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還是啟發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公主在線上課時一直無法耐著性子照老師的要求彈,幾次之後,小公主覺得自己無法彈好,半開玩笑地打著自己手和頭。
我:我希望妳不要這樣打自己。
小公主:為什麼?
我:因為妳很可愛啊!
小公主愣了一下:什麼?
我:為什麼要打頭和手?是因為妳做不好嗎?妳這樣打,到時候頭髮被妳打短了怎麼辦?(小公主有美麗的長髮)
小公主:頭髮才不會被打短呢!
我:妳痛的時候會縮起來啊,說不定頭髮也會… 所以妳是因為彈不好嗎?哎呀,那我們要想想比打自己更好的辦法,比如知道哪裡不好,找方法解決。要不然打完還是不會,就要一直打嗎?聽起來就很痛… 是這裡嗎?(指著小公主彈錯的地方)
小公主點頭,我們開始調整練習的方法,公主後來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孩子的沒耐心練習,容易因為失去全能感而引發防衛。除了責備,可以先同理孩子,轉移孩子對焦慮的注意力,再協助釐清問題,克服焦慮。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 明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傳統與創新,一直是個很有趣的拉鋸,傳統在知識的傳遞中孕育了創新的幼苗,成熟後創新推翻了傳統,然後孕育下一個創新,自己則成為傳統。在鋼琴教學裡面,似乎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傳統的鋼琴教學,以技巧的傳授為主,技巧的養成,依賴著專注及耐心的持續練習。接著,技巧的重要性,因為鋼琴學習的普及,出現了一些變化;不
這幾周下來,周遭充滿了方法,教學的設備如何架設、如何備課、如何帶班、如何如何... 對我而言,所有的方法,都必須先回到:如何面對孩子。孩子在這段期間,面對了甚麼?他們可能說不明白,但又要不停地面對。因此,孩子在潛意識中,也會逐漸發展出生存法則。而這個發展出的生存法則,可能牽扯到對自己的期待,或對不能
線上教學進行到目前,覺得蠻幸運的,孩子們的逐漸適應,就是給老師最大的鼓勵。教學中常常要面對的,就是焦慮。來自孩子的焦慮、來自父母的焦慮,和來自我自己身為一位老師的焦慮。我處理焦慮的方法是,先承認焦慮的存在,再提醒自己,這份焦慮來自誰?我?孩子?還是父母?為什麼當下需要這份焦慮?沒錯,焦慮是被我們需要
線上教學,老師端無非是備課。備課時要考量的,除了建立有效率的教學模式外,在面對小小孩時,也需要注意引導孩子釋放焦慮。試問小小孩何來焦慮?當然有,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持續地學習如何從自閉模式(只注意自己的需求,如吃喝拉撒),到開始感受到世界的共生階段(自我與世界),再到練習成為獨立的個體(成為自己)。每
線上課程開始後,發現自己腦袋要比平常更清楚,要教甚麼?觀察甚麼?溝通甚麼?這才發現,要做到自己平常認為的理所當然,竟要花比平時更嚴謹的思考才能達到。也因此,對孩子而言,要做到平時認為的理所當然的學習,應該也是要花時間適應的吧。如果不能適應,孩子的反應通常會是無法專心,或是迴避。這時,即使大人說,"你
老師都希望教學有成果可以讓學生和家長看到,但也在不知不覺間,被成果綁架。因為要有成果,所以不能讓學生無聊,覺得不有趣。因為要有成果,必須稍微忽略孩子的情緒。一定要有成果,否則,怕得不到家長的認同,甚至,得不到自己的認同。 在準備線上課程的時候,我心中那份對成果的擔心,也出來了好幾次。如果沒有成果,線
傳統與創新,一直是個很有趣的拉鋸,傳統在知識的傳遞中孕育了創新的幼苗,成熟後創新推翻了傳統,然後孕育下一個創新,自己則成為傳統。在鋼琴教學裡面,似乎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傳統的鋼琴教學,以技巧的傳授為主,技巧的養成,依賴著專注及耐心的持續練習。接著,技巧的重要性,因為鋼琴學習的普及,出現了一些變化;不
這幾周下來,周遭充滿了方法,教學的設備如何架設、如何備課、如何帶班、如何如何... 對我而言,所有的方法,都必須先回到:如何面對孩子。孩子在這段期間,面對了甚麼?他們可能說不明白,但又要不停地面對。因此,孩子在潛意識中,也會逐漸發展出生存法則。而這個發展出的生存法則,可能牽扯到對自己的期待,或對不能
線上教學進行到目前,覺得蠻幸運的,孩子們的逐漸適應,就是給老師最大的鼓勵。教學中常常要面對的,就是焦慮。來自孩子的焦慮、來自父母的焦慮,和來自我自己身為一位老師的焦慮。我處理焦慮的方法是,先承認焦慮的存在,再提醒自己,這份焦慮來自誰?我?孩子?還是父母?為什麼當下需要這份焦慮?沒錯,焦慮是被我們需要
線上教學,老師端無非是備課。備課時要考量的,除了建立有效率的教學模式外,在面對小小孩時,也需要注意引導孩子釋放焦慮。試問小小孩何來焦慮?當然有,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持續地學習如何從自閉模式(只注意自己的需求,如吃喝拉撒),到開始感受到世界的共生階段(自我與世界),再到練習成為獨立的個體(成為自己)。每
線上課程開始後,發現自己腦袋要比平常更清楚,要教甚麼?觀察甚麼?溝通甚麼?這才發現,要做到自己平常認為的理所當然,竟要花比平時更嚴謹的思考才能達到。也因此,對孩子而言,要做到平時認為的理所當然的學習,應該也是要花時間適應的吧。如果不能適應,孩子的反應通常會是無法專心,或是迴避。這時,即使大人說,"你
老師都希望教學有成果可以讓學生和家長看到,但也在不知不覺間,被成果綁架。因為要有成果,所以不能讓學生無聊,覺得不有趣。因為要有成果,必須稍微忽略孩子的情緒。一定要有成果,否則,怕得不到家長的認同,甚至,得不到自己的認同。 在準備線上課程的時候,我心中那份對成果的擔心,也出來了好幾次。如果沒有成果,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個以美麗又堅強的公主為主角的故事,描述了她如何應對困難,使用創造力和EQ來克服挑戰。本故事適合不同年齡層,並可用於情緒療癒與親子教養。
即使身為老師,也很難去愛每個學生,學生並非都是單純可愛的,有時候就連老師也會被學生的惡意所傷。 我見過一位認真教學的數學老師,卻因為身材粗壯,聲音低沉,被學生在背後嘲笑是「金剛芭比」,甚至在她轉身寫黑板的時候朝她丟橡皮擦屑。這位老師沒有說出口,但我很確信她知道學生並不喜歡她,我看過她臉上黯然的神色。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
班上有個過動加情障的學生,某一天他從早自修開始就不對了,同學提醒他,手不要伸進褲子內那動作很噁,他聽了生氣對女孩說威脅要揍她的話。 接著上我的國語課,整節課拿著一隻紅筆,拆開筆拿出筆芯折彎,我要求他跟上抄寫筆記,他就用那隻紅筆在筆記本上畫,書寫成草字飛舞,這在平時不曾出現這樣學習態度。 下課了同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個以美麗又堅強的公主為主角的故事,描述了她如何應對困難,使用創造力和EQ來克服挑戰。本故事適合不同年齡層,並可用於情緒療癒與親子教養。
即使身為老師,也很難去愛每個學生,學生並非都是單純可愛的,有時候就連老師也會被學生的惡意所傷。 我見過一位認真教學的數學老師,卻因為身材粗壯,聲音低沉,被學生在背後嘲笑是「金剛芭比」,甚至在她轉身寫黑板的時候朝她丟橡皮擦屑。這位老師沒有說出口,但我很確信她知道學生並不喜歡她,我看過她臉上黯然的神色。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
班上有個過動加情障的學生,某一天他從早自修開始就不對了,同學提醒他,手不要伸進褲子內那動作很噁,他聽了生氣對女孩說威脅要揍她的話。 接著上我的國語課,整節課拿著一隻紅筆,拆開筆拿出筆芯折彎,我要求他跟上抄寫筆記,他就用那隻紅筆在筆記本上畫,書寫成草字飛舞,這在平時不曾出現這樣學習態度。 下課了同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