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堆中的女人-生理假

男人堆中的女人-生理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理假的部分,部隊是有明文規定女性可以享有每個月一天的生理假。

國軍軍官士官請假規則第7條:
…女性軍官、士官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一日,全年請假日數未逾三日,不併入病假計算,其餘日數併入病假計算。

對於生理假,很妙的是,除了真的有需要而請假的女性外,部隊的女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運用的如魚得水(少部分),另一種是避之唯恐不及。

如魚得水類型的女性,是將生理假當成排假的灰色地帶(等於每個月多出一天假),甚至將它視為自己可以運用的假期來「事先安排」,這樣的態度往往導致其他同僚反感,對生理假抱持著一種不信任、是用來逃避任務的感受。

至於避之唯恐不及的女性則是深受其害,因為生理假已然被貼上「逃避任務」的標籤,所以當然是要避免請生理假,但這類的女性往往會與男性聯合起來抨擊請生理假的女性,甚至質疑她們請生理假的動機與必要性。

雖然生理假的立意是良好的,但在被濫用或不當縮減後,它就被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就算女性是真的有需要而請假,許多男性(甚至其他女性同僚,如上述的避之唯恐不及類型)卻是無法理解請假的必要性,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正確的性平教育與缺乏同理心了。

沒有正確的性平教育的部分大多是男性,尤其是未婚、沒有女友或姐妹的男性。曾經有一個學長在聽到我說生理期時是整天都在流血、連續好幾天時,他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因為他原本以為生理期只有晚上會流血,白天不會流…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有同理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根本連對方的狀況都搞不清楚,當然無法理解。

而缺乏同理心則是男性女性都會出現的情況,會覺得請生理假不應該的人,大多都是因為不覺得生理期時會那麼痛、沒那麼誇張到要休息整天,女性更會以「自身的經驗」來批評其他需要生理假的女性,卻沒考慮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請生理假會面臨的除了同僚的壓力外,在部隊中,生理假常常都不被當成是一天完整的假,在請生理假之後,基本上是不會拿到假單,而是到醫務所開一張全休單回寢室休息(有的連隊還會限制只能休息到下午6點)至於這樣在寢室休息是否為生理假,也是由單位的主官決定,這也讓生理假更成了一個灰色地帶…。

到底是可以請?還是不能請?請了會不會被說話?連長會准嗎?請了連上就沒人可以出勤務了,不請又很不舒服... 這就是很多時候的部隊生理假日常。

avatar-img
摳尼(Cony)的沙龍
8會員
11內容數
討論國防裡的性別議題,包含女性、性少數的討論,男人堆中的女人意指在男性多數的場域中工作的女性,軍事單位不是唯一,但有其代表性與獨特性,筆者以自身經驗撰寫出在軍隊中的性別觀察,供大家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摳尼(Con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好男人堆中的女人也到了尾聲,本來預計只寫三篇或四篇,結果洋洋灑灑的寫了11篇,如果你們還沒看完前面的文章,可以搜尋標籤-男人堆中的女人,就可以看到我站在女性的立場來討論女性在部隊中的處境。
再來要講的是關於體能測驗,體能測驗具有爭議的地方就是體能的標準應不應該全部一致,而不是因性別而異。其實這個爭議點不只在部隊中出現,在學校的體適能測驗也有類似的辯論,男性的標準為什麼都要訂得比女性高?若要落實性別平等,是不是應該採取齊頭式平等?
另外就像之前提到的,若有需要在野外訓練或支援較長一段時間,女性通常都不會被派遣,因為要另外安排住宿和盥洗地點太麻煩-資源分配的問題也影響到了勤務分配,沒有適合女性的生活空間(或是女性生活空間是個未知數)導致女性接受某些任務的機會變少。
剛好男人堆中的女人也到了尾聲,本來預計只寫三篇或四篇,結果洋洋灑灑的寫了11篇,如果你們還沒看完前面的文章,可以搜尋標籤-男人堆中的女人,就可以看到我站在女性的立場來討論女性在部隊中的處境。
再來要講的是關於體能測驗,體能測驗具有爭議的地方就是體能的標準應不應該全部一致,而不是因性別而異。其實這個爭議點不只在部隊中出現,在學校的體適能測驗也有類似的辯論,男性的標準為什麼都要訂得比女性高?若要落實性別平等,是不是應該採取齊頭式平等?
另外就像之前提到的,若有需要在野外訓練或支援較長一段時間,女性通常都不會被派遣,因為要另外安排住宿和盥洗地點太麻煩-資源分配的問題也影響到了勤務分配,沒有適合女性的生活空間(或是女性生活空間是個未知數)導致女性接受某些任務的機會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