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關於身障學生就業的提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4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職業重建專業服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82會員
148內容數
嗨!我是佩雯,我是個充滿活力、喜愛微笑、同時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人。我總是敞開心胸,歡迎職業重建以及來自企業的每位工作者一起交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期待和各位夥伴們的相遇!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職業重建服務:庇護工場轉銜輔導、身心障礙者履歷與自傳撰寫技巧、身心障礙者職前準備 ◎企業及雇主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雯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本以為很簡單的教學,在頭一兩次的指導過程中,就讓我感到莫大的挫折和沮喪。在第一次的課程中,我發現個案居然學不會我們以為的基本動作,是理解有問題嗎?或是他自身的體耐力限制根本無從得知,反正就是一直失敗,結果就是個案和我兩個人都很累,包括身體和心理都很疲憊的那種累和無助感!
就業歧視真的無所不在,包括我們自己也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踩到了紅線。然而,在實務上當我們提供職重服務時,不論是跟雇主接洽,或是跟專業人員討論,也常常會遇到這類狀況,更常見的尤其是「刻板印象」,特別是對身心障礙者來說,刻板印象的影響力更是巨大,而會導致求職者或專業人員放棄找工作。
其實對於身障畢業生來說,求職主要有三種管道: 首先、是自行從人力銀行找工作;其次是就業中心,這邊是屬於勞動部的直屬單位(有些人會說是直屬中央的單位),這裡提供職缺和補助的諮詢;最後,是地方政府(像是台北市、台中市...)的職業重建單位,除了有職缺以外,還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就業評估、協助開發職場、甚至有
「你可以加班嗎?」大概是面談中最常被問到的議題之一,在五一勞動節的今天特別想聊聊這個話題。通常公司(老闆或人資)會喜歡聽到:「我願意!」這樣的回答,但對勞工而言,實際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看待工作的角度也不一樣
這篇文章是針對讀者謝小姐的的來信提問,她想轉行當就服員,但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這次的提問呢,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是比較官方、偏向規定面的,第二部分則是認真地就甚麼樣的人適合職業重建工作,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原本以為很簡單的教學,在頭一兩次的指導過程中,就讓我感到莫大的挫折和沮喪。在第一次的課程中,我發現個案居然學不會我們以為的基本動作,是理解有問題嗎?或是他自身的體耐力限制根本無從得知,反正就是一直失敗,結果就是個案和我兩個人都很累,包括身體和心理都很疲憊的那種累和無助感!
就業歧視真的無所不在,包括我們自己也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踩到了紅線。然而,在實務上當我們提供職重服務時,不論是跟雇主接洽,或是跟專業人員討論,也常常會遇到這類狀況,更常見的尤其是「刻板印象」,特別是對身心障礙者來說,刻板印象的影響力更是巨大,而會導致求職者或專業人員放棄找工作。
其實對於身障畢業生來說,求職主要有三種管道: 首先、是自行從人力銀行找工作;其次是就業中心,這邊是屬於勞動部的直屬單位(有些人會說是直屬中央的單位),這裡提供職缺和補助的諮詢;最後,是地方政府(像是台北市、台中市...)的職業重建單位,除了有職缺以外,還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就業評估、協助開發職場、甚至有
「你可以加班嗎?」大概是面談中最常被問到的議題之一,在五一勞動節的今天特別想聊聊這個話題。通常公司(老闆或人資)會喜歡聽到:「我願意!」這樣的回答,但對勞工而言,實際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看待工作的角度也不一樣
這篇文章是針對讀者謝小姐的的來信提問,她想轉行當就服員,但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這次的提問呢,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是比較官方、偏向規定面的,第二部分則是認真地就甚麼樣的人適合職業重建工作,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剛畢業或找實習對於第一次擺脫學生環境絕對會很迷茫 再經歷掙扎不斷爬上岸的路途中 希望為明年畢業的學生和找實習的年輕人們能找到方向、心態更好 能夠幫助你們許多,避免我當時的窘境,少走點彎路 這篇文章將著重於「如何找工作、調適待業心態以及覺察自我」 至於更具體的面試技巧與實戰策略,我會在未來的文章中深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涵蓋了肢體障礙者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以及職涯迷惘可能出現的原因。同時介紹了職涯諮詢服務模式,並探討了解如何在內在系統和外在系統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職業重建服務(職重服務)是協助身障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的一連串服務。從服務的不同階段來看,能夠明確地清楚到每個專業人員在其角色中所發揮的功能,一起來逐步將服務對象往前推,因信念聚攏的職重團隊成就職重宇宙。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
Thumbnail
剛畢業或找實習對於第一次擺脫學生環境絕對會很迷茫 再經歷掙扎不斷爬上岸的路途中 希望為明年畢業的學生和找實習的年輕人們能找到方向、心態更好 能夠幫助你們許多,避免我當時的窘境,少走點彎路 這篇文章將著重於「如何找工作、調適待業心態以及覺察自我」 至於更具體的面試技巧與實戰策略,我會在未來的文章中深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涵蓋了肢體障礙者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以及職涯迷惘可能出現的原因。同時介紹了職涯諮詢服務模式,並探討了解如何在內在系統和外在系統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職業重建服務(職重服務)是協助身障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的一連串服務。從服務的不同階段來看,能夠明確地清楚到每個專業人員在其角色中所發揮的功能,一起來逐步將服務對象往前推,因信念聚攏的職重團隊成就職重宇宙。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