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不管一個人擁有或沒有什麼,不代表他們沒有真實的感受或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焦慮文來了各位

最近我感受到身邊許多人跟我提到他們的焦慮,不外乎是找工作的焦慮、工作時的焦慮、沒工作的焦慮、離職的焦慮,比不上別人的焦慮,對生涯上的焦慮真的無所不在。

大明星坎達兒·珍娜(她是金.卡達夏的妹妹,本身也是模特兒)願意在訪談裡,談論她從八歲就深受焦慮症的困擾。

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除了讓更多人看到在社交媒體背後真實的她,也能讓更多有這樣困擾的人,知道他們不是獨自一人。

歐美國家真的比較開放
即便我們認為歐美國家對於精神疾病態度會較開放,但大部分的人或社會氛圍,還是對於“和別人談論自己的心理困擾”這件事沒有想像中開放(如果有的話大明星也不用呼籲)

痛苦是不能比較的
你可能覺得她這麼幸福、有錢又有名,有什麼好焦慮的?
但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會不喜歡上台說話或是被鎂光燈追逐,她的痛苦可能和你我不同,但不代表她就不辛苦。

透過與四個心理治療師對談的影片,呈現出了不同的焦慮型態,你會發現,即使是超級名模,她也和大家一樣都會對生活感到焦慮恐慌。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lGqFiD8i8

1.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就像一個放大鏡,只會無限放大你覺得不好的事。我們要做的是把放大鏡拿掉,換上正常的鏡片去看待。

2.社交成癮和焦慮感

因為網路的方便,社交媒體會讓你很快速的可以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但現實中你可能就是一個人在家,這樣的感受反而會更失落。

3. 如何正確陪伴焦慮症患者?

當你看到別人正在因為焦慮所苦時,可以告訴他們:我懂你的感受,因為我也曾經有這樣的經驗過,但是狀況會好轉的。除了個人經驗的分享,也可以陪伴他們去找適合他們減輕焦慮的方式。

4.如何消除預期性焦慮?

預期性焦慮就是對於還未發生的事產生許多災難性的想像。長期下來,容易會變成負面看待任何事。妳也是完美主義者嗎?過度追求完美的人容易有預期性焦慮,而且你會預想可怕的後果,而讓自己更加焦慮。

結合影片的建議,還有我自己嘗試過對付焦慮很有效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焦慮的當下怎麼辦?

1.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手抖、冒冷汗、無法集中精神、呼吸困難)
2.覺察也接受自己“正在焦慮”的事實
3.想想這個焦慮的感覺要告訴你什麼?
4.想好最壞的結果,如果這件壞事真的發生會怎麼樣?
5.和你覺得親近或讓你感到安心的人訴說



減輕焦慮的練習

我很好奇,為什麼許多的冥想或呼吸練習都是引導你回到當下?因為只有讓大腦關注現在,才不會陷入對過去或未來的擔憂,能夠好好的感受現在發生了什麼事。回到當下可以幫助打破日常思維的束縛,喚起放鬆的反應。

1.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
2.冥想和呼吸練習:讓神經系統及身體回到穩定狀態。
3.五四三二一:用你的五個感官去感受身邊的所有事物。
4.冰塊練習:去冰庫拿一些冰,握在手上。冰的感覺讓你真實的注意到手上的冰冷感,然後搓一搓,讓自己的思緒回到當下的冰感。
5.運動:有氧或瑜伽,可以讓你靜下來或集中精神在當下的運動。



改變看待焦慮的方式

1.接納和共存,不要否認焦慮的存在
2.這些焦慮的可怕結果,真的都會發生嗎?
3.分類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
4.丟掉“我應該”的說話習慣
5.耍廢無罪,不要填滿所有的空檔時間

大家一起面對無所不在的焦慮吧!坦承自己的脆弱會讓你更像一個真實的人。

你同意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Podcaster|中英翻譯,在不同的生涯探索過程中,發現分享的正向力量是很大的,透過生活中的經驗還有身邊的人教會我的事,寫成我的心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beceo.erica@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打賞,在左下方幫我拍手鼓掌,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也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 podc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65會員
76內容數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上次感到焦慮是什麼時候?待業的那段期間?還是被工作追著跑的昨日?又或是覺得自己輸給別人的那一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都能逃脫焦慮的綑綁,倘若無法做到,那我們就和它和平共處吧。
Thumbnail
《作者:麥特·海格》《譯者:韓絜光》 〔推薦理由〕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你有感受到焦慮正將你團團包圍嗎?明明擁有比過往更便利的世界,更豐富的商品選擇,卻讓我們愈來愈不快樂,有增無減的焦慮感,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 本書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筆,述說自己如何面對焦慮,以及在不斷販賣焦慮的時代,要如何保持平靜
Thumbnail
《作者:麥特·海格》《譯者:韓絜光》 〔推薦理由〕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你有感受到焦慮正將你團團包圍嗎?明明擁有比過往更便利的世界,更豐富的商品選擇,卻讓我們愈來愈不快樂,有增無減的焦慮感,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 本書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筆,述說自己如何面對焦慮,以及在不斷販賣焦慮的時代,要如何保持平靜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前一晚,住家附近發生了震撼全台的槍擊案,鄰居們紛紛表達恐懼的感受,亦有人表示整晚都焦慮到睡不著,而看著這些訊息的當下,抬頭看到早餐店的電視正播放這則聳動的刑事案件,記者並推估未來可能會有黑道復仇的情景上演,這些新聞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單純只是呈現真相,而是向社會大眾販賣焦慮與恐懼。 看著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前一晚,住家附近發生了震撼全台的槍擊案,鄰居們紛紛表達恐懼的感受,亦有人表示整晚都焦慮到睡不著,而看著這些訊息的當下,抬頭看到早餐店的電視正播放這則聳動的刑事案件,記者並推估未來可能會有黑道復仇的情景上演,這些新聞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單純只是呈現真相,而是向社會大眾販賣焦慮與恐懼。 看著
Thumbnail
人們經常有害羞不敢表達的時刻,坐在教室中,我們經常祈禱著老師不要點到自己,然而,當學生有社交恐懼症,他的身體反應包括手抖、臉脹紅、心跳加速......沒錯一般人也會有,但一旦遇上更嚴肅的場合、一旦自己忽視症狀許久、一旦壓力積累到100%......患者的心理反應會變得更
Thumbnail
人們經常有害羞不敢表達的時刻,坐在教室中,我們經常祈禱著老師不要點到自己,然而,當學生有社交恐懼症,他的身體反應包括手抖、臉脹紅、心跳加速......沒錯一般人也會有,但一旦遇上更嚴肅的場合、一旦自己忽視症狀許久、一旦壓力積累到100%......患者的心理反應會變得更
Thumbnail
關於焦慮這樣的情緒,從很小就感受到了,青少年時期更甚,出社會後進入職場甚至惡化成憂鬱症狀。這一連串的過程很難短短說完,但是先來說後來花十多年慢慢的探索和療癒過程。   不懂何處來的焦慮 似乎是種制約。怕結果、怕犯錯、怕在團隊中被取笑…人生因此活得很保守,只要有工作收入穩定,有些時間拿來作自己喜歡的
Thumbnail
關於焦慮這樣的情緒,從很小就感受到了,青少年時期更甚,出社會後進入職場甚至惡化成憂鬱症狀。這一連串的過程很難短短說完,但是先來說後來花十多年慢慢的探索和療癒過程。   不懂何處來的焦慮 似乎是種制約。怕結果、怕犯錯、怕在團隊中被取笑…人生因此活得很保守,只要有工作收入穩定,有些時間拿來作自己喜歡的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焦慮文來了各位 最近我感受到身邊許多人跟我提到他們的焦慮,不外乎是找工作的焦慮、工作時的焦慮、沒工作的焦慮、離職的焦慮,比不上別人的焦慮,對生涯上的焦慮真的無所不在。 大明星坎達兒·珍娜(她是金.卡達夏的妹妹,本身也是模特兒)願意在訪談裡,談論她從八歲就深受焦慮症的困擾。 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Thumbnail
#焦慮文來了各位 最近我感受到身邊許多人跟我提到他們的焦慮,不外乎是找工作的焦慮、工作時的焦慮、沒工作的焦慮、離職的焦慮,比不上別人的焦慮,對生涯上的焦慮真的無所不在。 大明星坎達兒·珍娜(她是金.卡達夏的妹妹,本身也是模特兒)願意在訪談裡,談論她從八歲就深受焦慮症的困擾。 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