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特質】如何評估成人是否有「亞斯特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成人之後才要評估亞斯特質很難,因為學會生存的他已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社會面具」,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矩的樣子(但可能內在壓力很大,一直在忍耐)。因此評估仍有其必要,否則要面對的人際困境越來越多,很容易陷入融入不了社會的自責。

底下四大項是從外在行為做自我評估,暫不牽涉動機的探索,也因為如此,即使四項皆符合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是成人亞斯,因為非亞斯的男性也會走這路線。但若是成年女性下列四項皆符合,有亞斯特質的機會就很大了。

一、社會溝通困難

社會溝通指的是人際社交,並非僅有事情、論理,其中的情感交流才是重點,例如「吃虧就是占便宜」,表面上吃虧,但對方「欠的人情」會在「日後的時間」還,所以吃虧不見得是吃虧(但也有風險,對方根本不還,就是吃虧了)。這個「不明說也不確定的社交人際潛規則」便是社會溝通的一部分,而且此定義是雙方都懂,在共識的前提下交流。

簡單說,社交溝通有「台面上」,也有「台面下」的兩層含意。

亞斯的社交溝通困難會表現在「自說自話、聽不懂言外之意」,會理直氣壯表示「你又沒有這樣說,我何錯之有?」,僅關注台面上的字面意義。性格主動者會咄咄逼人說「哪裡有錯?你說啊」,性格被動者會難以拒絕他人要求,也有些以不作聲或虛應做掩飾,事後仍做自己的事。無論哪一種,皆被認為「不算溝通」。

判斷是否為亞斯,另一方的感覺最準,與亞斯人溝通久了會產生「違和感」——即「明明感覺」對方是真誠的,事後卻發現他「不是自己所感覺到」的那樣,可是對方又理直氣壯「我沒有說是那樣啊」,導致自己滿臉困惑。舉例來說:亞斯人會直白陳述事實「你穿這樣很胖…」,社會人:「好傷心,我花很多時間挑衣服耶,你卻說這樣很醜…」,亞斯人:「我又沒說醜」。「胖」連帶出「醜」的評價,這是隱藏的社會共識(此無邏輯,是文化共識結果)。

另一點為「關係親疏的違和感」,明明覺得是好朋友,某些界線應該比較寬鬆,卻發現對方仍不允許例外,彷彿沒有這層關係似的,如亞斯人會說:「我們是好朋友啊,但你可以離我遠點嗎,我不喜歡有人靠太近」,即使是好友也沒有特例。

判斷此溝通困難需先排除家人及工作角色,因為亞斯能靠長久觀察養成應對習慣,所以表面他能應對得宜,但若是談關係經營、新環境、新認識的人就會露出馬腳。

二、固執信念

固執對兒童來說,是不易改變的行為,但成人社會化後,指的是不易改變固有「認知」,會維持視野狹隘及自我中心的解釋。例如非常遵守「傳統角色」的價值與行為,認為規則就是這樣。而且即使出現不同結果,成人亞斯也不願承認,甚至排除反例,反應模式相當死板。這是因為他需要「單純等式」來應付生活多變的情境,如果連手邊的單純等式都不能用,那他還能用什麼判斷,為了避免混亂才會堅持用舊的價值模式。

三、「情緒」使用概念:二分法及問題解決結論

亞斯人能理解的情緒種類較少,通常只有喜、怒、哀、懼,且沒有程度之別,只有「有無」二分,亦即無法分辨「一點點生氣」的含意,而是「生氣中」跟「氣消了」兩種而已。如果對方「生氣中」,亞斯人會遠離少去干擾,說:「等你氣消了我再回來喔…」,這不是逃走,是因為他自己也這樣處理情緒,等它不見,他是同理對待才讓自己走開,讓對方專心等情緒不見(這都是他自己想的,而非溝通後的結果)。

「情緒解決」,亞斯人把情緒以物理觀念處理,僅為有無二分,無視情緒因果及情緒需求(想被安撫),會認為「哭無助解決事情」,反而直接解決引發情緒的問題比較快,而面對問題時也是二分:先區分「對錯、是非」然後選擇「戰鬥或逃走」。然情緒本來就非如此,如果理性是物理般的具備邏輯與可見性,那麼情緒便是化學,具不穩定性及複雜質變。亞斯人面對較複雜的情緒(壓力)時會卡住,說不出也無法表達,多以身體活動替代情緒做短暫宣洩(如運動、吃美食),但是情緒根源無法解決,就會往事歷歷、強迫重現,逼使他二選一解決(如與那個人吵架,只能道歉求好或一刀兩斷徹底消失)。重大事件的情緒(如創傷)無法這樣二選一,不知道原因又無法消解時,最後會「逃避」那個陰影,限縮他的生活範圍。

四、成長史裡可找到一脈承接的軌跡,至今未變

我們常說「哇,好久不見,你變成熟了」,除了外表,也指個性、心靈成熟,表示「你跟以前不一樣了」。但亞斯人的心靈程度不會變,仍在天真的童心狀態。這是因為「情緒系統」被阻擋,沒有辦法接受刺激,這塊心靈也就無法成長,亞斯人僅用認知觀察過生活,他的改變是「認知系統」更強大了。

從亞斯人成長史裡,幾乎都能找到「社會溝通困難」及「情緒使用概念」的軌跡,一致性的從小學到職場都有一貫的人際壓力、被排擠、很努力也得不到回應、格格不入…,情緒上也常常覺得莫名其妙,出現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的疑惑,最後默默閃避人群,可是又覺得孤寂的矛盾感。


亞斯特質是先天的,特質的核心反應是不變的,但是核心周邊的帶狀可以學習調整,因此了解亞斯的標籤,是正確的認識自己,避免盲目跟主流社會走。會愛你的人仍然愛你,不會因為亞斯特質而突然翻臉(因為它本來就在),但是不去了解亞斯特質與社交性社會的差異,「溝通誤解」會讓關係產生裂痕、讓人覺得被孤立,甚至有被害想像…當然,社會大眾應該要改變與進步,但它的速度以十幾年為單位,實在太慢了,為了自己的生活,先從自己調整起比較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1/10/12
我前幾年看了亞斯症的書, 才知道我先生是, 我媽媽也是, 這2個應該是最親密的人, 讓我非常痛苦。(他們那些特質我都可以條列出來, 當時覺得很奇怪, 怎麼有這樣的人? 只是以前不知道那叫亞斯症) 我們分居十多年了, 我還是有回那個家, 關心那個房子和孩子的情形, 他不跟我講話, 前些天我跟孩子們說: "爸爸不跟我講話, 我的推論是, 他不是討厭我, 是他認為不講話, 就不會講錯話。" 明明那個人就在同個屋子裏, 人好好的, 但以前沒講清楚的話, 再也不能講了, 真是奇怪的事情。 我媽媽中風, 不會講話, 許多以前沒講清楚, 她誤解我的事情也不能說了。 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意思去說明別人的事情, 而不是用看到的, 聽到的去型塑人家, 我現在的溝通能力比較好了, 但都無法溝通了.
林仁廷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0/13
聽起來你有再也無法溝通的遺憾。不過家人也都還在,有機會重新試試?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5會員
24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具體實例」與「建構法」認識抽象情感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68 「情緒系統延伸出來的情感標籤,例如熱心、關愛、真誠、體貼、同理,在語彙上是抽象的,但社會人能體會,並與另一個人交流成更緊密的關係,例如親情、友情、愛情。情感是可以流動的
Thumbnail
—以「具體實例」與「建構法」認識抽象情感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68 「情緒系統延伸出來的情感標籤,例如熱心、關愛、真誠、體貼、同理,在語彙上是抽象的,但社會人能體會,並與另一個人交流成更緊密的關係,例如親情、友情、愛情。情感是可以流動的
Thumbnail
《亞斯人與內向、害羞》   前文提到,亞斯特質的兩大部分是「社交互動上的困難」與「重複的行為模式」。或許你會想質疑:「社交困難」和內向、害羞不是很接近嗎?
Thumbnail
《亞斯人與內向、害羞》   前文提到,亞斯特質的兩大部分是「社交互動上的困難」與「重複的行為模式」。或許你會想質疑:「社交困難」和內向、害羞不是很接近嗎?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50 社交系統與見理系統情緒表達與溝通思維差異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互相合作才能生存,既然要群居,就需要「社會性的交際(社交)」尋求與他人連結。為此目的,神經迴路發展出「與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50 社交系統與見理系統情緒表達與溝通思維差異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互相合作才能生存,既然要群居,就需要「社會性的交際(社交)」尋求與他人連結。為此目的,神經迴路發展出「與
Thumbnail
本能情緒主要是生存之用,但人類複雜之處在「社交」,情緒演化為進階功能,專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潤滑與溝通不同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本能情緒主要是生存之用,但人類複雜之處在「社交」,情緒演化為進階功能,專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潤滑與溝通不同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所謂「亞斯特質」 除了「沖繩」以外,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亞斯人」,因此得花些篇幅為大家建立基本概念,後續內容才有辦法繼續進行。 不過為了避免太深奧、太無趣,且讓我先從亞斯人常見的幾個「亞斯特質」談起,讓各位讀者先有基本認識。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必要認識「亞斯特質」呢?
Thumbnail
所謂「亞斯特質」 除了「沖繩」以外,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亞斯人」,因此得花些篇幅為大家建立基本概念,後續內容才有辦法繼續進行。 不過為了避免太深奧、太無趣,且讓我先從亞斯人常見的幾個「亞斯特質」談起,讓各位讀者先有基本認識。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必要認識「亞斯特質」呢?
Thumbnail
成人之後才要評估亞斯特質很難,因為學會生存的他已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社會面具」,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矩的樣子(但可能內在壓力很大,一直在忍耐)。因此評估仍有其必要,否則要面對的人際困境越來越多,很容易陷入融入不了社會的自責。
Thumbnail
成人之後才要評估亞斯特質很難,因為學會生存的他已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社會面具」,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矩的樣子(但可能內在壓力很大,一直在忍耐)。因此評估仍有其必要,否則要面對的人際困境越來越多,很容易陷入融入不了社會的自責。
Thumbnail
在人際上,你如何判斷對方是否「笑裡藏刀」?「笑裡藏刀」是矛盾的雙重訊息,表面善意、裡面惡意,如何判斷?一般來說並不容易,因為藏起來的、假裝的、看不見的,都很難在當下捉摸。能在當下令我們起疑的,只有感受上的「違和感」,然這種感覺不好說,類似「怪怪的」,覺得對方應該是友善的,但又感到毛毛的攻擊意味
Thumbnail
在人際上,你如何判斷對方是否「笑裡藏刀」?「笑裡藏刀」是矛盾的雙重訊息,表面善意、裡面惡意,如何判斷?一般來說並不容易,因為藏起來的、假裝的、看不見的,都很難在當下捉摸。能在當下令我們起疑的,只有感受上的「違和感」,然這種感覺不好說,類似「怪怪的」,覺得對方應該是友善的,但又感到毛毛的攻擊意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