大官不假辭色。
即使公孫弘的年紀更大。
但他也明白,時代改變了。

汲黯因此留下了「後來居上」這句名言--不是稱讚。
他的意思是,漢武帝用人就像堆木柴,越後面來的放在越上面。

但「多能鄙事」的人就會知道,新木柴潮濕,不易點燃。
真正好用的,還是乾燥過的老木。

所以後來人又說:「乾老木卡好。」就是這個道理了。

汲黯做為一個忠言逆耳王,真正跟他一山不容二虎的對象,司馬遷反而不在汲鄭列傳提。
自然就是忠言順耳冠軍,東方朔先生。

兩人關鍵的死亡交叉,就是匈奴渾邪王的來降。
此後,東方朔賞賜愈增,汲黯卻因小事被廢。

最終,汲黯被派至淮陽為太守,卒於任內。

不過司馬遷給汲黯的死對頭,仍是安排張湯。
汲黯前往楚地之前,曾和大行李息談過,張湯雖然很聰明,但是曲迎媚上,不是正道,必然敗亡。

後來張湯果然GG,而淮陽在汲黯治理下一片大好。
漢武帝得知汲黯早有預言後,索性讓汲黯在淮陽擔任「無爵侯」。

雖無爵位,但待遇禮制與諸侯相同。
不過老爺子你還是別回來啦。

汲黯過世後,漢武帝對他的親屬甚是禮遇。
衛地出身的人在朝廷當官,一定也會說自己不可以擔任比當年汲黯更高的官職。

這個漢武帝時代的無冕之王,實是當之無愧……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這個人一無勢力,二被漢武帝討厭,真的光憑他高潔的人格,還能在竇太后死後壓倒群臣?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孫弘跟張湯都跟汲黯對著幹沒錯,但是大將軍衛青是挺汲黯的。

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黯與亢禮。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將軍聞,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過於平生。

衛青可是這時期「軍政法三巨頭」裡最早崛起,後台最硬,大牌最久的。
很有趣的是,這三巨頭雖與汲黯分庭抗禮,但實際上三個人的出身都算低微。

張湯稍微好一點,是中級官吏之子。
公孫弘布衣,衛青根本賤民。

說到底,衛青的出身跟奴隸沒兩樣,當過兵,上場打仗沒什麼問題。
但大將軍不是負責打仗而已啊。

國家事,朝廷事,與其說衛青需要一個智囊,不如說他需要一個幫手。
一個讓他衛家能在漢武帝面前屹立不搖的幫手。

張湯跟公孫弘,都是表面和善背後弄鬼的心機種。
衛青也是通人情世故的,當然不會與這兩人親近。

話說回來,張湯跟公孫弘為什麼不拉攏汲黯,讓衛青平白得益呢?
汲黯是黃老。
公孫弘是儒家。
張湯則是刑名法官。

三個人本身就相當於漢武帝時期學術界的三大宗師。

相比之下,原本身段就柔軟又沒包袱的衛青,往黃老宗師身邊一站,那可是穩穩的。
以漢初姓名學來說,衛家也必然是戰國時代衛國人。

司馬遷的春秋筆法,很容易讓人以為,衛青在霍去病崛起之後就失勢。

但事實上,衛青比霍去病多活了十一年。
而且並未從大司馬大將軍的位子上退下來。

一直待到元封年間。

最後要說的是,司馬遷的人物列傳,基本到這裡結束了。
雖然他活得可能比漢武帝更久,但他的記人很巧妙的斷在元封年間。

那是漢武帝決定封禪的一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0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曾任河西四郡的酒泉太守。 扶風武功,凡讀三國必有耳聞,諸葛亮人生落幕處,人稱「扶風五丈原」,正是位於武功。 可這年頭的太守,可不一定是官派:像黃祖是荊州牧劉表的太守,不是朝廷的。 蘇則背後的黑手,又是哪個?
Thumbnail
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曾任河西四郡的酒泉太守。 扶風武功,凡讀三國必有耳聞,諸葛亮人生落幕處,人稱「扶風五丈原」,正是位於武功。 可這年頭的太守,可不一定是官派:像黃祖是荊州牧劉表的太守,不是朝廷的。 蘇則背後的黑手,又是哪個?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史記中有酷吏列傳,也有循吏列傳。 循吏傳就一百分是用來婊「酷吏」們的。 司馬遷表示,遵循每個職務跟律法的為所當為,又何必做到像酷吏那麼絕? 有趣的是,循吏都是司馬遷當代的「古人」。 也就是在司馬遷的眼中,漢武帝一朝,已經沒有這種事行中庸,順乎大道的好官員了。 在這時代交替的浪潮中,一定要認識汲黯。
Thumbnail
史記中有酷吏列傳,也有循吏列傳。 循吏傳就一百分是用來婊「酷吏」們的。 司馬遷表示,遵循每個職務跟律法的為所當為,又何必做到像酷吏那麼絕? 有趣的是,循吏都是司馬遷當代的「古人」。 也就是在司馬遷的眼中,漢武帝一朝,已經沒有這種事行中庸,順乎大道的好官員了。 在這時代交替的浪潮中,一定要認識汲黯。
Thumbnail
現代人讀書,,講到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幾乎都會首推董仲舒。 這是《漢書》留給我們的印象。 對於當代人司馬遷而言,真正讓儒家思想影響漢武帝至深的,反而是公孫弘。 他是儒家第一個「位極人臣」的丞相。
Thumbnail
現代人讀書,,講到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幾乎都會首推董仲舒。 這是《漢書》留給我們的印象。 對於當代人司馬遷而言,真正讓儒家思想影響漢武帝至深的,反而是公孫弘。 他是儒家第一個「位極人臣」的丞相。
Thumbnail
漢文帝劉恆,是一個把群臣管制跟百姓治理都做得很好的皇帝。二十三年的任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也足夠改變一個國家了。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劉邦,不是一個懂得治國的皇帝,但有貴人蕭何相助。 呂雉,不是一個擅長待人的領導者,但有貴人陳平相助。 誰?幫助漢文帝開啟了治世?
Thumbnail
漢文帝劉恆,是一個把群臣管制跟百姓治理都做得很好的皇帝。二十三年的任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也足夠改變一個國家了。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劉邦,不是一個懂得治國的皇帝,但有貴人蕭何相助。 呂雉,不是一個擅長待人的領導者,但有貴人陳平相助。 誰?幫助漢文帝開啟了治世?
Thumbnail
在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士隨著時間的演變,慢慢的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即使在三國時代,領有將軍職跟行政官位也經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不過在先秦年代,出將入相幾乎是基本款了。 楚漢相爭時,大將軍兼丞相的第一人,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韓信。 原則上,曹參只是給韓信打下手的……
Thumbnail
在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士隨著時間的演變,慢慢的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即使在三國時代,領有將軍職跟行政官位也經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不過在先秦年代,出將入相幾乎是基本款了。 楚漢相爭時,大將軍兼丞相的第一人,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韓信。 原則上,曹參只是給韓信打下手的……
Thumbnail
陳寅恪說:「『七賢』之中應推嵇康為第一人」(<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可見嵇康在「竹林七賢」中地位崇高。 嵇康是曹魏女婿,父、兄皆涉官場,他對曹魏有好感,受儒學薰陶,可想而知。唯其天性愛好自然,厭惡政治,崇尚老莊,「性烈而才雋」(孫登語),他卒之避世隱居,打鐵過活,其思想夾雜儒道,充滿著張力,
Thumbnail
陳寅恪說:「『七賢』之中應推嵇康為第一人」(<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可見嵇康在「竹林七賢」中地位崇高。 嵇康是曹魏女婿,父、兄皆涉官場,他對曹魏有好感,受儒學薰陶,可想而知。唯其天性愛好自然,厭惡政治,崇尚老莊,「性烈而才雋」(孫登語),他卒之避世隱居,打鐵過活,其思想夾雜儒道,充滿著張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