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析|數位詩:「工具」做為藝術形式

2021/06/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數位文學」的概念是一種附隨於科技發展之後的書寫形式,具有顯著的時代價值、也象徵了文學創作者無限的好奇心與創新。
  在開始介紹數位詩的起源前,我想先排除一些容易被誤解的數位文學定義:「數位文學」的重點應當不單單只是「文學以數位形式進行再現」的形容,也就是所謂的網路小說、部落格、網誌等等、也不會只是「文本與圖像、音樂等不同領域在網路上搭配呈現」,它本質上是「文本與數位化本身的互動與交流」牽涉到美學的呈現,在其藝術策略上也有相應改動;這種文學創作形式本身是一種基於「多元、無普遍性、直覺解放的後現代式思維」的媒體改革,藉由科技進步來為後現代文學注入新的去中心化力量,破除原先已經定性化的紙本出版世界以及它為文本生產意義的過程,而為創作者的意念提供一種新的、基進的呈現途徑。
  在數位文學的「數位」概念之前,我們要先認知到這次文體改革想要改變的狀況,是創造出更新的一層可以承載作者思維的「物質」,讓文字不會被限縮在僅為承載在紙上的語言,而這層物質即是書寫時所運用的呈現方式、版型、超連結、互動性等等:
也就是說,數位化文學這條路或許只是這種媒體改革中的一環。
  數位化不只為文學創作世界帶來傳播快速的發表平台,同時也讓野心大的創作者更輕易地看到了新的一種表現「藝術」的方式 — — 不光只是透過文字本身的美感,而同時也能透過突破原本牢不可破的發表形式,讓這些文本能透過數位軟體的整合、挪用,讓閱讀者能體認到「超出文字範圍的美感」。在這個框架之下,我們可以先想像「數位化」在所謂人文、文化上的地位:人與人間的即時互聯、翻譯、程式碼語言、排版與圖像製作方式的進化、新型態的文字傳播平台、動畫的製作與播放……以上所有你可以想得到的新概念,都能作為創作者藝術策略的一環被操作。
簡單來說,創作者手上的「工具」進化了。
  並非每一種「工具」的出現都只象徵著人類物質上或生活上有了進步,很多工具本身就兼具實體與人類文化的概念:許多工具不只是一個外在的物質,更是感官的延伸,如眼鏡作為視覺的延伸、耳機作為聽覺的延伸,在個人心智發展的過程工具已經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工具的進化往往是以「促進人類使用」為原則,每一次的科技創新都基本上象徵了工具變得更直觀並方便人類去進行操作、更易於模擬或置放人類的智能與思維、或更能加深人機間的彼此依賴,人類與工具就從彼此獨立的個體變成更像「合作」的關係;而其他人類也能藉由這層合作,運用自己也擁有的工具進行彼此智慧的互聯,於是整個文化傳導的網路就形成了。
數位文學,在這個世界觀底下,容許創作者依據自己的直覺,用更簡易且有效率的方式在觀者眼前呈現自己想要呈現的畫面,也能更簡易地讓觀者與文本進行互動、合作,共同為文學意義的產生來努力。
  這種創作形式想要打倒的東西,某種程度上可能是觀者對承載媒體,在文學上即是指對「紙張」的視而不見:鉛字印刷不若它的前身雕版印刷,它具有規格化、模組化、標準化的特質,無論是字體或是版型都已經被完整定義且難以被擊破,造成讀者早已習慣了這種媒體的存在,而不再將注意力投注在文字以外的地方。現在,媒體形式因為數位化的助力變得更加不被限制、更加多元、更加解放,創作者就可以嘗試讓媒體肩負兩個以前鉛字印刷無法做到的責任:一是「去媒體性」,也就是試圖讓媒體的存在感消退,去除觀者和藝術品間的薄膜,使觀者能直接融入內容;二是「超媒體性」,也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觀者媒體本身的存在,讓觀者同時能體會文字的美感、亦能在表現形式上看到創作者的用心。於是乎,觀者與創作者變得更為接近,書寫《敘事即虛擬實境》一書的萊恩即稱「介面並不只是操控文本的一種方式,它是一種『模擬體制』,能夠讓讀者參與敘述者的經驗」。模擬在這邊的定義即是文字在不同場合的「重現」,電腦可以作為這種角色,模擬出創作者原先希望的口氣與敘述方式。
  具體而言,這種新媒體可以創造若干種(或更多)新的文本展現形式,這些文本定義有可能互相涵蓋也可能彼此合作,其中最明顯的兩個例子,第一個就是「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象徵著數位文學「彼此連結」網路的形成:數位世界中的「超連結」概念製造出了一個非線性的文學世界,在閱讀完一個章節後,不見得要繼續閱讀,而是可以安置超連結,讓觀者岔出去自行選擇閱讀其他文本補足意義,使得知識與知識、意義與意義間產生具有互動性的新關係;第二種則是「制動文本」(Cybertext),也就是由觀者以自身意念進行互動與決策的文本,其藝術價值展現的原動力來自於觀者的行動,不同於光是為書翻頁或是點選連結,而是實際身歷其境地融入、並在文本世界中做推進。這兩種概念都隱喻著數位化的力量:文字的美學從飄渺的語言成分跳脫成了真實的展品,你走在這個賽博博物館中,可以隨性地切換展館與想要特別關注的展品。
(除此之外,我也想特別補充兩種我自己曾經注意過的、蠻新奇的數位詩形式:第一個是夏宇可以說是傳奇性的《粉紅色噪音》一書。夏宇本身極為一個具有強烈實驗色彩的作者,另一個例子即是《摩擦·無以名狀》 — — 直接將另一本詩集《腹語術》中詩作完全拆開再重新接合在一起。2007年出版的《粉紅色噪音》,是將夏宇的電子郵件裡的垃圾信件,將裡頭撿來的句子進行「超連結」,丟進翻譯軟體裡讓它重複翻譯個好幾次,再取出、進行分行,讓它長的像詩,完全破碎掉原先語言的意義並再創造出新的狀態。雖然它是以一本書的形式做出版,但是這本書也不簡單,運用透明塑膠片作為載體使得所有詩句在閱讀時會彼此疊合,具有強烈的超媒體性,也創造了新的互動、閱讀體驗,我認為是一種數位詩的良好典範。另一種則是現今PTT Poem版常見的「版面詩」,它的內容就是將其他論壇上出現的詩的標題進行重組,使每一首詩的概念、想要傾訴的對象與思緒彼此串連,並讓讀者自由地再重新詮釋出文本的意義,也帶有一種數位詩中互動與連結的韻味。)
參考文本:
王又仁,〈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收錄於《東華漢學》第二十六期(2016,花蓮),頁225–268。
鐘蔚文等,〈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收錄於《中華傳播學刊》第十期(2006,台北),頁233–265。
李順興,〈數位文學的交織形式與程序性〉,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三十九卷第一期(2010,台北),頁167–204。
須文蔚,〈台灣數位文學概述〉,《2009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頁92–99。
須文蔚,〈數位詩的破與立〉,觸電感想,http://faculty.ndhu.edu.tw/~poem/paper/58.html(2021年1月2日檢索)。
李順興,〈結構vs.行為:制動文本的基本形式〉,http://benz.nchu.edu.tw/~garden/cyb-crit/hyp-behavior-web.htm(2021年1月2日檢索)。
簡政珍,〈再論意象的「發現」〉,撞見一首詩專欄,http://benz.nchu.edu.tw/~garden/cyb-crit/hyp-behavior-web.htm(2021年1月2日檢索)。
白靈,詩的聲光,https://myweb.ntut.edu.tw/~thchuang/s-old/main.htm(2021年1月2日檢索)。
須文蔚,觸電新詩網,http://faculty.ndhu.edu.tw/~poem/menu.html(2021年1月2日檢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草莓叉
草莓叉
百無聊賴的落單遊牧民,希望來到一片草原。文學/電影短評+文字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