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愛自己?先練習別負擔別人的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什麼叫做愛自己?就是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不需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書《關係黑洞》,作者是周慕姿心理師,她先前一本書談的是情緒勒索,也引起社會大眾開始關注於心理界限的問題。
聽過很多人在說你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或是愛自己,才有辦法愛別人,但這些說法其實很抽象,就像是一個口號,每個人都在說愛自己很重要,你要學會愛自己。
雖然理解但不一定容易做到,到底怎麼做才是愛自己?書裡所提到的觀點,我把它分為三點整理:

1. 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

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是先讓案主有機會可以沒有負擔的情緒宣洩,但宣洩之後也要有辦法陪著案主找到一條出路去面對他在生活中的各種議題。
也就是說,案主要先能夠接納和允許自己面對問題目前的脆弱,比如憂鬱症的病人如果一直想著:我要怎麼趕快好起來?我為什麼一直是這樣子?這樣的心態對於更快好起來的路反而更遠。因為你如果無法接受自己現在的模樣,就很難冷靜下來思考我發生了什麼事?
我認為接受自己目前的模樣很重要,不論是多麽的糟糕或不堪,但那不代表你會一直都是這樣子。
就像以前我被劈腿分手的時候,也覺得自己好糟糕,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人?為什麼讓自己變成現在這個處境?我也哭過也鬧過(這就是情緒宣洩的階段),但之後我發現,這就是我啊!我現在就是很傷心難過不甘心,我也想趕快好起來,可是現在的我沒有那麼多力氣。所以我允許自己當時是那樣,一定有傷心難過但還是要過生活,我還是逼著自己寫論文和帶團體,然後某些時刻想起過去那些傷痛時,再好好的療傷,有一天你會發現,好像沒有以前那麼痛了。
就是努力的讓生活繼續前進,不論你用什麼方式。

2. 辨識你和伴侶的依附類型,找出雙方平衡的相處方式

本書作者書寫的方式平易近人,舉的例子也會讓人有認同或是熟悉感,也提供了一些如何修復的方法,不只是找到問題但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重要的概念是,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是源自不安全感,不論是與家人、朋友、伴侶都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總是想和親密的人更靠近,但卻在填補安全感的漏洞中把在乎的人推得更遠。
書中提到親密關係中的三種依附關係,安全型、焦慮型和迴避型。但我認為這三種類型很難輕易的劃分清楚,應該是一個光譜的概念,每個人可能都會偏向某一個依附類型,而在關係中的互動和修復,你在光譜上的位置是可能會不一樣的。
很多女人或許會對另一半常有: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或是為什麼你不和我說我們之間的問題,也常習慣性的希望在衝突之後立刻解決,當另一半不這樣面對時而會引發你是不是沒有那麼愛我的焦慮感受。
當這樣的感受出現的時候,你就會很想要立馬和對方有立即的“溝通”,或是會覺得這不是吵架是溝通來說服對方,但這樣立馬出手就要得到答案的方式,有時候只會讓對方感覺壓力很大,好像講不好什麼就會吵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男人則是習慣用迴避來面對和另一半發生的問題,覺得因為被逼著要去“溝通”,但對他來說這樣的方式並不是溝通,而是好像被指責我有哪裡做不好你不滿意,不想面對另外一半失望的反應,而會有更逃避或心裡也很不爽要去溝通這件事。
另一個應對方式則是逃避討論,心裡想著可能這樣忽略一陣子後問題就會消失了(也是很逗趣,都沒有開始討論是要怎麼解決?),但一次沒有解決的事,反而會在之後關係相處上重複的出現,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我想我自己是介於焦慮型和安全型之間,我相信我是值得被愛的,但我也希望衝突可以透過討論來減少未來重複發生的可能。所以當我遇到迴避型的伴侶時也常常氣的很想揍人,所以要順勢的化解迴避型可能會有的煩惱,比如我試著去了解他為什麼不想討論這件事的原因和擔心,讓我們之間的相處是可以找到平衡。
不管你是什麼依附類型,要找到和你的伴侶有平衡互動的模式,每次發生爭執的時候,冷靜下來想一下,我們發生了什麼事?

3. 讓別人去負他自己的責任吧!你沒有那麼偉大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自己最大的感想是:愛自己,就請你允許和接受自己的脆弱,你不需要做到讓所有人都開心而忘了照顧自己的需求。
讓自己學習去設定和他人之間的情緒界限,有些該負的責任就讓對方去完成吧!不該總是妳去背負他人不開心的情緒。你有你的情緒要處理,他也有他的生命議題需要自己去面對。當你承擔了別人的情緒,也是讓對方對你需索無度的邀請。
亞洲的文化非常重人情和關係,但往往也是這樣的過度重視讓自己被框架住,好像沒有做到就是不應該或不孝順,但這些框架,其實都是自己設下的,當你預設了必須做到的立場,就是對自己過度殘忍,沒有任何選擇。
舉例來說,離開台灣的這些年我知道我母親一直希望我待在她身邊,有時候常會說些讓我很糾結,甚至讓我有罪惡感的話,比如:「早知道當初不要讓你去英國、那裡的工作真的就有比較好嗎?」之類的話。
但我也知道,當我長大之後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我一樣在乎她但也重視我的生涯發展,所以媽媽的不捨是有的,我可以理解她的捨不得,但她也需要學著在自己的需求和尊重我的選擇之間找到平衡,我們雙方才能更自在的相處。
不是完全聽對方的話而委屈自己的需求,關係就會變好,因為當你委屈了自己,能騙過別人但無法騙過你自己的心。
獻給所有在關係裡想更好的你們:總是覺得不夠好、總是在講道理的另一半、為什麼另一半總是對外面的人比較好、委屈真的能求全嗎、討愛的父母們,希望你們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podcast!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我一直不懂何謂愛自己,或許不做傷害的行為就是愛自己。過去的傷害令人站不起來,甚至懷恨到想要報復,思緒一旦沉浸其中,就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別人的事情,還自己拿過來壓在身上,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很恐怖的未來還沒到,現在就怕的不能生活,也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一個人要做到只活在此刻,把剛剛上面講的三件事情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