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興趣+時間+金錢=最大專注力。
我仔細品嘗課程,期許自己拿到最大收穫。
因為課程主題是OH卡(OH cards)心靈圖卡諮詢,走進高階課程教室之前,我以為的課程重點,會放在諮詢技巧的傳授與練習。有趣的是,第一天課程結束時,覺得特別感動的,反而是檢視諮詢過程中的心態部分。
諮詢師的指令會影響案主的反應與結果。
OH卡的諮詢師不解牌,而是引導案主解牌,以找到適合案主自己的答案或方向。
因此,中性的指令特別重要。記得老師講解完一個特定的技巧-換牌,現場開始作演練,每個學員都是自己選定題目,卻不約而同在第一張牌皺眉,覺得好難解釋,彷彿內心已準備好要換牌。
而第二張牌一翻開,就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完全自然的配合演出。因為內心已經有了需要第二張牌的心理預期。事實上,第一張牌真的沒有答案嗎?
也提醒自己作為諮詢師的角色時,應專注在案主的細微變化,選擇適合的方式讓案主回到當下,而不是一昧的練習整套技巧。
另一方面,諮詢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要讓案主摸索自己問題的出口非常重要,就算考慮到時間壓力,就算只有一張牌,都要讓案主自己翻牌,因為正向橫向,都會影響到他/她內心的詮釋。
所有的卡牌都是中性的,因為它是工具,是媒介。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同一張OH卡的解讀千千萬萬,每一張卡片有基本獨特的意象,都是針對內心當下的感覺出發,不涉及預言未來,換言之,沒有哪一張牌叫作好牌或是壞牌,無關吉凶。
也可以說,因為是傳達內心當下的聲音,任何一張牌,OH卡、塔羅、天使卡,你抽我抽他抽,都能有正解。
「懂」和「不懂」的是一瞬間的事情。
說出內心當下的感覺,是OH卡解讀潛意識的精隨,跟很會說,是完全的兩件事。為了知道潛意識真正的想法,鼓勵在OH卡解讀的時候不用大腦思考,要用心。
從心出發的答案會一瞬間具象化的說出,最好是掃射圖片後幾秒內不加思索發出「OH~OH~」,就是這樣啊~的感覺。
然,不經過大腦思考又講的非常順口與流利,不必然是從心出發,也有可能是反射動作。
而一下子看出整體概念,可以說出大道理,或是看出圖像很多象徵很多聯想的,極有可能就是使用了大腦。
怎麼分呢?老實說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諮詢師憑經驗憑感覺去分辨案主的狀態。如果在課程中有體驗過所謂的「恍然大悟」,就會覺得值回票價,而抓到這一瞬間的不同,就是諮詢師(老師)的功力了。
透過課程體驗,感受到那幸運的一瞬間,有點理解為何有些人會考慮回複訓,對心靈課程來說,知道重點和「掌握」重點是兩件事。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