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台灣】為台文系選詩:壁頂開出一蕊花(華語版)

更新於 2021/09/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顏詩庭、王禹雯
「台文系到底是什麼?」
對於就讀台文系的學生來說,類似的疑問一定不陌生——無論是來自其他人的好奇,或者是你對自身所屬科系的質疑與困惑;隨著就讀的時間增長,很可能你已經從個人經驗中定義出屬於自己的解釋,也可能你仍在探索與疑問當中。本期的「紙上台灣」將以「選詩」的方式,嘗試提出對台文系的數種詮釋。
(以下引用皆獲作者授權)
〈牆〉 陳黎
它聽見我們哭泣
它聽見我們低語
它聽見我們撕破壁紙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
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我們給它鐵釘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
我們給它縫隙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
掛在它上面的是鏡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
凹陷的夢的唇印 
我們給它厚度
我們給它重量
我們給它寂靜 
牆壁有耳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
在討論「台文系為什麼」之前,或許可以先向更源頭處探尋:「文學的意義是什麼?」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問題,是所有關心文學的人在閱讀與書寫的同時不斷探問的核心關懷之一。筆者認為,在詩人陳黎的〈牆〉中,「牆」的意象能夠理解成文學功能的一種隱喻——文學與牆皆是見證者,記錄人們的生活與時間的流動;因此〈牆〉這首詩或許能夠作為理解文學意義的一道借鏡。
詩中寫道:「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文學彷彿也有一雙能夠聆聽的耳,為寫作者的內在所感與外在所見留下紀錄,文學能夠跳脫限制、賦予已然失去或者從未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一個得以存在的空間,也讓那些令人心癢難耐、蠢蠢欲動,或無法大聲訴說的故事能夠被儲放。人們在牆上留下生活的痕跡,在文字間留下生命的遺跡;文學是鐘,是時間流動的證據,文學是鏡,折射出人的所思所想,同時幫助書寫者建構自身。
文學與牆皆是見證者,牆參與人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而文學留下人的心緒,紀錄社會當下的樣態,也允許逝去的時光與未發生的事件同時存在並且創造新意義。文學與牆同樣由人所建造,在那之後,牆為人們遮擋風雨的侵襲,文學則在人傾頹委靡之際提供安身之處,在空洞不安的時候成為心靈支柱。
〈失語症〉之一 呂美親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秋天ê白膠香。
會漸漸轉紅
(摻寡甜蜜,凝淡薄生冷
親像愛情ê色彼款)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冬節ê月光
無咱所想ê遐爾稀微
(掛佇天邊恬恬等待
春天ê跤步若來
伊歡喜,是頭一个知)
不而過,我suah攏講袂出來
喙底空空,嚨喉無法度振動
失去喙舌ê彼个下哺
我四界向人問路
用倒手比出熱情圓箍
用正手畫出一幅故鄉ê圖
只是,閣有厝瓦猶未補
閣有壁紙猶未糊......
天色反烏,這个國度
講,繼續唱寂寞ê戀歌
橫直,春天若來亦是無聲。
20040909,媽媽ê生日。我suah漸漸袂記母親ê語言。
文學的功能在於寫下人們所感所思,然而台灣人該用哪種語言書寫,方能最真切地說出心底的聲音?時至今日,本土語言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飛快速度、每分每秒都在流失,而詩人呂美親即以〈失語症〉一詩記述台語的生存與發展困境,用瀕危的語言訴說瀕危,不捨與傷感的流露格外真切。
詩中所說「失去嘴舌ê彼个下哺」,或許已經成為許多新生代台灣人從未想過的時空,因為從出生開始,母語就已經是強勢語言:他們並非失語,而是未曾擁有過。
慶幸的是,現在的我們還有聽懂並讀出這首詩的可能。欲使本土語言的聲量不再衰弱,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大聲呼喊與歌唱,更要持續使用本土語言譜寫新曲,為其注入活水、開創它無限的生成可能。
〈大人的哲學〉 簡妤安 
  所謂大人的哲學就是一群守舊派
  的失敗主義結果論
 
讀書是好的但
讀那麼多書可以幹嘛
鄰居小孩是留洋博士那是好的
自己家倒不必了,說來說去
還是考一個公務員最好
 
當兵是不合理的
但不當的都是太好命不耐操
年輕人有夢也好、憤怒也好
反正22K是恰如其分的
 
兩黨都是爛的
但第三勢力是被其中一邊操弄的
為國為民是好的但
政治是骯髒的
孫文革命十一次是偉大的
現在上街一次都嫌失禮了
 
進步是好的
改變不是
正義是好的
疾呼與奔走不是
爸媽是愛你的
 
但愛不總是對的
除了回應個人所見,書寫能夠反映社會以至於改變什麼?在簡妤安的〈大人的哲學〉一詩中,詩人以輕鬆的口吻敘述社會眼光的荒謬:在看似民主的氛圍裡,抗爭依舊被視為麻煩、政治依舊使人退避三舍,要求你別起爭議、別破壞和諧的「大人的愛」被拆穿——它依舊是控制,是一種守舊派哲學,是徹頭徹尾的政治。
儘管如此,作為能夠思想的獨立個體,我們必須起身,嘗試、奔跑、跌倒、奔跑。做為一名台文系學生,我們應該期許自己擅於傾聽與理解,同時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判斷並為此負責,不受任何人操弄或支使;我們不輕易說誰都是爛的、錯的,也清楚所有認知沒有絕對的對,包括我們自身。書寫與思想做為一種能力,在壓迫與困境來臨時能成為抵抗的工具,為主體開展生存的道路。
〈危崖有花〉吳音寧 
你說愛
像危崖一朵花
要去
要去
有點害怕
也要攀過去
閱讀這首吳音寧的〈危崖有花〉,短短六句的詩何以帶來如此動人的效果?詩人將追求與恐懼之間的掙扎,以攀登危崖作了直觀的比喻、易於體會;而透過一再重申「要去」,既像堅定的宣誓、也如同召喚,將讀者的心神凝聚一處——愛。它的意涵向任何事物開放,接納並承載人們心中的摯愛。為了愛,無論星光黯淡、前路崎嶇,追求的腳步不會停歇;也是因為有愛,即使遭遇挫敗或創傷,也要前行。
我們以此作為選詩的收束與總結,不僅是期許彼此對於這份編輯事業、文學事業乃至於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土地,永不放棄追求理想的熱忱,也更是獻給台文系本身——台灣文學作為社會的前沿、如同崖邊的攀者,持續辯證,亦參與並創造無數深刻的時代風景,過去如此、未來亦然。
avatar-img
4會員
48內容數
《開講》由一群成大台文系學生創立,是一份語言多元、議題開放且無懼立場的刊物。 「阮想欲做一塊廟埕,予大家來開講。」 我們期許在《開講》的書寫與閱讀中,每一位參與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不能,就自己開創:動筆、khui-tshuì,作伙來開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會在課本上看到台灣各族群的分布圖,為了考試而它背起來,可是你是否有思考過為什麼族群會這樣分布?各族群的語言與其方言別有何差異又為何有如此差異?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社會tùi台文系ê種種質疑,koh予人號做「跳板系」,這tùi台文系學生來講lóng是誠普遍ê代誌,毋過到底是按怎會有這款質疑leh?阮期望會使藉本期ê文章,「走揣」出其中ê原因,mā 對12个以台文系為起點ê同學做訪談,收集in對台文系ê看法,希望會使對in ê經驗中,搜揣出台文系ê生存之道。
外界將台文系稱作「跳板系」,這對台文系學生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日常。雖然在面對這些聲音時,我們多少會感到有些氣憤,那麼這些質疑到底是如何形成?我們期望能藉由本期的文章,「走揣」出其中的因素,並與12位以台文系做為起點的同學進行對談,蒐集他們對台文系的看法,試著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出台文系的生存之道。
我們會在課本上看到台灣各族群的分布圖,為了考試而它背起來,可是你是否有思考過為什麼族群會這樣分布?各族群的語言與其方言別有何差異又為何有如此差異?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社會tùi台文系ê種種質疑,koh予人號做「跳板系」,這tùi台文系學生來講lóng是誠普遍ê代誌,毋過到底是按怎會有這款質疑leh?阮期望會使藉本期ê文章,「走揣」出其中ê原因,mā 對12个以台文系為起點ê同學做訪談,收集in對台文系ê看法,希望會使對in ê經驗中,搜揣出台文系ê生存之道。
外界將台文系稱作「跳板系」,這對台文系學生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日常。雖然在面對這些聲音時,我們多少會感到有些氣憤,那麼這些質疑到底是如何形成?我們期望能藉由本期的文章,「走揣」出其中的因素,並與12位以台文系做為起點的同學進行對談,蒐集他們對台文系的看法,試著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出台文系的生存之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烏面抐桮 天色的暗暝 是烏面抐桮的眠床   倒lòe若像一場眠夢 湖水頂的白翎鷥 化做天頂的白雲 白蔥蔥 幼綿綿 予鳥隻有歇睏的所在   對你的思念      山嶺ê風軁過雲ê身軀 思慕ê歌聲閣想起 你佇我ê跤跡 留ê話   勻勻仔牢佇手橐仔頂 我共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陳顥仁以詩為磚塊,建構詩的島嶼建築誌,《坡上的見證者》見證城市中人們的所見與所愛。而林宇軒則以《心術》中的當代心靈回顧歷史人物與社會議題,「詩」作為一種心術,背後隱含著無數的徒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麗蓉ft.陳百潭-思念暝 (女) 啥人知 想一个人的滋味 (男) 迷茫中 轉來昔日的城市 (女) 無暝無日寫情詩 千言萬語啊 (男) 攏是代表愛 滇滇滇 (女) 想你啦 心不由己 (男) 幸福的大門 你敢有看見 (女) 想你啦 心不由己 (男) 壁頂的臘曆 愈拆愈虛微 (合) 今夜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多想擁有一個小樹洞,悄悄的吐露,成長的煩惱和美夢……。」每個人有時都需要一個樹洞,來安放和宣洩自己的煩惱,而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把它當成我的樹洞,彷彿世界與我隔著一道牆,一切都不重要,內心猶如從波濤洶湧的海洋變成了風平浪靜的海水。   歌裡瀰漫著一種憂傷的感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發洩的窗口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烏面抐桮 天色的暗暝 是烏面抐桮的眠床   倒lòe若像一場眠夢 湖水頂的白翎鷥 化做天頂的白雲 白蔥蔥 幼綿綿 予鳥隻有歇睏的所在   對你的思念      山嶺ê風軁過雲ê身軀 思慕ê歌聲閣想起 你佇我ê跤跡 留ê話   勻勻仔牢佇手橐仔頂 我共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陳顥仁以詩為磚塊,建構詩的島嶼建築誌,《坡上的見證者》見證城市中人們的所見與所愛。而林宇軒則以《心術》中的當代心靈回顧歷史人物與社會議題,「詩」作為一種心術,背後隱含著無數的徒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麗蓉ft.陳百潭-思念暝 (女) 啥人知 想一个人的滋味 (男) 迷茫中 轉來昔日的城市 (女) 無暝無日寫情詩 千言萬語啊 (男) 攏是代表愛 滇滇滇 (女) 想你啦 心不由己 (男) 幸福的大門 你敢有看見 (女) 想你啦 心不由己 (男) 壁頂的臘曆 愈拆愈虛微 (合) 今夜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多想擁有一個小樹洞,悄悄的吐露,成長的煩惱和美夢……。」每個人有時都需要一個樹洞,來安放和宣洩自己的煩惱,而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把它當成我的樹洞,彷彿世界與我隔著一道牆,一切都不重要,內心猶如從波濤洶湧的海洋變成了風平浪靜的海水。   歌裡瀰漫著一種憂傷的感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發洩的窗口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