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特輯2】陪伴受暴倖存者的八大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重新瀏覽了一下我往年在方格子寫的文章,在2021年7月時,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如何陪伴身邊的性侵害受害者? - 致社會大眾」。當時是特別針對性侵害受害者的主體還有社會大眾的受眾做書寫,如今,也隔了三年以上,多累積了三年的實務經驗,這次要來提出我的專業意見,說明「如何陪伴受暴的人?」(為行文方便,以下簡稱受暴的人為「倖存者」)

如果你有看我上一篇文章「暴力是什麼?」,就會更清楚「暴力」是我們生活日常中很容易觸及的狀態,舉凡:精神暴力(見備註一)、肢體暴力、性暴力(見備註二),這些都屬於暴力的範疇。很同意同業的諮商師徐藝溶所說的:「不追問、不評價,不主動給建議,讓被陪伴者能自己決定何時說、怎麼說、說多少,雙方互動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見備註三)參考藝溶諮商師的想法,以下我會融合各專家說法,並結合個人實務經驗,整理出「陪伴倖存者的八大原則」,提供大家參考。

陪伴倖存者的八大原則

一、讓倖存者有自主決定權與掌控感

讓倖存者可以感覺到安全的第一個方式,是要讓他們建立掌控感。要讓倖存者建立掌控感,就要讓他們感受到在這個關係中,他們是有很多自主決定權的,包括你跟他相處的時候,讓他決定他想談哪些話題,讓他自己決定他現在想去哪裡、想做什麼,舉凡食衣住行的各種層面的大小決定,都可以跟他們討論,可以的話,讓他們保有最終的決定權。

對他們來說,正因為生活可能常常經歷各種變動,身邊的施暴者常會不按牌理出牌,他們身處環境的各種變動都是無法預測的。如果連你跟他的關係,都是無法預測的,或者跟他們原先預期的、想像的有太大的落差,就會讓他覺得不安全,那麼,恐怕你們的關係就會難以維持長久。

二、持續陪伴,溫和地表達關心

有時倖存者不需要你實質上「做什麼」,有時他們需要的只是穩定的陪伴與關心。只是約個見面,陪他們吃飯、聊天、買東西,或者保持訊息、通話、見面等聯繫,或者只是同在一個空間各自專心做自己的事,或者有時開放性地詢問一下他們最近過得如何,這些都是陪伴或關心他們的簡單方式。有時光是「你存在」-在物理空間上出現在他們身邊,就算不太講話、交流,都足以成為一種優質的陪伴,讓他們感受到你溫和的關懷。

三、針對受暴的事情,讓倖存者想說再說

可能我們在陪伴的過程中,都會很心急地想知道他們怎麼了、受到多嚴重的傷害,就會忍不住詢問很多事件的細節,切忌不要一直問,最高原則就是讓倖存者主動提及時,我們再一邊觀察對方的反應,一邊拿捏詢問的深度。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倖存者保有關係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說、說多少等等,這樣的作法,也會讓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更有掌控感,對受暴的事件保有更多「我可以決定要說多少,甚至不想說就不要說」的自主決定權與掌控感。

四、傾聽受暴過程時,不用給意見,更不要質疑倖存者的行動或想法

倖存者歷經受暴事件,常常都會在事件中或事件後經歷複雜、強烈的多種情緒與想法,甚至很多情緒、想法會是互相打架、矛盾的,在我們並非當事人的情況下,有些倖存者的想法或行動可能會是我們當下傾聽時,比較難以理解的,即便我們沒辦法100%理解倖存者經歷了什麼、何以這樣想、這樣感覺、這樣做,光是靜靜地、不加批判、不給意見地聽完他們說,並肯定他們有這些想法跟感覺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允許他們可以感受並表達任何的感覺,適時提問,問問他怎麼想、有什麼感覺,釐清他的想法跟感受,這樣就是好的傾聽,而好的傾聽,本身就是一種優質的陪伴,甚至還可以安慰到倖存者。

五、聽倖存者說受暴經驗時,嚴肅看待、平穩回應

不少倖存者的親友,在第一次聽到倖存者經歷到這麼恐怖或不合理的暴力對待時,會有比較大的情緒起伏反應,有些倖存者比較敏感於他人的情緒反應,如果聆聽的人情緒反應跟他們不同,或者情緒反應比較明顯、起伏比較大,有時會讓他們自我懷疑:「他的感覺跟我不一樣,我的感覺錯了嗎?」「我這樣的感覺是正確的嗎?/是OK的嗎?」所以,在聆聽的過程中,雖然我們有自己的情緒,會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表達出我們的驚訝、難過、憤怒等心情,但也盡量保持一個嚴肅莊重的態度聆聽倖存者的故事,並且維持較為中性、平穩的語調與情緒反應來回應倖存者,這樣比較不會讓倖存者質疑自己的情緒反應。

六、不要輕易承諾

和倖存者相處的時候,不要隨意答應他們的要求,因為你輕易答應了,就相當於你給他們承諾,做不到的事本身就會讓倖存者感受到承諾破滅,會覺得你說話不算話,讓他們有被背叛與受傷的感受,比較不好的狀況下,可能會讓他們把你無法做到承諾的事情解釋為惡意的欺騙,破懷你們之間的信任關係。接下來,你要重新獲取他的信任,繼續陪伴他們,就會更困難了。

七、強化倖存者可以為自己作主的能力

通常暴力發生時,倖存者事發當下是無法逃脫暴力的情境的,他們會因此經歷失控、我不能保護自己或不能自主反抗的感覺,這會讓他們感覺到生命萬事萬物的不可控制,當整個世界都是失控的時候,就好像他們的人生不管再怎麼努力、做什麼、怎麼做都沒有用,因此,我們在陪伴時,為了反過來讓他們感覺自己「做些什麼可以是有用的」,感覺「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現狀的」,我們要不斷強化、強調或引導倖存者看到「自己還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的部分,讓他們先感覺到「我並非做什麼都沒用」,並且引導、鼓勵他們做「自己當下還可以做的事情」,才會讓他們走出失控或絕望的感覺,對未來重燃希望。

八、提醒倖存者曾擁有的興趣或熱情所在

為了讓倖存者可以在當下的困境生活中,仍對未來萌生希望,並且感覺「我是可以為自己、為別人做點什麼的」,提升他們的正向情緒與自我價值感,可以提醒倖存者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提醒他們過往曾經對什麼事情有感到興趣過,無論是泡咖啡、寫作、運動、聽音樂、閱讀或唱歌、拍照等,當他們可以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或者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就更能活在當下,稍微脫離過往傷痛的痛苦,既能緩解焦慮,也可以為人生注入活力,感受到活下去的意義,增添生活的樂趣。

 

          希望以上的陪伴原則分享,能夠幫到所有陪伴者,也稍微安慰到倖存者。你們的心情,我懂。就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做點什麼,度過受暴之後的生活。

 

 


*備註一:「精神暴力」的定義就是「透過心理控制的手段(包括:眼神、話語或態度)對受害者造成影響,讓對方心生恐懼,來達成一己之目的的權力控制行為」。筆者上一篇文章在陳述「暴力是什麼」時,有在文中舉很多精神暴力的例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回看上一篇文章。

*備註二:「性暴力」是指「無論雙方的關係為何,只要是對方沒有主動積極表示同意的情況下,其中一方對另一方做出性挑逗、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令對方感覺到恐懼、被冒犯、受威脅、受傷或受到羞辱,均屬於性暴力。」舉例來說,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情侶間相處時一方開另一方的黃腔,讓人覺得不舒服,這也可以算是性暴力。

*備註三:可延伸閱讀「陪伴性暴力倖存者怕說錯話?諮商心理師:不追問、不評價,不主動給建議」這篇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感於這個社會的暴力循環周而復始地發生,身為諮商心理師,很想要杜絕暴力的發生,期待看到這個社會充滿和平與溫柔的氛圍,所以接下來幾週,都會針對暴力相關的主題,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也希望這樣的論述、概念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傳媒更加地推廣,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別人。
這篇文章想拋出一個議題,鼓勵大家思考:「如果你的身心狀況不符合主流心理學中認定的『心理健康』,你會怎麼看?」
傾聽內在的聲音,今年幫自己安排了為期十天的一個人跟團出國旅遊的行程,結束了十天的旅遊,也多了更多豐富的內外在體驗,於是,想整理一下自己旅遊的心得,把它整理成五點闡述,算是把自己一個人跟團的心得做個小小的紀錄與分享~
5/5瘋迷歐洲
近期需要一些時間休養生息,好好照顧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 停止更新文章兩週,我們9/29再見。 若讓各位讀者失望,也實在不好意思,還請各位海涵。 9/29 (日)起會繼續更新文章,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因為這幾年太多個案都會使用「情緒勒索」的字眼,來形容自己的父母或身邊的另一半,我對這樣的現象,已經深刻地反思了好幾年,而今,我想藉由這一篇文章,來提出我非主流的觀點。
如果另一半愛我們的方式,有一些跟我們預期的方式不同,或者另一半給予的東西不是我們最想要的,這樣還算是愛嗎?
有感於這個社會的暴力循環周而復始地發生,身為諮商心理師,很想要杜絕暴力的發生,期待看到這個社會充滿和平與溫柔的氛圍,所以接下來幾週,都會針對暴力相關的主題,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也希望這樣的論述、概念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傳媒更加地推廣,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別人。
這篇文章想拋出一個議題,鼓勵大家思考:「如果你的身心狀況不符合主流心理學中認定的『心理健康』,你會怎麼看?」
傾聽內在的聲音,今年幫自己安排了為期十天的一個人跟團出國旅遊的行程,結束了十天的旅遊,也多了更多豐富的內外在體驗,於是,想整理一下自己旅遊的心得,把它整理成五點闡述,算是把自己一個人跟團的心得做個小小的紀錄與分享~
5/5瘋迷歐洲
近期需要一些時間休養生息,好好照顧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 停止更新文章兩週,我們9/29再見。 若讓各位讀者失望,也實在不好意思,還請各位海涵。 9/29 (日)起會繼續更新文章,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因為這幾年太多個案都會使用「情緒勒索」的字眼,來形容自己的父母或身邊的另一半,我對這樣的現象,已經深刻地反思了好幾年,而今,我想藉由這一篇文章,來提出我非主流的觀點。
如果另一半愛我們的方式,有一些跟我們預期的方式不同,或者另一半給予的東西不是我們最想要的,這樣還算是愛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些經歷是如此痛苦而深刻,以至於我們無法忘懷,家暴就是其中之一。家暴是一種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傷害的行為,它不僅是身體上的暴力,更是心靈上的創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家暴的可怕和痛苦,也明白了如何走出這片黑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去年我跟母親在一個爭執下,我接受到有生以來第一個呼巴掌,遇到家庭衝突及受到心理創傷時,及時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些經歷是如此痛苦而深刻,以至於我們無法忘懷,家暴就是其中之一。家暴是一種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傷害的行為,它不僅是身體上的暴力,更是心靈上的創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家暴的可怕和痛苦,也明白了如何走出這片黑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去年我跟母親在一個爭執下,我接受到有生以來第一個呼巴掌,遇到家庭衝突及受到心理創傷時,及時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