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別人的行為,也是看不慣自己的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是冗長的前情提要

爺爺在上週過世了,高齡95歲
今日參加了頭七,儀式途中發生一些事,按照過往我媽身為媳婦與公婆和親戚的愛恨情仇,加上我對我媽的了解,回程途中她會不會有些抱怨,幾秒鐘之後我就回神繼續專注在送爺爺的儀式上了。

回程的車上果然
媽:我覺得XXX請來的人喔,辦得很隨便,當初我幫我媽跟我爸辦,找的那個人細心多了....
我心想:登愣!真的來了,媽媽標準起手式:不合她意的就不行
媽:而且錢庫也燒太少了吧,要馬就不要辦,要辦就還是搞剛(台語:費工)一點...
我心想:O@$NSK#@%....人家的爸爸你也管這麼多!
我爸:阿你一開始就要說要幫你爸媽辦的人咩,現在都辦下去了...

回到家後媽媽又準備開始再唸一次,平常她在唸其他事情,我也都隨她去,但這次我覺得,過世的是我爸爸的爸爸,何必在人家爸爸的儀式後講這些事情呢?有沒有考量到爸爸的心情呢?當初爸爸也沒過問你如何辦外公外婆的喪禮呀,而且要是真的有干涉,我媽應該早就火山爆發,罵爆我爸管太多。因此我就出聲阻止了我媽繼續碎念(也是想阻止可預見的爭吵)

我媽明顯在忍耐而悶悶不樂,因為她還想念300次(無誤)。我的心情也受到影響,覺得為什麼你又這樣,每次只要不是照你的意思,就要不開心,就要給別人“意見(強迫)”

以下才是正文XD

BUT!文章的重點不是要抱怨啦(鋪梗要鋪多久!),而是自我觀察。之前上課老師有提到:通常一個人對某件事反應特大,反應的是當事人對自己不是很愛,就是很討厭這件事的恐懼。例如:看到亂丟垃圾的人會想大罵對方一頓,其實對自己亂丟垃圾極度不能接受,也有可能是極度想亂丟垃圾(好,這個例子有點爛XD)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也因爲此事心情不好,為什麼我看不慣這個行為?第一個解釋是,因為我媽一直也是這樣對我們,所以我很討厭被控制。因為我很討厭,我想逃避這個施加行為,所以我反應很大。看似是正解,也合乎我會討厭被任何人控制或指揮每個細節的個性,但仍覺得這答案沒有中。繼續思考:上課也有提過,看不慣別人的行為,基本上也是看不慣自己的行為,對自己沒有同理心,因此對別人也沒有同理心。所以我沒有同理心嗎?我試著不去糾結“對,我媽就是一直都這樣,我不喜歡”的念頭,轉去思考她會有這念頭的原因。OK,有一點效果,但只是針對我心情煩躁的轉移,仍然不是我被影響的主因。後來腦裡閃過個念頭:原來,我也做了一樣的行為!我媽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我就不開心,只是我不一定有講出來,我以為這樣就代表我自己不一樣。這就驗證了前面上課提到的觀點。所有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不論自己覺得是好是壞),都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原來,我自己會這麼做,卻又不能接受我自己有這個行為,因此當別人有這樣的舉動時,我投射出了自我的厭惡。

OH!難怪我沒有辦法同理,我媽她有她自己的想法,而不一定跟我的想法一樣,是極為正常的,至於她是否將她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那是她自己的議題,如果我們能知道且堅守自己的界線,其實就不會受到影響。或是像這次,整件事基本上與我無關,我自己把自己掃進暴風圈了。(不過他們倆吵架的確會影響到目前人也在家的我....這點我還不知道如何釋懷,如果有人能給我建議就真是太好了)

又解鎖了一個內心的結,不管上了多少課,看了幾本書,實際拿來用才是正解,光是意識到,但沒有處理,結可能永遠在那邊。

對了,後來我媽進房間後果然忍不住繼續跟我爸碎念,然後他們就有點吵起來了(無奈)。對話大意就是我媽覺得我爸那邊親戚禮數做得不夠,我爸就回嘴“那你去用啊”,我媽再回“他們會聽嗎,你們都最厲害啊,我講話就是被認定來亂的blah blah blah...”

這又讓我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被他人拒絕(不管是一個建議,一個邀約,傳出的訊息遲遲未被已讀),就代表自己沒價值嗎?我媽一直都用這個SOP來回嘴(如同上面的例子)。綜合第一個例子,當我做的事情跟她不同=>不開心=>不接受建議就會說我們都瞧不起她。但文章用意不是要來說我媽多糟糕,重點都是要回歸到我的自省。不管是從小有被她影響,或是成長過程中各種影響交雜,我也有一樣的問題。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面臨類似的問題:我們習慣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外在的人事物上。例如:考試100分才是棒的、不答應公司下班聚餐就是不合群、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我就是不被愛的。回想起我媽從結婚以來到現在,對我公婆跟那邊的親戚又愛又恨,恨(愛)到可以天天把他們掛在嘴邊講,即使沒有太多往來了,也要去打聽他們的消息來跟朋友抱怨罵好幾輪(像不像一間爛公司,會有些同事不管在職或離職,都要一直去找雞歪同事跟主管的消息來罵)。其實本質上應該是,我媽仍然極度想要得到他們的肯定,來證明自己有價值,如果真的不在意他們,就會跟我小嬸嬸一樣,已看破,跟我叔叔兩人去過鄉村生活。

而我有遇過這些狀況嗎?喔~可多了!最近的例子就是我以為前任在訊息中提出見面邀約的暗(明)示,我就主動提出見面邀約(還三次!),結果他不是說東西多,改天,就是他想但今天下雨他懶得出門之類的。到第三次我就對他發火了,我說既然你沒有真的想見面,就不要寫這麼多曖昧的字句!後來我對自己發火很後悔,深究原因,是我覺得我以為雙方都想見面,邀約一定會成功,我也提出邀約了(是直接說“要見面嗎”這種,不是假裝丟直球但其實不是球的暗示),還被拒絕三次,我覺得自己很丟臉,好像沒人要,熱臉貼冷屁股。但不管對方究竟是如何想的,是我讓這三次拒絕定義了我自身價值,我的忿怒,是衝著我自己來的。當然,我也可以說他搞曖昧是渣,都是他的錯,找姐妹站在我這邊,但對現在的我,這真的沒有幫助。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只有自己,不應該將它交到別人手中來決定。對於這個結,我想我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Again,以上的案例都不是要詆毀我媽(媽對不起>”<),只是這些以前讓我覺得純粹不開心的事情,現在開始嘗試換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以便自我反省。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完全有道理的,再負面的例子,只要我們用不同角度去檢視,一定都可以體悟到人生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uby 鹿筆-avatar-img
2023/02/13
嗨您好~~ 看完了您的這篇文章,我自己深受啟發,道理都明白但是看到你實際用在生活事件上,反而更加淺顯易懂,使我也反觀了自己的想法! 很讚~感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Janis Chen的沙龍
5會員
39內容數
從21年6月經歷一次大低潮後開始上過許多身心靈課程,靜心冥想,瑜珈,動物溝通,能量...保持覺知,活在當下等詞彙聽了無數次,直到22年3月底找上一對一諮商後,才真正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感受到回歸自己身心的力量。很多人生議題和我們以為的問題其實身體都有答案,我們要做的只有聆聽。這個專題是紀錄每次諮詢後我體驗到的感受。
Janis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認識自己、尋求專業協助,不必等到危機發生才開始。其實,當你覺得人生「還可以」、沒有太大問題時,就是練習自我覺察的好時機。 為什麼呢? 因為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生活、生理、心理可能會同時有劇烈變動。這時候若沒有平時的累積與練習,要在暴風雨中維持穩定,是相對困難的。
2025/04/28
認識自己、尋求專業協助,不必等到危機發生才開始。其實,當你覺得人生「還可以」、沒有太大問題時,就是練習自我覺察的好時機。 為什麼呢? 因為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生活、生理、心理可能會同時有劇烈變動。這時候若沒有平時的累積與練習,要在暴風雨中維持穩定,是相對困難的。
2025/03/28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作者經歷一段低潮期,選擇接納自己的狀態,不勉強自己。春天來臨,作者重新調整目標設定方式,從「減法」改成「加法」,每天完成一件與目標相關的事,壓力減少,行動力提升。這份「自我接納」的品質也影響到作者的寧靜碰觸工作,讓作者更能理解與接納個案的步調。
2025/03/28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作者經歷一段低潮期,選擇接納自己的狀態,不勉強自己。春天來臨,作者重新調整目標設定方式,從「減法」改成「加法」,每天完成一件與目標相關的事,壓力減少,行動力提升。這份「自我接納」的品質也影響到作者的寧靜碰觸工作,讓作者更能理解與接納個案的步調。
2025/03/22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疲憊與能量耗竭問題,並提出「寧靜碰觸」等方法,協助讀者清理內在能量,創造空間,找回內在力量。文章並強調覺察自身能量流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來維持內在平衡。
2025/03/22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疲憊與能量耗竭問題,並提出「寧靜碰觸」等方法,協助讀者清理內在能量,創造空間,找回內在力量。文章並強調覺察自身能量流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來維持內在平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個月對我和媽媽來說特別難熬。 難熬的並不是治療,而是我們之間的磨合。 不同價值觀,生活步調不同的兩個人,要幾乎24小時綁在一起,到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小至窗簾要不要拉開,大至貸款,我們的觀念跟做事方式都有極大的落差。 每次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後總是無解,也讓我們對彼此漸趨失去耐
Thumbnail
這個月對我和媽媽來說特別難熬。 難熬的並不是治療,而是我們之間的磨合。 不同價值觀,生活步調不同的兩個人,要幾乎24小時綁在一起,到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小至窗簾要不要拉開,大至貸款,我們的觀念跟做事方式都有極大的落差。 每次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後總是無解,也讓我們對彼此漸趨失去耐
Thumbnail
之前媽媽做了一個夢,夢見有聲音告知他要在農曆某日之前好好地拜祖先,隔天問了老大:"這個夢與阿嬤升職有關,因為升職之後就必須公正客觀的對待家中的後嗣,希望媽媽好好準備祖先祭祀,媽媽最近身體會有些狀況,想趁還未升職之前能夠幫幫他。" 將這件事情告知他之後,媽媽就生氣委屈了,覺得他不懂祭祀,也不知道時間,
Thumbnail
之前媽媽做了一個夢,夢見有聲音告知他要在農曆某日之前好好地拜祖先,隔天問了老大:"這個夢與阿嬤升職有關,因為升職之後就必須公正客觀的對待家中的後嗣,希望媽媽好好準備祖先祭祀,媽媽最近身體會有些狀況,想趁還未升職之前能夠幫幫他。" 將這件事情告知他之後,媽媽就生氣委屈了,覺得他不懂祭祀,也不知道時間,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有不負責任的媽媽是甚麼體驗? 喜歡在別人面前裝慈母的媽媽會是什麼樣的呢 不知道是否有人也有相同遭遇,但我的答案是,身心俱疲。
Thumbnail
有不負責任的媽媽是甚麼體驗? 喜歡在別人面前裝慈母的媽媽會是什麼樣的呢 不知道是否有人也有相同遭遇,但我的答案是,身心俱疲。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原來,我也做了一樣的行為!我媽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我就不開心,只是我不一定有講出來,我以為這樣就代表我自己不一樣。這就驗證了前面上課提到的觀點。所有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不論自己覺得是好是壞),都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原來,我自己會這麼做,卻又不能接受我自己有這個行為,因此當別人有這樣的舉動時,我投
Thumbnail
原來,我也做了一樣的行為!我媽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我就不開心,只是我不一定有講出來,我以為這樣就代表我自己不一樣。這就驗證了前面上課提到的觀點。所有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不論自己覺得是好是壞),都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原來,我自己會這麼做,卻又不能接受我自己有這個行為,因此當別人有這樣的舉動時,我投
Thumbnail
呼!終於寫完了 草稿早就寫好了,寫完(一)之後,一直不想動手,但總要將它寫出來啊!寫到想哭,我又想到那句話:「有人用一輩子治癒童年」,我是,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到底要療癒到什麼時候呢?昨天決定,來請人占卜吧! 有人說:「總要分手後,才會明白。」我也是在媽媽不能說話後,突然明白了她很多事情。
Thumbnail
呼!終於寫完了 草稿早就寫好了,寫完(一)之後,一直不想動手,但總要將它寫出來啊!寫到想哭,我又想到那句話:「有人用一輩子治癒童年」,我是,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到底要療癒到什麼時候呢?昨天決定,來請人占卜吧! 有人說:「總要分手後,才會明白。」我也是在媽媽不能說話後,突然明白了她很多事情。
Thumbnail
●批評人家—什麼事都批評,只要她看到、聽到、想到的,一定會說出來,而且不只說一遍。 連看到馬路上女生裙子穿很短(裙子那麼短,內褲都被看到了);鞋子很高(怎麼走路,等一下會摔死);從自家陽台看過去,看到別家陽台上晾的內褲(布那麼少,是什麼意思?)也能批評。 又有一件,過年過節回
Thumbnail
●批評人家—什麼事都批評,只要她看到、聽到、想到的,一定會說出來,而且不只說一遍。 連看到馬路上女生裙子穿很短(裙子那麼短,內褲都被看到了);鞋子很高(怎麼走路,等一下會摔死);從自家陽台看過去,看到別家陽台上晾的內褲(布那麼少,是什麼意思?)也能批評。 又有一件,過年過節回
Thumbnail
●很仔細●時間到了才要動作,要「剛剛好」●東西一定要吃完,用完●擔心突然的意外
Thumbnail
●很仔細●時間到了才要動作,要「剛剛好」●東西一定要吃完,用完●擔心突然的意外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