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特質】如何評估成人是否有「亞斯特質」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成人之後才要評估亞斯特質很難,因為學會生存的他已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社會面具」,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矩的樣子(但可能內在壓力很大,一直在忍耐)。因此評估仍有其必要,否則要面對的人際困境越來越多,很容易陷入融入不了社會的自責。
底下四大項是從外在行為做自我評估,暫不牽涉動機的探索,也因為如此,即使四項皆符合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是成人亞斯,因為非亞斯的男性也會走這路線。但若是成年女性下列四項皆符合,有亞斯特質的機會就很大了。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林仁廷著,背景/freepik,合成/Griffith

一、社會溝通困難

社會溝通指的是人際社交,並非僅有事情、論理,其中的情感交流才是重點,例如「吃虧就是占便宜」,表面上吃虧,但對方「欠的人情」會在「日後的時間」還,所以吃虧不見得是吃虧(但也有風險,對方根本不還,就是吃虧了)。這個「不明說也不確定的社交人際潛規則」便是社會溝通的一部分,而且此定義是雙方都懂,在共識的前提下交流。
簡單說,社交溝通有「台面上」,也有「台面下」的兩層含意。
亞斯的社交溝通困難會表現在「自說自話、聽不懂言外之意」,會理直氣壯表示「你又沒有這樣說,我何錯之有?」,僅關注台面上的字面意義。性格主動者會咄咄逼人說「哪裡有錯?你說啊」,性格被動者會難以拒絕他人要求,也有些以不作聲或虛應做掩飾,事後仍做自己的事。無論哪一種,皆被認為「不算溝通」。
判斷是否為亞斯,另一方的感覺最準,與亞斯人溝通久了會產生「違和感」——即「明明感覺」對方是真誠的,事後卻發現他「不是自己所感覺到」的那樣,可是對方又理直氣壯「我沒有說是那樣啊」,導致自己滿臉困惑。舉例來說:亞斯人會直白陳述事實「你穿這樣很胖…」,社會人:「好傷心,我花很多時間挑衣服耶,你卻說這樣很醜…」,亞斯人:「我又沒說醜」。「胖」連帶出「醜」的評價,這是隱藏的社會共識(此無邏輯,是文化共識結果)。
另一點為「關係親疏的違和感」,明明覺得是好朋友,某些界線應該比較寬鬆,卻發現對方仍不允許例外,彷彿沒有這層關係似的,如亞斯人會說:「我們是好朋友啊,但你可以離我遠點嗎,我不喜歡有人靠太近」,即使是好友也沒有特例。
判斷此溝通困難需先排除家人及工作角色,因為亞斯能靠長久觀察養成應對習慣,所以表面他能應對得宜,但若是談關係經營、新環境、新認識的人就會露出馬腳。

二、固執信念

固執對兒童來說,是不易改變的行為,但成人社會化後,指的是不易改變固有「認知」,會維持視野狹隘及自我中心的解釋。例如非常遵守「傳統角色」的價值與行為,認為規則就是這樣。而且即使出現不同結果,成人亞斯也不願承認,甚至排除反例,反應模式相當死板。這是因為他需要「單純等式」來應付生活多變的情境,如果連手邊的單純等式都不能用,那他還能用什麼判斷,為了避免混亂才會堅持用舊的價值模式。

三、「情緒」使用概念:二分法及問題解決結論

亞斯人能理解的情緒種類較少,通常只有喜、怒、哀、懼,且沒有程度之別,只有「有無」二分,亦即無法分辨「一點點生氣」的含意,而是「生氣中」跟「氣消了」兩種而已。如果對方「生氣中」,亞斯人會遠離少去干擾,說:「等你氣消了我再回來喔…」,這不是逃走,是因為他自己也這樣處理情緒,等它不見,他是同理對待才讓自己走開,讓對方專心等情緒不見(這都是他自己想的,而非溝通後的結果)。
「情緒解決」,亞斯人把情緒以物理觀念處理,僅為有無二分,無視情緒因果及情緒需求(想被安撫),會認為「哭無助解決事情」,反而直接解決引發情緒的問題比較快,而面對問題時也是二分:先區分「對錯、是非」然後選擇「戰鬥或逃走」。然情緒本來就非如此,如果理性是物理般的具備邏輯與可見性,那麼情緒便是化學,具不穩定性及複雜質變。亞斯人面對較複雜的情緒(壓力)時會卡住,說不出也無法表達,多以身體活動替代情緒做短暫宣洩(如運動、吃美食),但是情緒根源無法解決,就會往事歷歷、強迫重現,逼使他二選一解決(如與那個人吵架,只能道歉求好或一刀兩斷徹底消失)。重大事件的情緒(如創傷)無法這樣二選一,不知道原因又無法消解時,最後會「逃避」那個陰影,限縮他的生活範圍。

四、成長史裡可找到一脈承接的軌跡,至今未變

我們常說「哇,好久不見,你變成熟了」,除了外表,也指個性、心靈成熟,表示「你跟以前不一樣了」。但亞斯人的心靈程度不會變,仍在天真的童心狀態。這是因為「情緒系統」被阻擋,沒有辦法接受刺激,這塊心靈也就無法成長,亞斯人僅用認知觀察過生活,他的改變是「認知系統」更強大了。
從亞斯人成長史裡,幾乎都能找到「社會溝通困難」及「情緒使用概念」的軌跡,一致性的從小學到職場都有一貫的人際壓力、被排擠、很努力也得不到回應、格格不入…,情緒上也常常覺得莫名其妙,出現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的疑惑,最後默默閃避人群,可是又覺得孤寂的矛盾感。
亞斯特質是先天的,特質的核心反應是不變的,但是核心周邊的帶狀可以學習調整,因此了解亞斯的標籤,是正確的認識自己,避免盲目跟主流社會走。會愛你的人仍然愛你,不會因為亞斯特質而突然翻臉(因為它本來就在),但是不去了解亞斯特質與社交性社會的差異,「溝通誤解」會讓關係產生裂痕、讓人覺得被孤立,甚至有被害想像…當然,社會大眾應該要改變與進步,但它的速度以十幾年為單位,實在太慢了,為了自己的生活,先從自己調整起比較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2會員
17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避免踏入不幸婚姻?要注意男人這5大特質有些情場失意的男人會說女人很現實,但事實卻是自己無法成為他人的現實考量。批判性思考要能適可而止,尤其走火入魔的人,可能就不只是個愛挑剔的男人,還會是個隱藏的「怨天尤人型」的男人。情緒一定會有被釋放的一天,要跟一個人共度一生,一定要清楚知道他的情緒是如何釋放的。
Thumbnail
avatar
雪雪的婚姻大小事
2021-07-02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如何處理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連結前篇我們討論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分成三個世界,除了虛擬跟現實還有主角戴利的內心,也就是電影《太空艦隊》的信念系統,此篇我們要繼續故事是怎麼把這三個世界串在一起,並討論結局所要傳達的。
Thumbnail
avatar
Pinciao
2021-05-22
和尼采相遇,學習如何成為超人-我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生命是一口歡愉的井,然而一旦烏合之眾也過來取飲,所有的湧泉便中了毒。」by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0-10-02
如果10%的人有過動特質:當你所愛的人,可能有成人過動時不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拖延症頭、以及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加上偶爾出現但可能會製造災難的衝動行為,常會影響個案原本能力的正常發揮,帶來憂鬱、焦慮、煩躁、失眠。但個案本人、親友往往沒有察覺,過動症狀可能是最核心最源頭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陳豐偉
2020-09-23
內向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特質溝通表達與自我抒發?嘿!你也是內向的人嗎?我在這裡承認我就是個內向的人,所以如果你也是,不必感到孤單(找到同伴了哈哈),這篇就是為你和我而寫的,一定要繼續看下去喔~ 這篇我會分成「溝通表達」和「自我抒發」來和你分享內向者可以怎麼藉由自己的特質去表達想法。
Thumbnail
avatar
芒現
2020-05-21
邊緣不是病,連柯文哲都有的亞斯特質《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這是嗚喵,她一直都有社交困擾,她講話太直接,不懂得講些善意的謊言。她一向遲鈍,不知道有些話反而引起別人心理上的防衛,也因為跟同事相處問題讓她往往在工作上處處碰壁,她像是個局外人,孤單寂寞地看著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同感,那可能你也有亞斯特質。
Thumbnail
avatar
NeKo嗚喵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