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mindfulness,又稱「覺察」)一詞近年由歐美國家傳入台灣,隨著坊間越來越多相關課程推出,逐漸廣為人知。
雖然經過數十年的臨床研究,已經確定它對抒解壓力、緩解疼痛、增強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都有效果,但究竟一般人對它的認識程度如何?是否有所誤解?
11月初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最新研究,刊登於《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20年的impact factor高達12.792,在所有臨床心理學期刊中(131本)排名第2。
研究透過「語義學分析」(semantic meaning),搭配「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與「經驗測試」(empirical tests),嘗試勾勒出一般民眾對正念的認知輪廓,又是否正確。
三個專有名詞都很深奧吧?看不懂沒關係,只要知道這篇研究刊登在排名很高的期刊,表示它很厲害就夠了。讓我們直接跳到結論:
- 民眾對正念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大多只是「坐而言」,而沒有「起而行」(not walking the talk)。
- 民眾對於正念的瞭解大多只侷限於第一步驟「覺察」(awareness),但對於更重要的第二步驟「接受」(acceptance)卻不甚瞭解,甚至誤解。
因此,接下來就得談談何謂「覺察」與「接受」了。
☆ 覺察 ☆
對自己當下的感受、想法、情緒、記憶(特別是「負面」的),保持清醒的、不批判的如實觀察。
身心科診間中常見的兩個(反面)例子分別是「氣昏頭」與「難過到麻木」。
- 氣昏頭:談到不體貼的另一半、不長進的子女、擺爛的下屬、公司的慣老闆,邊說邊補充「我沒有生氣,我只是在陳述事實」,但明明已經額頭冒青筋、雙手握拳、渾身發抖。
- 難過到麻木:與前者正好相反,明明陳述的遭遇就任何角度、任何人來看都及其不幸,卻看似平靜無波。除非真的是是世外高人、超凡入聖,否則極可能是衝擊太大、太久,因而有意、無意的壓抑(負面感受)。如此一來要不就是「內傷」,連「正面感受」也喪失,要不就是壓抑不住而大爆發、言行失控。
透過正念的一系列訓練,首先讓自己學會先「暫停」,不再持續沈浸於諸多負面感受中。接著則是試著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抽離」出來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自己的情緒:這個人怎麼會這麼難過?他怎麼有辦法氣到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