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決策的兩難》:跨越二選一的困境,為每個決策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常聽到一句略帶戲謔的說法「只有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很巧的,這句話某個程度正好符合本書《決策的兩難》的主旨:不要受到傳統思維中二選一(或N選一)決策模式的侷限,運用整合思維 Integrative thinking嘗試找出複雜難題的最佳解答—能夠兼顧不同面向效益的方案。

這句話之所以有戲謔性,正因為我們會覺得「哪有這麼好的事?」在《決策的兩難》中提到,人類認知的「原廠設定值」本來就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以及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但這些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接受80/20法則所代表的「簡化」觀念—做到一個程度就可以了的想法。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也許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

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可以運用整合而非取捨的做法解決問題的「整合思維者」?書中提出設法培養出整合思維的觀點—相信複雜情況可以被釐清、不受限於既定模式、相信自己可以找出最佳解,以及運用三項強大的工具:生成性推理、因果模型建構、肯定式詢問。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思考,加上持續磨練的專業度與不受限的創造力,就有機會培養出整合思維的能力。

作者 羅傑馬丁教授

作者 羅傑馬丁教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般的決策過程,嘗試從發散的狀態下把問題收斂

一般的決策過程,嘗試從發散的狀態下把問題收斂

把議題收斂的過程裡,也把自身的選項縮減了

把議題收斂的過程裡,也把自身的選項縮減了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犧牲了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機會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犧牲了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機會

有可能不是折衷或取捨,而是整合不同的選項嗎?需要運用「整合思維」

有可能不是折衷或取捨,而是整合不同的選項嗎?需要運用「整合思維」

整合思維者不會滿足於簡單、限縮的解決方案

整合思維者不會滿足於簡單、限縮的解決方案

整合思維者嘗試用不一樣的思維來解題

整合思維者嘗試用不一樣的思維來解題

如同寓言裡的大象不會只有局部,一個問題也會包含不同的面相

如同寓言裡的大象不會只有局部,一個問題也會包含不同的面相

文章一開始的問題:飯店經營只能選擇大飯店或小旅館嗎?考量其他因素後發現未必

文章一開始的問題:飯店經營只能選擇大飯店或小旅館嗎?考量其他因素後發現未必

當問題被重新定義之後,就會產生新的決策與執行計畫

當問題被重新定義之後,就會產生新的決策與執行計畫

就是因為四季飯店拒絕大或小二選一,為飯店經營開啟了新的可能性與典範

就是因為四季飯店拒絕大或小二選一,為飯店經營開啟了新的可能性與典範

一開始的問題,研發或行銷只能二選一嗎?P&G認為並非如此,成功擴大市場與營收

一開始的問題,研發或行銷只能二選一嗎?P&G認為並非如此,成功擴大市場與營收

理念與獲利只能二選一嗎?紅帽公司找到了兼顧的商業模式

理念與獲利只能二選一嗎?紅帽公司找到了兼顧的商業模式

比較傳統思維與整合思維的不同,探索二選一之外的可能性

比較傳統思維與整合思維的不同,探索二選一之外的可能性

raw-image
大腦先天透過篩選、過濾、簡化,避免不至於超載

大腦先天透過篩選、過濾、簡化,避免不至於超載

大腦運用簡化的模型進行理解、記憶與詮釋

大腦運用簡化的模型進行理解、記憶與詮釋

我們習慣以自身的偏好與主觀去詮釋客觀的事實

我們習慣以自身的偏好與主觀去詮釋客觀的事實

同一場拜訪,兩個參與者卻有截然不同的解讀

同一場拜訪,兩個參與者卻有截然不同的解讀

整合思維者不讓自己被簡化之後的模型限制了思考

整合思維者不讓自己被簡化之後的模型限制了思考

raw-image
通常我們習慣這樣解決問題

通常我們習慣這樣解決問題

raw-image
整合思維者的六個信念,嘗試用更完整的思考角度去解決難題

整合思維者的六個信念,嘗試用更完整的思考角度去解決難題

整合思維者運用的三項工具

整合思維者運用的三項工具

生成性推理:答案未必顯而易見,必須思考整個脈絡並且進行各種推論

生成性推理:答案未必顯而易見,必須思考整個脈絡並且進行各種推論

因果模型建構:從希望達成的目標去反推其他可以達成目標的作法,如前面的案例

因果模型建構:從希望達成的目標去反推其他可以達成目標的作法,如前面的案例

肯定式詢問:嘗試找到對立的觀點間可以兼容的解決方案

肯定式詢問:嘗試找到對立的觀點間可以兼容的解決方案

唯有具備豐富的經驗,才不至於被過於簡單的選項所侷限

唯有具備豐富的經驗,才不至於被過於簡單的選項所侷限

你也可以成為整合思維者

你也可以成為整合思維者

《決策的兩難》簡報下載連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3.7K會員
195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1/05/24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1/05/24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0/12/06
OKR是由Intel的創辦人安迪葛洛夫根據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目標管理」的精神發展出的管理方式,Intel成功地運用了OKR管理搶下市佔率,贏得市場競爭。之後OKR被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傳入Google,成為Google一直運用的管理工具,也廣泛應用於IT、創投、遊戲、創意等快速擴張或轉型期的企業。
Thumbnail
2020/12/06
OKR是由Intel的創辦人安迪葛洛夫根據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目標管理」的精神發展出的管理方式,Intel成功地運用了OKR管理搶下市佔率,贏得市場競爭。之後OKR被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傳入Google,成為Google一直運用的管理工具,也廣泛應用於IT、創投、遊戲、創意等快速擴張或轉型期的企業。
Thumbnail
2020/11/19
《從0到1》出自於矽谷創業家暨創投資本家彼得提爾在史丹佛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彼得提爾並非科技人出身,於史丹佛大學就讀時主修哲學,並且是知名西洋騎手,其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0到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個案整理與分析」或「企業、經理人傳記」「原理與執行技巧」等常見類型,更像是引發爆炸性思考的引信。
Thumbnail
2020/11/19
《從0到1》出自於矽谷創業家暨創投資本家彼得提爾在史丹佛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彼得提爾並非科技人出身,於史丹佛大學就讀時主修哲學,並且是知名西洋騎手,其非主流且獨到的觀點,讓《從0到1》有別於一般商管好書「個案整理與分析」或「企業、經理人傳記」「原理與執行技巧」等常見類型,更像是引發爆炸性思考的引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打造超人思維。作者:鄭伊廷xdite 。商周出版。 算是容易閱讀的一本好書。副標下的也很聳動-智商如何從100提升到1000。人生中95%以上的難題都可破解。 人生與職場難免遇到問題,基本多數思維是線性的,先參酌過往自己或他人經驗,然後通常就硬上了!硬上個幾次,好一點的做優化跟紀錄。差一點的開始怨嘆
Thumbnail
打造超人思維。作者:鄭伊廷xdite 。商周出版。 算是容易閱讀的一本好書。副標下的也很聳動-智商如何從100提升到1000。人生中95%以上的難題都可破解。 人生與職場難免遇到問題,基本多數思維是線性的,先參酌過往自己或他人經驗,然後通常就硬上了!硬上個幾次,好一點的做優化跟紀錄。差一點的開始怨嘆
Thumbnail
總是能說「在只有某個因素改變的情況下,若P則Q」基本上邏輯正確,但無助於解決真實問題,因為多個變數總是同時改變,不太會出現理想的邊界情況。應對邊界情況的決策,適合寫入教科書幫助理解,但無助於應對複雜的世界與接近真理。
Thumbnail
總是能說「在只有某個因素改變的情況下,若P則Q」基本上邏輯正確,但無助於解決真實問題,因為多個變數總是同時改變,不太會出現理想的邊界情況。應對邊界情況的決策,適合寫入教科書幫助理解,但無助於應對複雜的世界與接近真理。
Thumbnail
你常常面臨二選一、多選一的窘境嗎?不管選哪個都會有遺憾,不知如何是好。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選項,而且兼具原有選項的所有優點?這本書《決策的兩難》的作者,羅傑.馬丁教授,花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研究,歸納出成功領導者們的共通模式,提出了「整合思維」的概念。
Thumbnail
你常常面臨二選一、多選一的窘境嗎?不管選哪個都會有遺憾,不知如何是好。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選項,而且兼具原有選項的所有優點?這本書《決策的兩難》的作者,羅傑.馬丁教授,花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研究,歸納出成功領導者們的共通模式,提出了「整合思維」的概念。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策略洞察力的關鍵,在於吸收外部投入、並將它們結合起來,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思考。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專家直覺,那麼還不是專家的我們,又該如何培育策略直覺,以便應用在日常和商業世界裡呢?
Thumbnail
策略洞察力的關鍵,在於吸收外部投入、並將它們結合起來,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思考。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專家直覺,那麼還不是專家的我們,又該如何培育策略直覺,以便應用在日常和商業世界裡呢?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