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住舌頭與虔誠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雅各書 1:26-27 (和修本)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怎樣才算虔誠?或許我們會想到一個跪在神靈面前唸唸有詞的善信,又或許一位每個星期天準時參與崇拜的信徒。有些人會看不起這種「低層次」的虔誠,把前者視之為迷信,把後者視之為形式主義。那麼,怎樣才算虔誠呢?虔誠就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脫離自我中心,追求實踐神的旨意。這樣的定義準確無誤,無懈可撃,不過「高層次」的敬虔,又是否帶領我們走向鐘擺的另一端,把虔誠化作遙不可及的目標,變成空洞無物的口號?

新約聖經雅各書把虔誠與「舌頭」拉上了關係。經文中的「勒住舌頭」,不是指待人接物時,說話要溫文有禮,又不是指向上司交往時,要不亢不卑,也不是指對下屬提點時,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卻不是雅各書這段經文的重點。

雅各提醒我們,一方面需要勒住舌頭來展示實實在在的虔誠,另一方面需要從兩方面實踐實實在在的虔誠,對社群,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是我們的責任,對自己,保守個人的生活不沾染世俗是我們的操練。換言之,勒住舌頭就是不空談快意,把信仰擱在魔幻世界,而是把信仰帶進有血有肉的生活。

聖經把孤兒寡婦視為弱勢社群的象徵,需要鄰舍主動伸出援手。每當社會發生了悲慘的天災人禍,一個家庭失去了經濟支柱,不少社會人士的同情心被牽動,捐款來支援孤兒寡婦,體現了愛鄰舍的善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如何照顧弱勢社群?一些基督徒群體定期探訪露宿者,或派發飯盒,或分發日用品,或關心問候,這不但是福音策略,更是照顧「孤兒寡婦」的信仰實踐。

從前的傳統把屬靈與屬世完全對立,甚至把放下工作機會、社交生活、家庭責任,來換取積極參與教會活動,視之為美好見證,頌聲載道。時代改變了,屬靈與屬世不再是黑白分明般二元對立,雅各給與我們的提醒,要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實在是貼心的提醒。如果障礙教會生活就辭職以明志,某個角度是容易的,乾淨利落,但如何在輪值的工作,仍著緊崇拜生活,不變成習慣停止聚會的人。如果工作成就等於見證,某個角度是令人雀躍的,但如何在工作中持守信仰原則,與同事相處中顯出愛心,這才是信仰所關心的。

讓我們都學習勒住舌頭,不是信口開河式的信仰宣稱,而是在每天生活中務實地實踐虔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3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高雄,從香港出發,飛行時間大約90分鐘,再從高雄國際機場至市中心,捷運的行車時間不用30分鐘。高雄沒有台北的熙來攘往,不是旅行社爭相推鞦的目的地,卻正是快閃的好選擇,放慢腳步的好地方。 高雄,雖然沒有驚世駭目的景觀,但從網上遊記可以搜索很多令人陶醉的景緻。若要數到經典,以打狗英國領事館、駁二藝術區
Thumbnail
2025/04/04
高雄,從香港出發,飛行時間大約90分鐘,再從高雄國際機場至市中心,捷運的行車時間不用30分鐘。高雄沒有台北的熙來攘往,不是旅行社爭相推鞦的目的地,卻正是快閃的好選擇,放慢腳步的好地方。 高雄,雖然沒有驚世駭目的景觀,但從網上遊記可以搜索很多令人陶醉的景緻。若要數到經典,以打狗英國領事館、駁二藝術區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尊重是在言語中,在行為中,在你來我往中,在關懷和約定中,在愛與恩典中,在接納和憐憫中,在施予和扶助中,…… ,尊重在一切的方向和矢向中都因為內心從神而來的愛而彌漫充滿,成為美好。
Thumbnail
尊重是在言語中,在行為中,在你來我往中,在關懷和約定中,在愛與恩典中,在接納和憐憫中,在施予和扶助中,…… ,尊重在一切的方向和矢向中都因為內心從神而來的愛而彌漫充滿,成為美好。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真人不露相。」 「Who know most , speaks least.」 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のうあるたかはつめをかくす)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修行,就是渡化自身,精進自性。 要求自身,最簡單、最有效﹔成就自己,或許,也能感化他人。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真人不露相。」 「Who know most , speaks least.」 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のうあるたかはつめをかくす)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修行,就是渡化自身,精進自性。 要求自身,最簡單、最有效﹔成就自己,或許,也能感化他人。
Thumbnail
♡ 虛心的人:就是謙卑,不自大;對人對神,對大自然;對 人類智慧,對科學保持,敬畏與學習心態的人。
Thumbnail
♡ 虛心的人:就是謙卑,不自大;對人對神,對大自然;對 人類智慧,對科學保持,敬畏與學習心態的人。
Thumbnail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譯文】世間的道理,人們不傷害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傷害;做人的道理,別人不原諒自己而自己卻能原諒。 不要傷害自己是對的,但為了保身,逃避法律與良心的責任,則不可取!同樣的,不負該負的責任,處處自我原諒,也不好! 于聖靈與神的原諒,應無自我原諒之說。
Thumbnail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譯文】世間的道理,人們不傷害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傷害;做人的道理,別人不原諒自己而自己卻能原諒。 不要傷害自己是對的,但為了保身,逃避法律與良心的責任,則不可取!同樣的,不負該負的責任,處處自我原諒,也不好! 于聖靈與神的原諒,應無自我原諒之說。
Thumbnail
日日、時時、刻刻守口業。
Thumbnail
日日、時時、刻刻守口業。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廣欽老和尚法語:「我們打鼓時,唸『辦公事、辦公事,公事辦完辦私事』,就是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唸佛、拜佛、誦經,這些是屬於私人的事,有一個『我』要做什麼,就是私事。   如果不發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顧自己唸佛、拜佛,這樣的修持,就是執我相,心地只有越來越窄,一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廣欽老和尚法語:「我們打鼓時,唸『辦公事、辦公事,公事辦完辦私事』,就是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唸佛、拜佛、誦經,這些是屬於私人的事,有一個『我』要做什麼,就是私事。   如果不發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顧自己唸佛、拜佛,這樣的修持,就是執我相,心地只有越來越窄,一
Thumbnail
    「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羅馬書12:15-18)       自從信主以來,參與不少主日崇拜、家庭團契、特會活動,接觸不
Thumbnail
    「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羅馬書12:15-18)       自從信主以來,參與不少主日崇拜、家庭團契、特會活動,接觸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