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對話:職重人員與特教老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目前,以我們服務的對象來說,畢業生有非常大的比例都是高職綜合職能科的同學,因此當我在思考對話的對象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教老師」。
  • 從「學校」轉到「工作」
剛畢業的學生或許是最有就業動機跟衝勁的時候,如果能在畢業前夕、或即將畢業前,由老師跟家長合作,先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前準備觀念,將可以避免學生畢業以後賦閒在家,久而久之就失去進入就業市場的動力及勇氣。屆時,就需要再花「很多」力氣鼓勵學生勇敢踏出第一步。
因此,假如就業轉銜在學校老師這個階段已妥適的準備,接著再把學生交由職重單位服務,透過信任關係的轉移,也能讓學生及家長在畢業後不會無所適從,也會知道未來關於就業相關的協助,可以找政府單位的職重單位協助。
  • 職重與特教合作的現況偏低
依據特教老師的分享,在學校端其實很期待職重人員可以協助我們教導學生合適的工作態度、教導職災相關知識、求職技巧或分享勞動市場的相關資訊,像是職災相關知識。首先,學校仍屬較保護性的環境,雖然這幾年實施新課綱,新增了「衛生與安全概論」課程,課程中討論各種職業災害的認識和預防,但都還是限於資料上的認識;再者,求職技巧方面,雖然在學期間有相關的職前準備訓練,但吸收的程度也會因為家庭環境的支持程度、學生的特質而有所差別,後續的應用還是要仰賴實際媒合就業的職重單位協助;最後,是教導學生關於勞動市場分析的資訊,老師可能對於現今變化迅速的勞動條件、或勞動市場資訊上有落差,由於目前勞動市場的狀況僅能仰賴職輔老師提供諮詢,若能與職重單位合作是最適合不過了。
  • 教育v.s.職重 彼此有需求,需要主動踏出第一步
藉由與特教老師的對話能得知,學生從學校轉銜到職重單位的過程當中,有一些重疊且須要互相合作的地方,我們都應該要多一點主動,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這群畢業的學生可以順利找到工作,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彰師大校園一隅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Cary907@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7會員
143內容數
我是職務再設計專員。職務再設計是政府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或特殊的對象能夠更好的融入及適應職場而推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前面提到的這些對象,只要在找工作、或是正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工作適應上的困難而可能透過輔具、改善工作流程、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來克服的時候,就是屬於我能服務的範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身體任何徵狀都應該從整體平衡的角度來評估,包括結構、生化和情志三個方面。這種綜合性的觀點解決了許多專業人士在診斷時只能從單一角度出發的困擾。
Thumbnail
想轉職跨領域卻不知如何開始?這篇提供幾個方法協助你判斷,投入全新領域前,透過嚴謹方式,順利確保對於轉職領域有深入瞭解,避免踏錯行,後悔莫及!包括鎖定想要轉職的領域、進行產業研究與分析,以及累積相關經驗/人脈。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詩知」和「科學知」是兩種不同的知識形式,各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在面對不同領域或跨領域的學習時,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整合:將「詩知」和「科學知」進行整合,從而獲得更全面的知識。 例如 : 在學習環境保護問題時,可以運用科學知識來了解環境問題的成因和影響, 同時也可以運用詩
Thumbnail
營養師這次遇到的個案,綜合評估之下,其營養問題應為常見的肌少症引起的體重下降等問題,至於又該如何預防肌少症呢?讓營養師簡單說分明...(請筆記)
Thumbnail
遭受新冠肺炎影響的2021年,許多的藝文活動也連帶受影響而停擺,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於三級防疫警戒結束,趕緊抓緊時機預約了北師美術館的【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展覽,據悉展出顏水龍、林壽宇、林明弘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橫跨了臺灣美術史的三個世代,當天剛好碰到藝術家林明弘本人的親自導覽...
Thumbnail
庄司廣ㄧ非常節制地,在台南這一家的的系譜裡,一一陳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差異,並不亞於台日的間隙。 但他對於解決這些煩惱的終極手段,在小說的結尾明白地藉由這對夫婦的同心同意,感動了讀者。 他並不企圖侃侃而談大道理,這些我們都曾耳聞卻未曾經歷的掙扎,都只是庄司的思想之棋。
Thumbnail
跨足第二專業、第三專業領域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不同的產業價值,跨足的專業越多、職位通常越高,責任與能力也就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管理階級的職位異動,公司招募進來的人才通常無法與上一位能夠完全符合,雖然大部分專業背景雷同,但所具備的跨領域專業絕對都是不同的特質,判斷的依據以及執行專案的特質都會不同,
Thumbnail
有一天,一個朋友跟我說,想跟我借行李箱。我覺得納悶,行李箱一個也不用多少錢,怎麼會有人家裡沒有行李箱? 朋友說道: 因為我家小,行李箱久久出國才用一次,平常就放在家裡占位子浪費空間,所以買行李箱堆在家裡划不來,浪費空間使用效益又不大。 我聽了無言。所以我買了一個浪費空間又不常用到的東西,然後借給好聰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身體任何徵狀都應該從整體平衡的角度來評估,包括結構、生化和情志三個方面。這種綜合性的觀點解決了許多專業人士在診斷時只能從單一角度出發的困擾。
Thumbnail
想轉職跨領域卻不知如何開始?這篇提供幾個方法協助你判斷,投入全新領域前,透過嚴謹方式,順利確保對於轉職領域有深入瞭解,避免踏錯行,後悔莫及!包括鎖定想要轉職的領域、進行產業研究與分析,以及累積相關經驗/人脈。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詩知」和「科學知」是兩種不同的知識形式,各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在面對不同領域或跨領域的學習時,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整合:將「詩知」和「科學知」進行整合,從而獲得更全面的知識。 例如 : 在學習環境保護問題時,可以運用科學知識來了解環境問題的成因和影響, 同時也可以運用詩
Thumbnail
營養師這次遇到的個案,綜合評估之下,其營養問題應為常見的肌少症引起的體重下降等問題,至於又該如何預防肌少症呢?讓營養師簡單說分明...(請筆記)
Thumbnail
遭受新冠肺炎影響的2021年,許多的藝文活動也連帶受影響而停擺,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於三級防疫警戒結束,趕緊抓緊時機預約了北師美術館的【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展覽,據悉展出顏水龍、林壽宇、林明弘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橫跨了臺灣美術史的三個世代,當天剛好碰到藝術家林明弘本人的親自導覽...
Thumbnail
庄司廣ㄧ非常節制地,在台南這一家的的系譜裡,一一陳述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差異,並不亞於台日的間隙。 但他對於解決這些煩惱的終極手段,在小說的結尾明白地藉由這對夫婦的同心同意,感動了讀者。 他並不企圖侃侃而談大道理,這些我們都曾耳聞卻未曾經歷的掙扎,都只是庄司的思想之棋。
Thumbnail
跨足第二專業、第三專業領域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不同的產業價值,跨足的專業越多、職位通常越高,責任與能力也就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管理階級的職位異動,公司招募進來的人才通常無法與上一位能夠完全符合,雖然大部分專業背景雷同,但所具備的跨領域專業絕對都是不同的特質,判斷的依據以及執行專案的特質都會不同,
Thumbnail
有一天,一個朋友跟我說,想跟我借行李箱。我覺得納悶,行李箱一個也不用多少錢,怎麼會有人家裡沒有行李箱? 朋友說道: 因為我家小,行李箱久久出國才用一次,平常就放在家裡占位子浪費空間,所以買行李箱堆在家裡划不來,浪費空間使用效益又不大。 我聽了無言。所以我買了一個浪費空間又不常用到的東西,然後借給好聰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