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中國大學教師的薪資待遇與法規簡介(0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學教師的薪資待遇與法規簡介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中國大學教師的薪資待遇與法規簡介004

初稿2014.04 最新修正2024.0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玉璽老師編著

中國的博士培育比起外國,有速成但水準堪憂之譏,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以來第一批博士生入學,全國共有18人,1982年首次產生6位博士,到了2012年,全中國在校博士生接近30萬人,每年量產接近5萬名博士,一個教授(博導)有同時帶47個博士生的紀錄,且有七成左右中國的博士生,是來自於已取得中國的大學教職,為了升等評級而在職進修者,2023年中國當年博士班入學有15萬新生去讀博士,2024年中國約有61萬人在籍就讀博士班。

由於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重,是決定學校升格為「大學」等評鑑的硬性指標。對這類學校而言,鼓勵在職教師攻讀「速成博士」,比招聘其他博士更可行。然而,這種模式存在著「注水」(灌水)之嫌。因此2022年中央社報導,中國地方大學將教職員送往海外大學攻讀「速成博士」再返校,以提高學歷比重的現象層出不窮。繼湖南省邵陽學院後,河北省邢台學院也爆出13名教職員集體取得韓國博士學位再返校的事件。

而這些招收中國「速成博士」的海外學校,教學方式更遭質疑。據報導,邢台學院這13名教師就讀的韓國「又石大學」博士班,學制為2.5年,每次只在寒暑假上2個月的課,且採用「中韓雙語授課」,更沒有入學考試及韓語語言程度要求,被戲稱為「韓國速成博士班」。

(對照:2014年,台灣全國博士生在學人數約3萬4千人,每年約有3千400位博士誕生,且全職博士生比例還是比較多--2020年度博士生約28千人)

中國國產博士重量不重質的結果,近年有中國學者大聲疾呼中國土博士名額對半砍的「中國土博士減灶論」甚囂塵上,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2009年在《南方週末》上發表《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大聲疾呼“砍掉一半大學的博士授予資格”。理由是:“西方國家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約30%,而我國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官員和老闆考博是一路綠燈”,北京大學畢業,獲得耶鲁大学歷史學博士之後,在美教書的薛涌,2007年在《東方早報》上發表《博士教育到“減灶”時候了》,直指中國大學根本就不適合於培養博士。薛涌建議:“關掉絕大部分的博士課程,借助國外大學培養博士,集中國內的資源把本科生教育搞好”。

在2000年到2019年間,總共有620萬中國人到海外留學,這當中已經有400萬人回到中國,成為「海歸」。近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以及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中國的海歸比率節節攀升,然以往吃香的「海龜」(海歸博士),卻也因為大學教職僧多粥少,欠缺在中國國內學術派系近親奧援,所以求職困難,變成「海帶」(海待博士,海歸待業,回中國找不到教職的流浪博士)。2020年報導指出,「海龜」薪資待遇雖較高,但僅5%的海歸年薪有辦法達人民幣30萬元(約新台幣126萬元),近4成低於人民幣10萬元(約新台幣42萬元)。影響所及,台灣人前往中國等海外讀博士,多為全職而非在職進修,經濟壓力大也欠缺人脈,到中國名校擔任教職難度也就增加許多,如果是台灣人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到中國任教,想要比照海歸年薪,恐怕也會遭遇上述的困難。

中國本國高教人才就業困難海歸未必有利
涂序新事件(2009年)

涂序新,高中畢業後,於1995年保送中國北京的清華大學水利系,獲得法學與工學雙學士學位,畢業後拿獎學金留美,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博士學位,在美國博士後兩年,因為美國高等教育就業市場緊縮,中國海歸紛紛回國,因此涂序新也在2009年回到中國,應聘於浙江大學,原本浙江大學決定給他副教授職缺,但到任後卻只給他博士後職缺,月薪2000人民幣(台幣還不到9千),薪水過低難以維持一家生活,因此涂序新以遺書痛批中國學術界殘酷、無信、無情,從浙江大學校園11樓跳樓自殺。

2024年上海某大學任教的海外歸國博士(海歸),大學任教月薪約9000人民幣(約台幣4萬),每週上課五天休息兩天(上五休二),略高於其他大學的8000人民幣以及每週上課六天休息一天(上六休一),遠低於臺灣大學教師薪資,而授課及在校時數則遠高於臺灣。

中國留學生回中國就業人數大增,但就業困難

據智聯招聘於2023年2月發佈的《2022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回到中國求職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明顯逐年增長,在打算回國就業的海外留學生中,90.79%的人表示他們回國求職有壓力,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崗位有限,就業競爭激烈”“留學花費很多,擔心薪資不達預期,很難回本”“海歸人數持續增加,其優勢已不如以前突出”

2021年新聞指出,90後海歸碩士大哭,月薪連人民幣五千(台幣約2萬2)都有困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春發雲林幾多枝的沙龍
12會員
168內容數
語言性別法律與歷史
2025/04/06
2025年3月,為傳承台灣傳統寺廟對聯文化,在李玉璽教授指導下,虎科大通識113-2文化史課程同學創作對聯,參加2025年3月份嘉義市詩學研究會徵聯獲獎,聯題為安貴四唱 對聯在台灣全國各地寺廟餐廳書院等建築中,是不可或缺的素材。注重平仄押韻,區分平上去入,可以用來學習台語漢文發音。
Thumbnail
2025/04/06
2025年3月,為傳承台灣傳統寺廟對聯文化,在李玉璽教授指導下,虎科大通識113-2文化史課程同學創作對聯,參加2025年3月份嘉義市詩學研究會徵聯獲獎,聯題為安貴四唱 對聯在台灣全國各地寺廟餐廳書院等建築中,是不可或缺的素材。注重平仄押韻,區分平上去入,可以用來學習台語漢文發音。
Thumbnail
2025/03/17
虎科大113-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台灣對聯文化開始報名 走讀虎尾廟宇學台灣對聯文化,走讀虎尾廟宇,由在地文史工作者提供協同教學,增進同學對地方的認同,並創作對聯,提高對台灣文化的認同。
Thumbnail
2025/03/17
虎科大113-2[微學分課程]走讀虎尾廟宇學台灣對聯文化開始報名 走讀虎尾廟宇學台灣對聯文化,走讀虎尾廟宇,由在地文史工作者提供協同教學,增進同學對地方的認同,並創作對聯,提高對台灣文化的認同。
Thumbnail
2025/03/06
2025年3月瀛社「第一期瀛社盃全國徵詩」評審結果揭曉,詩題:〈荷花度臘菊迎年〉本次徵詩活動,限定詩體為「五言八韻」之五言排律。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創作排律,獲得第二名(榜眼)以及第三名(探花) 詩題:〈荷花度臘菊迎年〉。 題目出處:張湄〈氣候〉:「真個四時皆似夏,荷花度臘菊迎年。」
Thumbnail
2025/03/06
2025年3月瀛社「第一期瀛社盃全國徵詩」評審結果揭曉,詩題:〈荷花度臘菊迎年〉本次徵詩活動,限定詩體為「五言八韻」之五言排律。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創作排律,獲得第二名(榜眼)以及第三名(探花) 詩題:〈荷花度臘菊迎年〉。 題目出處:張湄〈氣候〉:「真個四時皆似夏,荷花度臘菊迎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有批踢踢網民轉載新聞「中國失業率遠超想像 畢業生被逼簽『假就業』協議」。據該新聞報導,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在六月份達到了21.3%,創下新高。然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更糟糕,有學者認為實際失業率可能達到46.5%。按照教育部規定,「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在此背景下,中國各大
Thumbnail
有批踢踢網民轉載新聞「中國失業率遠超想像 畢業生被逼簽『假就業』協議」。據該新聞報導,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在六月份達到了21.3%,創下新高。然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更糟糕,有學者認為實際失業率可能達到46.5%。按照教育部規定,「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在此背景下,中國各大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近年許多大專院校因少子女化浪潮,屢傳停招或停辦,學生總數逐年減少,參與統測或技職教育的人數雪崩式下降,再加上中國高教祭出低門檻對台搶招生,恐加劇台灣人才荒。為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副總召賴香伶今(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完善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重新提升技職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近年許多大專院校因少子女化浪潮,屢傳停招或停辦,學生總數逐年減少,參與統測或技職教育的人數雪崩式下降,再加上中國高教祭出低門檻對台搶招生,恐加劇台灣人才荒。為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副總召賴香伶今(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完善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重新提升技職
Thumbnail
台灣的「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及「推動國際華語文教育策略」,「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自2006年開始舉辦,2010年後必須檢附外語能力證明才能取得證書。教育部2022年推動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新設「國際專修部」,對準半導體等製造業、營造業、農業及長照四大領域
Thumbnail
台灣的「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及「推動國際華語文教育策略」,「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自2006年開始舉辦,2010年後必須檢附外語能力證明才能取得證書。教育部2022年推動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新設「國際專修部」,對準半導體等製造業、營造業、農業及長照四大領域
Thumbnail
中國的大學教職職稱分三級、台灣的大學教職職稱分四級 (台灣籍教師到中國任教,視同外籍教師「外專」,採約聘
Thumbnail
中國的大學教職職稱分三級、台灣的大學教職職稱分四級 (台灣籍教師到中國任教,視同外籍教師「外專」,採約聘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
教育部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在哪邊都沒有先調查,檯面上除了台積之類的高科技產業會請博士外,其他產業根本小廟容不了大和尚,現在用「喊口號」式大躍進的方式說要養「萬名」出來,基本上可以預期四年後一定會是場大災難。
Thumbnail
教育部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在哪邊都沒有先調查,檯面上除了台積之類的高科技產業會請博士外,其他產業根本小廟容不了大和尚,現在用「喊口號」式大躍進的方式說要養「萬名」出來,基本上可以預期四年後一定會是場大災難。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台灣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每年新生兒數從1963年逾42萬的歷史高點跌到2018年約18萬的低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來到1.06,每位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1個小孩)。而在2019/2月時,台灣的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就已經邁入死亡交叉, 2019/12月的新生兒數為1.69萬,推升全年自然增加率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台灣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每年新生兒數從1963年逾42萬的歷史高點跌到2018年約18萬的低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來到1.06,每位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1個小孩)。而在2019/2月時,台灣的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就已經邁入死亡交叉, 2019/12月的新生兒數為1.69萬,推升全年自然增加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