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全集中道歉法,五種型態報你知〖Premiu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者:海瑞亞・勒納(Harriet Lerner)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究竟

《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人人都要學,一堂修補人際關係的入門課》

有一種主題,特別吸引我的目光,那就是「聚焦在一個點」的書籍。

例如《你都沒在聽》,用整本書的篇幅來研討「傾聽」一事,先不論內容好壞,光是把「小事」推展到極致的毅力與態度,真心佩服;今天要介紹的《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也是這樣的書,顧名思義,其深入探究「道歉」這檔事。

■ 道歉五忌

若讓我說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之處,莫過於「道歉五忌」了。得體的道歉不僅要講對話,還要避免講錯話,否則只會愈幫愈忙,被對方認定是「假道歉」。

❌ 1. 我向你道歉,但是⋯⋯

要特別留意「但是」二字,會完全推翻前面的誠意。那些偷偷追加的但書,幾乎都是藉口或完全否定原始的訊息。不管「但是」後面的說法是否合理,它只會讓整個道歉變得很虛假,等於是在說「其實我犯的錯情有可原,千錯萬錯都是 They 的錯」。

⚠️ 注意「但是」。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憶起 2010 年參加 卡內基訓練 課程,有一講在談「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老師要我們改掉愛說「但是」的毛病,改以「緩衝句」代替;現場分組,每位學員得事先想好自己的「中性字句」,互相演練。

以前上卡內基訓練課程的教材

┌───────────────┐
🍀 全集中道歉法・壹之型・簡潔扼要 🍀
└───────────────┘
好的道歉必須要簡潔扼要,不要解釋一大堆(理由伯),不然只會弄巧成拙。道歉不是你解決問題的唯一機會,只是為未來的溝通鋪路。

❌ 2. 很抱歉,讓你有這種感覺

生活中常見例子是「我這個人講話比較直,如果冒犯你了,我很抱歉」,相信各位不會感到陌生。

⚠️ 注意「如果」。

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卸責方式,暗指對方是個反應過度的人;為對方的感覺道歉,卻不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於是「我很抱歉」變成了「我一點也不覺得對不起」。

更糟的是,道歉者可能還為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真誠、不做作」。

┌────────────────┐
🍀 全集中道歉法・貳之型・自己的行為 🍀
└────────────────┘
真道歉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行為上,而不是對方的反應上。

❌ 3. 莫名其妙的道歉

書中舉親子教養為例,六歲的麥特正和同學尚恩一起玩耍,玩到一半,麥特從尚恩的手中搶走玩具,不願歸還,尚恩開始用頭撞地板,不肯停下來⋯⋯。

你看你害他做了什麼?
「你害他一直撞頭,你現在就跟他道歉。」尚恩的母親說。

她不是要求麥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是要他為別人的反應負責,這是很莫名其妙的。麥特應該要為搶走玩具道歉,但不需要為尚恩撞頭負責。

⚠️ 注意!別混淆責任歸屬。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 注意!自己的感覺和行為,是由犯錯者所「導致」的嗎?

另外一個例子是外遇。一個持續搞外遇的丈夫,他是唯一需要為欺騙行徑負責的人,即使妻子對他很冷淡、愛批評他、不與他交歡⋯⋯。但並不是他的妻子「導致」他外遇,縱使她可能提高了他不忠的可能性,然世界上有很多丈夫不是靠搞外遇來處理婚姻問題的。

題外話,照著這思路,可以為幾乎每有相關新聞,就會掀起網路論戰的「性騷擾、性侵害是誰的錯?」話題找到答案,真相不言自明。

┌─────────────────┐
🍀 全集中道歉法・參之型・釐清責任歸屬 🍀
└─────────────────┘
釐清責任歸屬。我們都為自己該負的責任負起全責,而且僅止於此,不是連別人的責任也一起扛下。

❌ 4. 現在就原諒我吧!

「你能原諒我嗎?」
「請原諒我。」

另一種道歉禁忌是覺得自己的道歉會自動獲得寬恕和諒解,也就是說,道歉方心想:「是因為你需要聽我道歉,我才道歉的」。

但是「對不起」這句話不該是拿來和對方交換饒恕的籌碼。

若太快要求對方的諒解,可能會縮限了對方達到諒解所需要的情緒空間,怒氣和痛苦還來不及消化完畢,就被逼著「原諒」,只會導致道歉的效果大打折扣。

┌────────────────┐
🍀 全集中道歉法・肆之型・給對方緩衝 🍀
└────────────────┘
道歉往往需要時間和空間發酵,才能發揮效果。

❌ 5. 打擾型抱歉

通常發生在事隔好一陣子,也許是因為參加了某個支持團體,鼓勵回顧自己的行為,檢視以前是否做過傷害他人的事,並為此道歉賠罪;但對方有不同判讀,也許他感覺遭到二度傷害,好不容易癒合的傷疤又被掀開,他不領情,也沒有義務領情。。

此時最怕「勾勾纏」,其中一方一心想恢復兩人的關係,但另一方只覺得不勝其擾,感覺再次被冒犯。

┌────────────────┐
🍀 全集中道歉法・伍之型・唯一的目的 🍀
└────────────────┘
道歉的目的只有一個,是為了撫平及安慰對方的創痛,如斯而已。至於想要重建關係、自我辯解、減少愧疚或振作起來,而去撩撥對方情緒,或糾纏不休,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

■ 尾聲:寬恕與放下

本文大概只帶到書裡前 40% 的內容,集中在「我方主動道歉」的話題上。後半內容則是圍繞在「因應對方」的各種態度(不道歉/道歉/破局)下展開⋯⋯。

本文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連結放在文末簽名檔喔!

以 Xmind 編纂,開新分頁獲得較佳解析度

有個感觸,不管是採取道歉/不道歉的這一端,還是站在原諒/不原諒的另一面。追朔源頭,相信沒有人想要一直被憤怒、悲傷、怨懟和痛苦所籠罩著,都希望能早早越過這件事情,尋求內心平靜。

這是「放下」,避免因為執念(長期的負面情緒)而受害,是一種更超脫的層次。

想起《認錯》這段真人真事,雙關的書名,以認錯為始——展開一段長達 11 年的冤獄——以認錯為終。最後兩位當事人都悟出「寬恕」的真義:

大家都認為寬恕代表原諒了某人的所作所為,但事實非如此。寬恕所蘊含的真正意義,是力量和放下。

不一定要原諒,這是對對方「外在」所作所為的回應方式;但可以選擇寬恕與放下,涉及的主體是自己「內在」的心。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FacbookMastodonMediumMattersPotato

🌱 本文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 👉 由此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4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筆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27.4K會員
754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8/09
一個優秀業務短時間就能正確「鑑定動物」,也知道光靠一招半式無法行遍天下,必須針對不同受眾投放不同「飼料」才有戲!
Thumbnail
2024/08/09
一個優秀業務短時間就能正確「鑑定動物」,也知道光靠一招半式無法行遍天下,必須針對不同受眾投放不同「飼料」才有戲!
Thumbnail
2024/01/10
每個聚會裡都有一些鮑伯,他們看似無害,實則以另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干擾聚會目的⋯⋯鼓起勇氣,刻意不邀請這些鮑伯們參加聚會。
Thumbnail
2024/01/10
每個聚會裡都有一些鮑伯,他們看似無害,實則以另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干擾聚會目的⋯⋯鼓起勇氣,刻意不邀請這些鮑伯們參加聚會。
Thumbnail
2023/10/11
你我的「柳林」裡,都住著不同的性格與情緒,我們都需要傾聽、接納他們,他們是可以整合與共融的,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Thumbnail
2023/10/11
你我的「柳林」裡,都住著不同的性格與情緒,我們都需要傾聽、接納他們,他們是可以整合與共融的,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記得從小到大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 爸媽總是要我們趕快跟對方說對不起 說著說著我們也長大了 有些人把將的習慣放在心上 有些人選擇抗拒這樣的習慣 也許~~~~ 我們根本不清楚為何要道歉
Thumbnail
記得從小到大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 爸媽總是要我們趕快跟對方說對不起 說著說著我們也長大了 有些人把將的習慣放在心上 有些人選擇抗拒這樣的習慣 也許~~~~ 我們根本不清楚為何要道歉
Thumbnail
《怎麼說對不起》,對於跟孩子談道歉,是很有幫助的繪本,分為三個部份,首先,我會先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接著,分析為什麼對於孩子來說道歉如此困難;最後,分享繪本故事的內容--關於如何道歉、道歉可能遇到的困難,可以給大家做為參考。
Thumbnail
《怎麼說對不起》,對於跟孩子談道歉,是很有幫助的繪本,分為三個部份,首先,我會先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接著,分析為什麼對於孩子來說道歉如此困難;最後,分享繪本故事的內容--關於如何道歉、道歉可能遇到的困難,可以給大家做為參考。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拉不下臉的我,總是透過寫信道歉,祈求原諒。一次、兩次、三次⋯⋯我以為這循環可以一直到永遠,直到最後一封信被原封不動的退回!
Thumbnail
拉不下臉的我,總是透過寫信道歉,祈求原諒。一次、兩次、三次⋯⋯我以為這循環可以一直到永遠,直到最後一封信被原封不動的退回!
Thumbnail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Thumbnail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Thumbnail
 道歉真的很重要,不好好道歉,更會引來一連串不好的後果。
Thumbnail
 道歉真的很重要,不好好道歉,更會引來一連串不好的後果。
Thumbnail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若覺得沒有錯,就無需道歉,否則也只是虛偽而已。 道歉,是要真心感到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有偏差,以欺騙、強制、侵害、錯誤示範等,以致造成他人權益與精神受損⋯⋯到底該怎麼道歉呢?
Thumbnail
若覺得沒有錯,就無需道歉,否則也只是虛偽而已。 道歉,是要真心感到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有偏差,以欺騙、強制、侵害、錯誤示範等,以致造成他人權益與精神受損⋯⋯到底該怎麼道歉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