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療癒沖繩CH1 – 2014初遇沖繩_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所謂「亞斯特質」


除了「沖繩」以外,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亞斯人」,因此得花些篇幅為大家建立基本概念,後續內容才有辦法繼續進行。
不過為了避免太深奧、太無趣,且讓我先從亞斯人常見的幾個「亞斯特質」談起,讓各位讀者先有基本認識。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必要認識「亞斯特質」呢?因為根據粗估(不可能有確定數字,原因後續會詳談),台灣至少有5~10%的人具有這個特質,換算下來有超過百萬人。
或者也可以換句話說,就算你自己不是,你身邊的親友中,平均每10~20個人就至少有1個會具備亞斯特質。

麻煩的是,亞斯特質並不像其他廣為人知的內向v.s.外向、潔癖v.s.邋遢、謹慎v.s.粗心等特質那麼容易理解。再加上台灣關於此方面的資訊長年缺乏(特別是「成人」的亞斯特質),造成互動上許多困難與問題。
很多時候你覺得對方怪怪的,卻又不是真的有病、有問題那種怪(甚至他們的職業表現常常很優秀),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與之相處。

最大的衝擊與困擾其實是「親密關係」互動,也就是與另一半的相處問題。
這也是我(以及老婆)多年來的困擾,十多年來耗費許多心力溝通、處理,成效卻不是太理想。直到發現自己的亞斯特質以後,我們才恍然大悟,一切才有了答案。後續會詳細討論這部分。

總之,由於我們身邊一定會有具備亞斯特質的人,正如我們身邊一定會有內向者、外向者、強迫者、邋遢者、謹慎者、粗心者。
對常見特質具備基本瞭解,有助於調整與他們互動、相處的模式,減少彼此的困擾,提高生活、工作、交友、親密關係等方面的互動品質。
瞭解亞斯特質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當然也能帶來類似的助益。

以下列出幾個亞斯特質常見的行為模式供各位參考,內容節錄自陳豐偉醫師的〈我與世界格格不入〉一書20~22頁。會特別列出來的,當然就是我自己也具備的明顯特質,因此會同時附上實際情況。
此外也要特別聲明,具備「亞斯特質」並不等於就有「亞斯伯格症」,就如同「潔癖」絕對不等於「強迫症」,「心情不好」也不等於「憂鬱症」。要診斷亞斯伯格症(或其他身心科疾病),必須透過專科醫師詳細問診、評估,而非只是填問卷、算分數就可以確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25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gin Lu-avatar-img
2021/07/15
在意的部分絕對不能髒,而不在意的再怎麼髒也無所謂。 大笑~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21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5/02/07
繼去年寒假之後,2/1~2/9第二次帶爸媽一起到沖繩旅行。後續會分享這次旅行的內容與照片,這次先簡短分享昨天(2/6)在國頭村參加「秋桑」(張菀渝)的山原地區一日遊導覽行程,順便幫她打打廣告。 認識秋桑將近五年,一路看著來自嘉義的她在沖繩北部偏遠地區辛苦打拼,卻是第一次有機會帶著全家一起請她導覽。
Thumbnail
2025/02/07
繼去年寒假之後,2/1~2/9第二次帶爸媽一起到沖繩旅行。後續會分享這次旅行的內容與照片,這次先簡短分享昨天(2/6)在國頭村參加「秋桑」(張菀渝)的山原地區一日遊導覽行程,順便幫她打打廣告。 認識秋桑將近五年,一路看著來自嘉義的她在沖繩北部偏遠地區辛苦打拼,卻是第一次有機會帶著全家一起請她導覽。
Thumbnail
2024/02/07
Day_5 2020/2/1(六)初八 女兒半夜還是發高燒,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天了。不過既然精神、活力都還好,明天要退房回那霸準備後天回台灣,那就好好把握在伊計島的最後一天吧! 連續兩天吃飯店的buffet早餐,連一般人也會覺得膩,何況是向來不注重吃的我們?
Thumbnail
2024/02/07
Day_5 2020/2/1(六)初八 女兒半夜還是發高燒,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天了。不過既然精神、活力都還好,明天要退房回那霸準備後天回台灣,那就好好把握在伊計島的最後一天吧! 連續兩天吃飯店的buffet早餐,連一般人也會覺得膩,何況是向來不注重吃的我們?
Thumbnail
2024/01/31
Day_4 2020/1/31(五)初七 雖然獨棟小屋只有一層樓,但我們這一棟方位正好是坐東朝西,再加上後方沒有建築物遮擋,視線盡頭就是海岸線,所以從側廳或小陽台都能看到日出。 冬天日出得晚,不需要太早起就能欣賞到從海平面上的雲朵間躍出的朝陽。以此做為一天的開始,可說是再好不過了。
Thumbnail
2024/01/31
Day_4 2020/1/31(五)初七 雖然獨棟小屋只有一層樓,但我們這一棟方位正好是坐東朝西,再加上後方沒有建築物遮擋,視線盡頭就是海岸線,所以從側廳或小陽台都能看到日出。 冬天日出得晚,不需要太早起就能欣賞到從海平面上的雲朵間躍出的朝陽。以此做為一天的開始,可說是再好不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主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跟亞斯特質(非性格)的相處與溝通 大綱: (一)山不轉=亞斯特質 (二)自己卡關、他卡你,或你卡他 (三)溝通方式:情緒面宛如青少年 (四)應用篇
Thumbnail
主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跟亞斯特質(非性格)的相處與溝通 大綱: (一)山不轉=亞斯特質 (二)自己卡關、他卡你,或你卡他 (三)溝通方式:情緒面宛如青少年 (四)應用篇
Thumbnail
亞斯伯格症特質在職場上可能帶來的優勢。較低的社交需求可能導致高效率和生產力,直言不諱的溝通也有價值。這些特質還可能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和強烈的責任感。
Thumbnail
亞斯伯格症特質在職場上可能帶來的優勢。較低的社交需求可能導致高效率和生產力,直言不諱的溝通也有價值。這些特質還可能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和強烈的責任感。
Thumbnail
本文跟本名詞不是在分類,而是嘗試為當事人在成長困惑中找一個解釋,有方向可循。
Thumbnail
本文跟本名詞不是在分類,而是嘗試為當事人在成長困惑中找一個解釋,有方向可循。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亞斯伯格症者如何辨識、理解和管理情緒。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第一次意識到情緒受阻,到使用情緒卡、書寫和身體感覺來釐清情緒。本篇文章引用專家建議,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如呼吸練習和接納情緒的方法。無論是面對情緒的困惑,還是尋找內心的平靜,這篇文章都能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洞見和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亞斯伯格症者如何辨識、理解和管理情緒。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第一次意識到情緒受阻,到使用情緒卡、書寫和身體感覺來釐清情緒。本篇文章引用專家建議,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如呼吸練習和接納情緒的方法。無論是面對情緒的困惑,還是尋找內心的平靜,這篇文章都能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洞見和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的診斷標準以及亞斯伯格症者的多樣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社交困難,以及對於標籤的看法。文章呼籲社會尊重多元,理解並尊重每個亞斯伯格症者的獨特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的診斷標準以及亞斯伯格症者的多樣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社交困難,以及對於標籤的看法。文章呼籲社會尊重多元,理解並尊重每個亞斯伯格症者的獨特性。
Thumbnail
本文探究作者同時面對亞斯伯格症與躁鬱症的處境,分析了兩者症狀相互影響的情況,以及作者如何應對這一雙重憂鬱的挑戰。文章還分享了作者求助的經驗和尋求協助的檢查點,以及具體的求助人選。透過詳細的敘述,本文希望能夠為患有類似狀況的讀者提供一些啟發,鼓勵他們尋求協助並建立自身的求助機制。
Thumbnail
本文探究作者同時面對亞斯伯格症與躁鬱症的處境,分析了兩者症狀相互影響的情況,以及作者如何應對這一雙重憂鬱的挑戰。文章還分享了作者求助的經驗和尋求協助的檢查點,以及具體的求助人選。透過詳細的敘述,本文希望能夠為患有類似狀況的讀者提供一些啟發,鼓勵他們尋求協助並建立自身的求助機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