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選書 II】十月選書筆記 - 《寬宥之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性暴力倖存者莎蒂絲主動與加害人湯姆聯絡,繼而相約見面,在對彼此坦誠的前提下,藉著重述十六年前的事發經過,不斷的對話,理解到此事對雙方在生活及人格上巨大的影響,一起尋求從性侵事件中解除心靈枷鎖的方法,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定位,共同寫下了《寬宥之南》這本書。

原諒從來都不應該是對受害者的期待,莎蒂絲千里迢迢地赴約,「因為不管他值不值得我原諒,我都該獲得平靜。我是為了自己這麼做。」自我賦權、撕下汙名標籤、脫離受害者的身份,翻轉原諒的本質,才是莎蒂絲此行的意義。湯姆則是畏懼被他人發現強暴犯的標籤,選擇逃避責任,直到願意坦承暴行、正視自己的軟弱,在矛盾糾結的人生歧途上才能放下內心的譴責,重現人性的正面價值。

《寬宥之南》意不在提供一套和解的範本,而是強調:唯一能阻止性侵的人,只有施暴者。性暴力並不只是女性議題,不是單憑女性的自覺和能動性就能防止,而是人權議題,男人更不應該缺席。

購書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ling 的沙龍
20會員
57內容數
當我們閱讀,我們就是自己的房間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
Yiling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3
9月的選書是詩人作家柴的《集體心碎日記》,身為酷兒的主角Chai,從流連酒吧的失敗愛情試驗開始紀錄她在大學時代的生活,藉著情愛關係中的對話與探索,從而反思以白人女同志為主流的審美觀以及過度的個人主義。
2021/10/03
9月的選書是詩人作家柴的《集體心碎日記》,身為酷兒的主角Chai,從流連酒吧的失敗愛情試驗開始紀錄她在大學時代的生活,藉著情愛關係中的對話與探索,從而反思以白人女同志為主流的審美觀以及過度的個人主義。
2021/09/29
陳育萱的《南方從來不下雪》,是以南台灣為背景的六段故事。 這些虛構的人物,存活在真實的社會事件裡,她站在文史資料裡,看見這些流離、毀壞與憂傷。
2021/09/29
陳育萱的《南方從來不下雪》,是以南台灣為背景的六段故事。 這些虛構的人物,存活在真實的社會事件裡,她站在文史資料裡,看見這些流離、毀壞與憂傷。
2021/09/27
歡迎各位參與《女書選書》第二期,在仍然無法行萬里路的此刻,七月選書提供一扇窗口,讓我們前往北歐的社會福利國家,瑞典。
2021/09/27
歡迎各位參與《女書選書》第二期,在仍然無法行萬里路的此刻,七月選書提供一扇窗口,讓我們前往北歐的社會福利國家,瑞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選舉前的這個時間點出面指控,一定是有政治陰謀!」 「為什麼過了那麼久,現在才出來講?」 「當初被指控的加害者,不是也已經道過歉了嗎?受害者到底還想要怎麼樣?」 「他的言行舉止根本不像個受害者,看他態度強勢的樣子,哪有受到什麼傷害?」 類似質疑被害者的聲音不絕於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在我們的內
Thumbnail
「在選舉前的這個時間點出面指控,一定是有政治陰謀!」 「為什麼過了那麼久,現在才出來講?」 「當初被指控的加害者,不是也已經道過歉了嗎?受害者到底還想要怎麼樣?」 「他的言行舉止根本不像個受害者,看他態度強勢的樣子,哪有受到什麼傷害?」 類似質疑被害者的聲音不絕於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在我們的內
Thumbnail
性犯罪往往讓被害者陷入心理創傷,而社會對待這類罪行的評價卻與其他犯罪不同,充滿著傳統價值觀、性羞恥和社會禁忌。被害人常常自我懷疑並採取自衛機制,甚至發展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評論者往往無法全面看待事情,並將重心放在被害人身上,這種指責容易產生懷疑和痛苦。被害人經歷隱忍、自我對話和努力弭平傷痕的孤獨
Thumbnail
性犯罪往往讓被害者陷入心理創傷,而社會對待這類罪行的評價卻與其他犯罪不同,充滿著傳統價值觀、性羞恥和社會禁忌。被害人常常自我懷疑並採取自衛機制,甚至發展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評論者往往無法全面看待事情,並將重心放在被害人身上,這種指責容易產生懷疑和痛苦。被害人經歷隱忍、自我對話和努力弭平傷痕的孤獨
Thumbnail
四月對我而言很重要,不僅僅是因為我是性侵害倖存者,更想藉此來告訴同為倖存者及受害者們,能站出來對抗是勇敢,但害怕說出來其實並不懦弱亦不可恥
Thumbnail
四月對我而言很重要,不僅僅是因為我是性侵害倖存者,更想藉此來告訴同為倖存者及受害者們,能站出來對抗是勇敢,但害怕說出來其實並不懦弱亦不可恥
Thumbnail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Thumbnail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Thumbnail
這是一段強暴者與被強暴者一起共同面對過去那令人發狂的夜,一起把貼在身上的標籤撕掉,一起正視過去、一起放下彼此、放下自己的故事;透過正向的交流,能夠讓讀者更能感受到強暴對於被害者所造成的傷害。 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內心感受細膩的描摹 自從多年前的那個夜晚,莎蒂絲與史敦吉再也無法好好的愛自己,強暴的罪行發生
Thumbnail
這是一段強暴者與被強暴者一起共同面對過去那令人發狂的夜,一起把貼在身上的標籤撕掉,一起正視過去、一起放下彼此、放下自己的故事;透過正向的交流,能夠讓讀者更能感受到強暴對於被害者所造成的傷害。 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內心感受細膩的描摹 自從多年前的那個夜晚,莎蒂絲與史敦吉再也無法好好的愛自己,強暴的罪行發生
Thumbnail
對她們少一份肆意的批評,對於「倖存者」走出困境,討回公道,或多或少,也會有正面的幫助。
Thumbnail
對她們少一份肆意的批評,對於「倖存者」走出困境,討回公道,或多或少,也會有正面的幫助。
Thumbnail
紀錄片【That Which Does Not Kill】,一看到片名讓我們不禁聯想是引用尼采的名言【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但片中所陳述的事情,雖不至死,但那一刻靈魂卻已死亡。
Thumbnail
紀錄片【That Which Does Not Kill】,一看到片名讓我們不禁聯想是引用尼采的名言【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但片中所陳述的事情,雖不至死,但那一刻靈魂卻已死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