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すくがらす」-沖繩使用臭肚魚幼魚製作的鹽辛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本次來聊聊沖繩的珍味「すくがらす」。「すくがらす」在沖繩方言中,褐臭肚魚(アイゴ)的幼魚稱為「すく」,「がらす」為塩漬的意思,塩辛的一種。褐臭肚魚在台灣本島的市場很少見,反而在澎湖是當地名產。因主要以海藻為主食,形成內臟具有獨特海藻臭味,且魚鰭上有毒。在日本主要在沖繩、德島、和歌山等地會食用褐臭肚魚,在沖繩做成生魚片、鹽烤等,而褐臭肚魚的幼魚會做成「すくがらす」,放在沖繩的島豆腐上一起食用。

圖片來源: スクガラス・珍味の大城海産物加工所

raw-image

每年七八月的大潮日,近海的珊瑚礁會出現大量褐臭肚魚的幼魚。此時的幼魚是孵化一個月左右的小魚(3cm大小),魚骨仍未變硬,且未因吃海藻後產生魚臭味,因此捕捉的幼魚做「すくがらす」最適合。將魚體洗進後,每1公斤魚重加入500克食鹽混和後,在5-8度的冷藏庫中進行熟成。第一個月時魚本身的銀色光澤會消失,在第三個月產生茶褐色時即熟成完成。

圖片來源: スクガラス・珍味の大城海産物加工所

raw-image

相較一般塩辛,すくがらす的鹽分稍微高一點,因此生菌數不高。市售鹽份較低的細菌中可發現耐高鹽四聯球菌屬(tetragenococcus),若是更高的鹽份下僅能觀察到枯草桿菌屬(Bacillus)。因為較無乳酸菌屬的作用,酸鹼度落在5.3左右。醃漬後產生的麩胺酸等胺基酸與魚肉內的蛋白質分解酵素有關,而產生有乳酸、琥珀酸等為微生物作用產生。

個人創作,請勿抄襲

參考資料

  1. スクガラス・珍味の大城海産物加工所http://www.tougarashi.net/index.html
  2. 水産加工品のいろいろ「すくがらす」http://nrifs.fra.affrc.go.jp/kakou/souran/sukugarasu/index.html
  3. 角野猛, 遠藤英子, 会田久仁子, 角野幸子, 山田幸二「沖縄の塩辛・スクガラスの諸成分および微生物について」日本調理科学会誌(1999),32巻3号,240-243
  4. 圦本達也「藻食性魚類アイゴの積極的利用の勧め」西海水研ニュース(1999),99号,4-5
  5. 圦本達也「藻食性魚類の漁獲・利用の事例」日本水産工学会 学術講演会 学術講演論文集(2001),233-234
  6. 久田孝「沖縄県産スクガラス(アイゴ塩蔵製品)中の高塩性細菌に関する研究」助成研究報告集(2001),233-242
  7. 宮崎泰幸, 藤岡侑祐「海藻食魚の香気」水産増殖(2012),60巻2号,189-194
  8. 常盤豊, 世嘉良宏斗「沖縄の発酵食品とマングローブ等の微生物」沖縄県工業技術センター研究報告(2015),17号,13-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ng dixson的沙龍
42會員
106內容數
塩辛是日本的傳統的發酵食物,將魚類加上食鹽醃漬而成。在魚類使用河裡的香魚,也運用到海洋中的青花魚、魷魚等,此外也運用到魚類的內臟等。由於使用食鹽醃漬關係,因此在口感上偏鹹。
wang dix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08
鹽辛是將魚貝類經食鹽醃漬的傳統保存食品,現在多為下酒菜或是嗜好品。山形縣酒田市的離島-飛島,有著特別的鹽辛-使用魚醬油醃漬的鹽辛。
Thumbnail
2022/04/08
鹽辛是將魚貝類經食鹽醃漬的傳統保存食品,現在多為下酒菜或是嗜好品。山形縣酒田市的離島-飛島,有著特別的鹽辛-使用魚醬油醃漬的鹽辛。
Thumbnail
2021/10/11
鹽辛是使用海鮮做成的發酵食品,除了使用魚貝類外,在佐賀有明海沿岸地區有著使用招潮蟹所製作的塩辛,稱作蟹漬 (がんづけ、がね漬、がに漬、真がに漬)。蟹漬的歷史可謂悠久,在「萬葉集」中有提到蟹漬的製作方法。 筆者在佐賀購買的蟹漬 ​ 蟹漬使用的是有明海潮間帶的招潮蟹(シオマネ)與寬身閉口蟹(アリアケ
Thumbnail
2021/10/11
鹽辛是使用海鮮做成的發酵食品,除了使用魚貝類外,在佐賀有明海沿岸地區有著使用招潮蟹所製作的塩辛,稱作蟹漬 (がんづけ、がね漬、がに漬、真がに漬)。蟹漬的歷史可謂悠久,在「萬葉集」中有提到蟹漬的製作方法。 筆者在佐賀購買的蟹漬 ​ 蟹漬使用的是有明海潮間帶的招潮蟹(シオマネ)與寬身閉口蟹(アリアケ
Thumbnail
2021/08/03
河豚卵巢米糠漬(ふぐの子漬け)是石川縣的特產,日本唯一的河豚卵巢加工品。河豚是許多人造訪日本必吃美食,如到下關一定要吃虎河豚。而河豚同時也以劇毒著名,其中以卵巢與肝臟最毒,因此調理河豚需要證照。因為河豚會中毒關係禁止食用起於豐臣秀吉,經過幾百年後由伊藤博文解禁。 圖片來源: 油与商店 ​ 河豚卵巢米
Thumbnail
2021/08/03
河豚卵巢米糠漬(ふぐの子漬け)是石川縣的特產,日本唯一的河豚卵巢加工品。河豚是許多人造訪日本必吃美食,如到下關一定要吃虎河豚。而河豚同時也以劇毒著名,其中以卵巢與肝臟最毒,因此調理河豚需要證照。因為河豚會中毒關係禁止食用起於豐臣秀吉,經過幾百年後由伊藤博文解禁。 圖片來源: 油与商店 ​ 河豚卵巢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這是一隻在嵌在沙地罐頭口的娃娃魚 (Frog Fish),這隻小橘身長約 2cm,在強流中緩步的前進,舉起頭上的釣桿後開始釣起魚來,娃娃魚屬於鮟鱇科,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石區的底部,以小魚、蝦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牠的體型通常很小,只有幾厘米到十幾厘米長。它們的身體扁平,形狀像一塊
Thumbnail
這是一隻在嵌在沙地罐頭口的娃娃魚 (Frog Fish),這隻小橘身長約 2cm,在強流中緩步的前進,舉起頭上的釣桿後開始釣起魚來,娃娃魚屬於鮟鱇科,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石區的底部,以小魚、蝦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牠的體型通常很小,只有幾厘米到十幾厘米長。它們的身體扁平,形狀像一塊
Thumbnail
在現今的科學下,真正開始解密是在沙烏地阿拉伯科特拉島的漁民,這個島上的漁民主要補置抓抹香鯨維生,他們發現其實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泄物。那時候漁民將抹香鯨剖開時,仍認為龍涎香是抹香鯨在海上吞進去的東西。   大烏賊與章魚口中有堅韌的角質顎和舌齒,很難被消化,所以當抹香鯨大量吞食食物後,這些軟體動物會
Thumbnail
在現今的科學下,真正開始解密是在沙烏地阿拉伯科特拉島的漁民,這個島上的漁民主要補置抓抹香鯨維生,他們發現其實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泄物。那時候漁民將抹香鯨剖開時,仍認為龍涎香是抹香鯨在海上吞進去的東西。   大烏賊與章魚口中有堅韌的角質顎和舌齒,很難被消化,所以當抹香鯨大量吞食食物後,這些軟體動物會
Thumbnail
【飛魚小文化】 一般我們想到 #飛魚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蘭嶼的達悟族,但你知道,其實不只有達悟族人才會食用飛魚嗎? 趁著週末在石梯坪的植物調查,也順路沿途做了小小的飛魚田調。以這張照片飛魚鰭及店家口述判斷,照片裡的飛魚應是黑鰭飛魚(Cheilopogon cyanopterus)。
Thumbnail
【飛魚小文化】 一般我們想到 #飛魚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蘭嶼的達悟族,但你知道,其實不只有達悟族人才會食用飛魚嗎? 趁著週末在石梯坪的植物調查,也順路沿途做了小小的飛魚田調。以這張照片飛魚鰭及店家口述判斷,照片裡的飛魚應是黑鰭飛魚(Cheilopogon cyanopterus)。
Thumbnail
在普吉特海灣釣鯊魚遇到意外的驚喜!?(´⊙ω⊙`)
Thumbnail
在普吉特海灣釣鯊魚遇到意外的驚喜!?(´⊙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