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的世界不要過度簡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

「任何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思考一下:力求簡單的是什麼?不能再簡指的是什麼場合?複雜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會有簡單的錯誤答案存在?它又是怎麼發生的?

還有,他們是對立的概念嗎?


這是一篇關於「簡單」和「複雜」的短篇雜談。



如何理解?


上網查看看「據說是愛因斯坦所言」的第一段引句,其中一個來源提供被斷章取義前片段內容的中文翻譯:

不應否認任何理論的終極目標都是盡可能讓不可削減的基本元素變得更加簡單且更少,但也不能放棄對任何一個單一經驗數據的充分闡釋。

對應的英文語句是:

It can scarcely be denied that the supreme goal of all theory is to make the irreducible basic elements as simple and as few as possible without having to surrender the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datum of experience.

可以解釋為,當我們以理論、歸納,或是其他方法去梳理現象的本質與特徵時,總不免地會去做簡化,但這件事情必須最小限度為之,也就是說對本質特徵愈多的簡化愈可能失真,因此建立理論時採用的假設應盡可能不傷及事物本質

要做到這件事情其實非常地困難,因為這表示呈現在眼前的那些正確而簡單的算式其實都來自於複雜嚴謹的推導過程。簡單必須以複雜為前提

如果你曾經看過基礎學科的高水準論文,就會知道他們的做法會是先提供不可避免的最小限度假設,然後推導出一系列極其複雜燒腦的方程式作為通則,接下來才是告訴讀者們如何進一步地假設與簡化,而這邊的假設只有在特殊狀況下符合,也就是所謂的邊界情況,其存在為方便讀者理解消化,以及做理論有效性的驗證。


至於第二段引句出自於美國作家亨利‧孟肯,這句話我覺得真實、貼切,而諷刺。

你會發現,能說出簡潔答案的人總是受上司歡迎,因為他們所言好理解、好執行,給予發號施令者充足的面子。這樣的業務也可能是公司營收的MVP,因為它讓客戶好理解所買入的產品,也相信自己做了個好選擇。

對比之下,有些人講話總是沒有重點,總是雜亂而難以理解,聽他們說話就反胃不舒服。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其一是抓不到重點,其二是想得太多。後者又分兩種人:不知道如何簡化資訊,與認為不應簡化資訊的人。最後一類人總是不願給出自己認為的錯誤答案,是不起眼而確實存在的完美主義者。

總是能說「在只有某個因素改變的情況下,若P則Q」基本上邏輯正確(因此也不會被上司挑毛病),但無助於解決真實問題,因為多個變數總是同時改變,不太會出現理想的邊界情況。應對邊界情況的決策,適合寫入教科書幫助理解,但無助於應對複雜的世界與接近真理

將簡化後的答案應對複雜系統,那只會得到錯誤結果;而簡單決策用於股票市場的預測,早晚招致災難。人們再怎樣做精細的估算,也很難以預測某時某地會發生什麼事,最多只能做「未來兩年內看跌」、「下個月的零售銷售月增長約0.5%」這樣語意不清的長時間預測或是以既有數據做次期數據的外插,而且這兩者都常常以預測失敗作結。(只不過,因為市場中作預測的人多,同一時間下總有人能歪打正著,而讓大眾覺得靠持續的預測圖利是有可能的。)

因此,兩句引言的概念是相輔相成的。



如何起步?


一定有人心中的疑惑是:我認同你說的,但我的小腦袋就是扛不住怎麼辦?

撇開惰性這過於針對而指責意味濃厚的因素,來提點這個論述背後的可能成因以及解方:

  • 缺乏應對複雜系統的資訊:就像是學習外語卻不知道怎麼表達意見所缺的是詞彙量一般,無法應對複雜的世界也是源於手邊缺乏資訊材料,如果不知道怎麼面對股市,就先多看多累積並以「廣度」優先。入門時散亂的知識學習或許會讓人有點茫然,但堅持久了大腦總會自發地將點線面連結起來的。
  • 處理複雜系統的能力:這方面也是需要仰賴多方涉獵,多讀投資經典也是為了向大師學習這方面的能力。查理‧蒙格、霍華‧馬克斯的著作應該有所助益,閱讀的過程也是訓練,建議可以每間隔一段時間(例如一年)重讀一次。除此之外,試著思考任何一項你所擅長的興趣或專業,即使是運動項目也可以(如果看過《排球少年》這部經典漫畫作品便會明白),想想你如何和不斷變動的環境互動?技術和經驗積累的過程中是什麼讓你的能力向上提升了一階?
  • 不習慣從愈小愈不費時的事情開始愈好,例如可以從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或知識開始,我覺得跨領域的知識結合、不同視角的分析觀點都很適合,例如歷史中從少數民族如何看中國、從明治維新的日本看滿清等。在投資理財中也會有這樣的跨領域知識和不同視角的運用時機。
  • 沒有自信:必須要先成功一次才可能有自信吧,然而複雜的問題通常沒有標準解答,所以要先放棄「找尋正確答案」這樣的想法。另外,也要避免以非黑即白這樣的二分法思維來迴避更精細的問題思考,對於不可掌握的狀況,要學習情境假設,建立多種劇本依據條件做應對

想清楚之後,剩下就是親自嘗試了。

目標不必過於宏大,只需讓自己能持續為之即可。



總結


  1. 理解事情應盡可能接受複雜,但當教導他人時要有能力深入淺出。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如果辦到了就表示這系列知識已內化了。
  2. 應對複雜必須經過鍛鍊和累積,加強處理大量資訊的分析力以及可供分析的資訊量。投資經典總會是很好的學習管道。網路上的經典著作書摘,與財經網紅的淺顯易懂出版著作,入門時看看即可,它們可以幫助提供資訊,但對於思考能力的增長效用甚微。
  3. 放棄追尋正確答案與避免二分法結論,習慣因應不可掌握的局勢,作出多種劇本的應對方案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 Markus Spiske from Pexels

本文最新版本:2021.8.18

本文初版發布:2021.8.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咖啡柚子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這裡沒有致富聖杯與操盤建議,有的是一套分析決策的心法用以面對龐大雜亂的資訊量。點滴取自於個人經歷的歸納整合,灌溉於股票理財,以期日後在投資績效與人生成就上結實纍纍。
咖啡柚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9
為了求得真知灼見,知識的累積與提煉是關鍵,仰賴的是自身的資訊力與分析力。當市場上多數人恐懼或茫然時,你感受到的是源自充足的資訊佐證帶來的心安,與分析思考演練帶來的熟稔,而此時眼前盡是投資機會等你採行。
Thumbnail
2021/08/19
為了求得真知灼見,知識的累積與提煉是關鍵,仰賴的是自身的資訊力與分析力。當市場上多數人恐懼或茫然時,你感受到的是源自充足的資訊佐證帶來的心安,與分析思考演練帶來的熟稔,而此時眼前盡是投資機會等你採行。
Thumbnail
2021/08/13
股齡超過10年的投資者厲害嗎?我只能說他們肯定與初入股市一兩年的新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體悟,至於潛藏其中的各門各派投資高手,則需以慧眼識英雄了。
Thumbnail
2021/08/13
股齡超過10年的投資者厲害嗎?我只能說他們肯定與初入股市一兩年的新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體悟,至於潛藏其中的各門各派投資高手,則需以慧眼識英雄了。
Thumbnail
2021/08/13
由於投資、投機、賭博這些成分或多或少都會被包覆在廣義的投資之內無法切割乾淨,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辨識自己的決策和行為中各項依據是由何者而來。與其堅持自己各項行為是本格的投資,不如思考投機和賭博這些元素是否能為自己的績效錦上添花。
Thumbnail
2021/08/13
由於投資、投機、賭博這些成分或多或少都會被包覆在廣義的投資之內無法切割乾淨,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辨識自己的決策和行為中各項依據是由何者而來。與其堅持自己各項行為是本格的投資,不如思考投機和賭博這些元素是否能為自己的績效錦上添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Thumbnail
越想要精確回應的結果,就越會被問題的根本給困住。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謙卑與彈性,可以幫助我們不陷入困境~ 在開始談論事情之前,我們先承認自己只知道一部分或者不知道那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並非全知全能」。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得以不強迫事情的發展,因為發展的可能性往往會不同於我們根據舊有經驗所臆測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謙卑與彈性,可以幫助我們不陷入困境~ 在開始談論事情之前,我們先承認自己只知道一部分或者不知道那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並非全知全能」。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得以不強迫事情的發展,因為發展的可能性往往會不同於我們根據舊有經驗所臆測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Thumbnail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Thumbnail
總是能說「在只有某個因素改變的情況下,若P則Q」基本上邏輯正確,但無助於解決真實問題,因為多個變數總是同時改變,不太會出現理想的邊界情況。應對邊界情況的決策,適合寫入教科書幫助理解,但無助於應對複雜的世界與接近真理。
Thumbnail
總是能說「在只有某個因素改變的情況下,若P則Q」基本上邏輯正確,但無助於解決真實問題,因為多個變數總是同時改變,不太會出現理想的邊界情況。應對邊界情況的決策,適合寫入教科書幫助理解,但無助於應對複雜的世界與接近真理。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Thumbnail
理論往往為了要具有說服力,解說的講師不想砸招牌,會刻意的避開失敗的案例,強調成功的範本,這在各行各業上也很常見。多數很棒的理念,幾乎都是基於這種適用性不完整的理論,也因為不完整跟定義不清,才能讓人目眩神迷,認為真理就在其中。
Thumbnail
理論往往為了要具有說服力,解說的講師不想砸招牌,會刻意的避開失敗的案例,強調成功的範本,這在各行各業上也很常見。多數很棒的理念,幾乎都是基於這種適用性不完整的理論,也因為不完整跟定義不清,才能讓人目眩神迷,認為真理就在其中。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Thumbnail
人類大腦在演化過程裡,為了在危機四伏、野獸環伺的世界裡存活下來,必須經常迅速做出反應來應付緊急狀況,因此我們的腦袋通常只求很快的找出一個堪用就可的答案,而不會浪費太多精力與資源做周密完整的思考。換句話說,我們演化出的大腦不但喜歡抄捷徑,而且還會預先設立很多立場。
Thumbnail
人類大腦在演化過程裡,為了在危機四伏、野獸環伺的世界裡存活下來,必須經常迅速做出反應來應付緊急狀況,因此我們的腦袋通常只求很快的找出一個堪用就可的答案,而不會浪費太多精力與資源做周密完整的思考。換句話說,我們演化出的大腦不但喜歡抄捷徑,而且還會預先設立很多立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