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宅烘焙|非常科學的事,咖啡生豆水份密度計量儀的選擇過程

2021/10/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又要聊一下很科學的事情,那就是咖啡生豆的「水份」跟「密度」,這在烘焙計畫前算是非常重要的資訊,但又不見得人人都需要生豆水份量測的儀器,但我真的好奇。
烘焙前若能收集到足夠的生豆屬性資訊,對烘焙其實有很大的幫助。
話說兩年前開始接觸咖啡豆烘焙,對於生豆水份與密度的資訊,除了有些用心的生豆商會在包裝袋上面標示之外,其他時候都是「靠感覺」,所謂「靠感覺」就是自行評估生豆的海拔高度跟處理法之後,在心中規畫各自的烘焙計畫,要脫水多久、發展多久都是「靠感覺」,了解生豆水份與密度至少可以在風火的運用上有一些參考依據。
只是這樣「靠感覺」的方式,倒也是平平安安渡過了兩年,但總覺得有一些「不太確定」的疑惑,因此最近一直在思考要使用甚麼方式來圓這個缺角。
咖啡烘焙我相信是一段「數據經驗」的累積過程,也許帶著一些浪漫的情懷,但若這段無以名狀的浪漫,可以有一點數據知識來言說,讓烘焙前的資訊再補強,相信(有一天)絕對可以烘焙出自己最喜歡的風味吧!
那麼,人人都有辦法以身邊現有工具測量出咖啡生豆的水份跟密度嗎?密度的部分應該還好解決,土法煉鋼的話就是以固定容器測量生豆的重量跟體積相除,應該可以得到大概的資訊,但是生豆水份的部分,不透過科學儀器應該是很難達陣,對於量測水份的工具,自己也作了一些功課,我個人粗淺的理解有電阻式、電容式、雜糧五榖水份計、咖啡生豆專用水份計,還有水份密度可同時測量的量測儀等等不一而足。
一般的雜糧水份計應該也可以達成這個目的,但若可以同時測量水份與密度自然是兩全其美的作法,畢竟烘焙前要準備的細節可說是非常的繁雜,所以我目標是「找出一台價格親善、並且能同時量測水份密度(或是更多)的量測器具。」
只是講到「價格親善」,或許這一個要素就夢碎了。
同時兼具水份與密度量測功能的量測儀,價格都甚為高昂,實在不是像我這樣一般的上班族可以負擔,以前在考烘豆師證照時,在課堂上使用過教室裡的「Lighttells MD500」,介面使用與量測結果都蠻令人滿意,後來查了一下它的價格是六位數字,覺得離自己實在太遠了;然後看到「Robin TMT3000」,除了價格親民一些(但...我還是買不起)介面看來也不錯,但我還是繼續找看看。
後來找到一台「Roastrite RM800」,除了官方網站的影片,臉書上的貼文更新也停留了一陣子,也找不到任何的使用分享資訊,心中難免有一些躊躇,但已經是目前價格最為親民(至少是我能負擔了)、並同時兼具水份、密度與豆溫量測功能的檢測儀器,然後外觀與介面設計也不同於其它的量測儀器。
「Roastrite RM800」J外觀。
諮詢廠商之後直接硬著頭皮下訂,也很快的拿到貨品,說實在還挺好用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看看「Roastrite RM800」,我分享部分第一次量測的結果,我測量的是「微微特南果」,我用同一批樣本量測五次,確保量測的準確性沒有太大的偏差。
第一次測試我用薇薇特南果來進行。

第一次:

  1. 水份:10.9%
  2. 密度:707 g/L
  3. 豆溫:26.8度

第二次:

  1. 水份:11%
  2. 密度:694 g/L
  3. 豆溫:26.9度

第三次:

  1. 水份:11%
  2. 密度:680 g/L
  3. 豆溫:27度

第四次:

  1. 水份:11%
  2. 密度:685 g/L
  3. 豆溫:27度

第五次:

  1. 水份:11%
  2. 密度:679 g/L
  3. 豆溫:27度
五次量測的程序都是同一批樣本,「水份」的量測結果幾乎是一樣的,幾乎是11%,「密度」的部分從679(g/L)-707 (g/L)之間游移,這應該是來自於生豆樣本在量測桶裡的「扎實度」不同的結果,個人認為都在預期範圍內,「豆溫」的量測結果也幾乎是27度。
「Roastrite RM800」只有兩個按鈕,非常簡潔,價格也目前是我搜尋結果裡最容易親近(官方價格是36800台幣)整體的使用體驗也還不錯的水份密度測量儀器,我想對我來說非常的實用,也分享給想要累積數據、慢慢揉捏出一鍋美味咖啡的朋友們。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任何的幫助或是啟發,非常歡迎你持續追蹤這裡的專題,或是分享給你的朋友,也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祝你順心 by 福妹可啡工作室
45會員
26內容數
純寫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