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汪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建議如果是對戰後歷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先不要考慮從這本入門。汪浩這本《借殼上市》比較像「歷史評論」,而非史事介紹。由於重點集中於解密國史館提供的兩蔣檔案,以其回應蔣介石日記內容真偽性,每回篇章都有著重的討論焦點,再者文章原本又是刊載於網路,沒有足夠篇幅可以說明歷史背景,若沒有一定程度的史觀認知,閱讀門檻會輕易排除對這部分沒有底子的讀者(就像我)。這其實是我第二次讀這本,而兩次出現問題皆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完整歷史知識,以至於對歷史人物的行動決策無法意會,我這次甚至幾次叨擾本科生朋友直接懶人包惡補1950年那段猝不及防的國際關係,才使我多少可以融會貫通。


  書中提出二十個問題正好分為二十章節,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但整體來說脫離不了叩問核心為: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為何?這其實也就是現在舉凡遇到選舉,勢必在在被口水戰到爛掉的「台獨華獨,今晚你選哪一道」概念。有一點我覺得有趣的是,當汪浩選擇以國史館檔案回應蔣日記時,雖然沒有明確性想「洗白」蔣介石意圖,不過字裡行間讀得到一些「反駁」,推翻多數人對蔣的「誤解」。


  好比當年中共欲加入聯合國,蔣介石為了守住「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不可能同意這項提案,當時剛好又遇上外蒙古入會案,美國希望中華民國可以不行使否決權,如此美方就會繼續支持「中華民國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說法。牽一髮動全身,任一決定與討論都會影響國與國間的利益衝突,這段歷史既是瑣碎,又讓人不能只懂一部分,你如果不了解蔣介石之所以決定否決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的背後考量為何,就不能理解他以此要脅美國支持自己的籌碼的考量。相對於僅掌握高中歷史程度的一般讀者來說,這些更深入史事若不靠自己爬梳相關資訊,就得靠請教專業人士才能還原整個歷史原貌(這也是我覺得在讀這本時感到痛苦的緣由)。在蔣介石那時代,他一心最大企望就是收回失土,同時存在兩個中國不在他的考量中,這使得中華民國後期失利與國力委靡,無法與中共抗衡,甚而退出聯合國。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汪浩認為兩個中國同時存在聯合國或許未竟然是壞事,若因此去批評當時蔣介石的決策為錯未免有「事後諸葛」的意味,這類的「緩頰」在書中出現過幾次,倒也不是想依此為汪浩扣上任何帽子,而是對於他想要澄清某些被曲解的解釋這點作為感覺值得深入分析。


  其實單論這段錯綜複雜歷史,藉由朋友解說,我個人是覺得,在暫且不談蔣介石聽信陳儀胡謅,與白崇禧邏輯不通的治台建言(這段我還沒釐清為什麼白崇禧要加強對台管制),導致二二八慘劇發生的荒謬作為情況下,蔣在國際間一直處於被耍著玩,抱持雄心壯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淨做垂死掙扎與徒勞無功,他也算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是被美耍著玩,又是蘇聯看不起,又是中共威嚇,原本還是五大常安理事,後面落得什麼都不是,也是唏噓。可如果沒有韓戰,蔣便無法逃過一劫;沒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無法提供正式軍事盟邦,以致形塑「一邊一國」局勢。


  從蔣時代便可感受到,台灣在國際上的政治挫敗絕對不是數一數二的可憐(是嗎?),必須體認的是,這就是台灣處境,如吳叡人教授說:我們不得不是如此帝國主義下催生出的結構性懷疑主義者。//我們見證國際政治中不可破的現實主義真理,以及所有無視於這些賤民處境的理想主義宣稱與道德教條之偽善。//愈是回顧歷史,清晰的是自身無法抗拒的渺小,這不是失落,而是一種頑強成長的動力。


  後記:讀完一直在猶豫到底該不該稍微整理成一篇文,既擔心在論述上會出現資訊錯誤的狀況,又不是專科,很難大書特書最後總結什麼精闢個人觀點。文章的成形還是回歸紀錄一手閱讀感受,總地來說對《借殼上市》印象不是那麼好,也藉這次機會體認如果想要建立基礎認知,還是先從比較經得起時間與大眾評判經典入門會比較好,不然直接從他人評論看起有點像是要去超商買咖啡牛奶的路人誤闖歌劇院,甚至連台上在展示何種演出都毫無概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4會員
17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台灣(中華民國)的外交發展是需要方在「蘇美冷戰角力」的觀點去理解,簡單講台灣的外交自己的努力空間實事上不大,受美方態度轉變影響才是主力。因此: 掌握幾個重要大事件與事件中美國的態度就大抵能掌握台灣中華民國時期的外交... 所以...重要大事件有那些呢?
Thumbnail
台灣(中華民國)的外交發展是需要方在「蘇美冷戰角力」的觀點去理解,簡單講台灣的外交自己的努力空間實事上不大,受美方態度轉變影響才是主力。因此: 掌握幾個重要大事件與事件中美國的態度就大抵能掌握台灣中華民國時期的外交... 所以...重要大事件有那些呢?
Thumbnail
首先.自我介紹你覺得想要怎麼寫?
Thumbnail
首先.自我介紹你覺得想要怎麼寫?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Thumbnail
建議如果是對戰後歷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先不要考慮從這本入門。汪浩這本《借殼上市》比較像「歷史評論」,而非史事介紹。
Thumbnail
建議如果是對戰後歷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先不要考慮從這本入門。汪浩這本《借殼上市》比較像「歷史評論」,而非史事介紹。
Thumbnail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Thumbnail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Thumbnail
《認識台灣》這部社會課本是台獨分子孵育手冊嗎?戒嚴時期的課本怎樣描寫日治下的台灣?解嚴前後的課本,稱呼台灣和中國的方式有何不同?一綱多本開放後,民間編印的台灣史反而更保守? 108 課綱的歷史課本又做了什麼創新?本文將深入1975~108課綱,不同版本歷史課本的演變,建議搭配 podcast服用。
Thumbnail
《認識台灣》這部社會課本是台獨分子孵育手冊嗎?戒嚴時期的課本怎樣描寫日治下的台灣?解嚴前後的課本,稱呼台灣和中國的方式有何不同?一綱多本開放後,民間編印的台灣史反而更保守? 108 課綱的歷史課本又做了什麼創新?本文將深入1975~108課綱,不同版本歷史課本的演變,建議搭配 podcast服用。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本篇將分析蔣介石在二戰後期,以其著作《中國之命運》描繪出的國內外戰後局勢規劃,以及國內民族政策的內容。地緣政治和民族同化為其主要考量,也反應了當時中國人對於非漢民族作法的基調。在未來美中協力架構下,也將成為中華民國對包含臺灣人在內的邊疆各民族,進行同化政策作法的邏輯。
Thumbnail
本篇將分析蔣介石在二戰後期,以其著作《中國之命運》描繪出的國內外戰後局勢規劃,以及國內民族政策的內容。地緣政治和民族同化為其主要考量,也反應了當時中國人對於非漢民族作法的基調。在未來美中協力架構下,也將成為中華民國對包含臺灣人在內的邊疆各民族,進行同化政策作法的邏輯。
Thumbnail
本文藉由介紹林孝庭《意外的國度》和陳翠蓮《重構二二八》,分析戰後世界與東亞秩序變動、二二八事件到「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中華民國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演變,並試圖從歷史、當今的國內外現實當中,思考臺灣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本文藉由介紹林孝庭《意外的國度》和陳翠蓮《重構二二八》,分析戰後世界與東亞秩序變動、二二八事件到「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中華民國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演變,並試圖從歷史、當今的國內外現實當中,思考臺灣未來的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