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m | 講座分享: I-LIFE國際行動協會:半熟大人之路,在脆弱中長出勇氣

2021/12/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也是受到邀請來到這個成果發表會嗎?」一陣閒聊後,坐在我旁邊的女生問。

「不是耶~哈哈 我是在臉書剛好看到這個活動就來了!其實,我對這個組織認識還不多(噓)所以也感到很好奇,想再多認識一點~」我笑著回應。
I-LIFE@facebook
〈 社團法人I-LIFE 國際行動協會/夢想騎士〉,是由社工、心理專業工作者組成的小型非營利組織。為成年進入社會的弱勢族群建立心理支持服務,服務年齡為18-30歲的半熟大人。
《成為,領人出走的老師。》2021出走課程師資培育計畫成果發表會。

出走課程是由台灣特性孕育出的冒險教育課程,我們將教室帶到戶外,讓路上遇見的人們成為老師,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堂創造正向影響力的課。

關於不能使用金錢,我們還能擁有什麼?在出走中,我們帶領學員經歷未知,以自身所有來交換一切所需,從2010年夢想騎士計畫開始至今,結合薩提爾、心理輔導、體驗教育等模式,發展成一門獨特的體驗教育課程。
一無所有,是出走課程中設計的情境
帶領出走的老師,則是帶著學員去創造以及看見的角色
但在這之前
得先出走過
得先面對害怕
得先學習被拒絕
得先練習如何勇敢
得先感覺自己與他人
今年有十位夥伴完成出走課程師資培育課程,三位夥伴代表上台分享。
I-LIFE@facebook
在這三位分享者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位上台的大栩
初見他,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台風很穩,用詞很細膩、口條幽默,且肢體生動,看似是善於社交,成績人緣很好,像是很敏感、溫柔、且願意付出的人。
然而,我這些標籤的印象,在他分享的過程裡,慢慢的被他一張張的撕下來。
「我是這次師培的引導員,同時也是I-LIFE服務陪伴的個案,我來自一個受家暴的童年......」大栩用著穩定的聲音,溫柔的笑意,說出這段開頭。

卻是讓我感到些許的震撼,在這外在沈穩的優秀表現裡面,原來有著破碎仍在修復的內在狀態。
「我報名出走課程,因為我需要很大量的肯定,在這裡一點小小的舉動,大家會大力誇讚,像是說『哇!你竟然拿到一個麵包了喔,怎麼這麼厲害啦!!!』還有因為我可以學習......」當大栩說完這一張投影片,我也覺得他的理由很有道理,邊聽邊點頭。
但當來到下一張時,投影幕上只寫著「但其實......」這三個字。
只見大栩輕輕嘆一口氣說:「我在做這份簡報時,也有給我的老師看。她看完上一張投影片,跟我說:『我覺得你說的很好,可是,好像有點被包裝過,我覺得你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說出來』於是我再做了這一張投影片。」
然後大栩接著說:「我需要很大量的肯定,是因為我還無法接納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我現在可以允許別人肯定我了,但我還無法允許自己肯定自己......」
那一刻,我再度感到震驚,這段話的語言背後,需要經歷內在傷痛挖掘的過程、以及自我覺察的深度練習,才能看見、釐清,最後說出一層又一層脆弱情緒背後,需要被理解、接納的自己。
大栩談到這段時,坦誠地告訴我們:「我這份投影片一直做不完,一直到昨天我都還在修改,然後一邊大哭,我覺得我完成不了......事實上,一直到今天我上台了,我還是沒做完......」
後面談到什麼,我只記得大栩接著說到他的父親,他說:「我很害怕我會變成跟我那個家暴父親一樣,一樣不負責任、一樣......」大栩的情緒大量湧上,他語帶哽咽,中斷了演說。
那一刻,全場寂靜,沈默了好幾秒的時間。
忽然,我看見我右前方、第一排的一位阿姨,舉起了她的雙手,很用力、用盡全力的拍著手,然後說了聲加油。下一個瞬間,全場掌聲如雷,給了他滿滿的鼓勵和肯定,而那幅畫面,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且深受感動
大栩哽咽的說了聲謝謝,然後繼續他的演講。
他後面談到出走課程裡,17個人不能使用金錢的一段旅程,有好多陌生人願意給予善意的幫助,17個人欸!17份免費的餐、住宿、交通。他眼神充滿感激的表示,他不懂為什麼這些才跟我見過一次面的陌生人願意這樣幫助我?這是在他過去童年的經歷中沒有體會過的正向連結。
聽著大栩真誠的分享,好幾度我都紅了眼框。
很想上前去擁抱著這個才年僅23歲的大男孩,告訴他:「就如你的老師堅定所說,不要害怕,你跟你的爸爸不一樣。」也心疼他還沒長大,就一邊受傷一邊努力去保護媽媽。
敞開自己的脆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還要站在眾人面前說出來、身上還背負著男生不能脆弱、不能掉淚的社會框架裡,更是不容易、非常勇敢的舉動。
I-LIFE@facebook
在分享會的結束之際,有個紙條回饋時間。
「謝謝站在台上分享的講者,把自己敞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打開自己除了需要勇氣外,還需要對自己很誠實,這很難。因為一旦打開來,意味著你必須去看見、面對某些面向你可能不願意看到的自己,有些脆弱、甚至有些難堪。
有時候你可能還沒準備好靠近,而有時候你有能量靠近了,但如大栩說的,求助不是一次就好,還需要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療癒也是一樣,同個事件、同個情緒、同個議題,不是靠近一次就夠、有時需要好幾次、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況且,打開後的看見,只是療癒的起點,並不代表開始痊癒了。看見、理解,以及和解、改變,然後長出力量、長好自己。那是一段漫長且反覆的歷程,但我也相信,打開後,才有轉化的可能。
辛苦了,在那些傷還沒修復、還沒長好自己、還沒有能力照顧自己之前,就要承受這些、然後面對這個世界的期待。最後,謝謝你們今天的分享。」
在寫這段紙條時,我想到了〈人生百味〉組織創辦人巫彥德在他臉書的一段話。
重拾評價與生命成長路徑的結構

在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成長的路徑是由2個基礎形狀構成。
「一條線性的直線」,代表了進步或是退步。
「一個周而復始的圓」,代表了循環
我發現因為成長是這個形狀,所以有時看起來好像有種「欸我我怎麼回到原點了」

單純從行為來看,改變的路徑像是
「我會批評別人」
「我不批評別人了」
「我又開始批評別人了」

但如果綜合來看,那個螺旋改變的角度是
「我會批評別人」
「我開始不批評別人了」
「我開始有覺知的批評別人了」

也就是說在行為上周而復始,但是在覺知上卻是有進步了
走在自我療癒的路上,我也常有這種挫折的感受:「為什麼又回到原點?為什麼又還是遇到一樣的議題,為什麼我好像都沒什麼改變?」
但後來我發現,我已經從「否定自己」,走了一段,好不容易走到「允許自己」,然後又走了一段,走到了「接納自己」,再慢慢走到「肯定自己」,而這個過程裡,每一步都很不容易
同樣,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可以選擇的,這也讓我意識到,我可能要練習重新選擇評價自己,當然,這也是個需要慢慢鍛鍊的過程。
I-LIFE@facebook
另外,我對於講座裡,I-LIFE的創辦人賴雷娜也印象很深刻。
當我進來找位子坐,和她對到眼時,她真誠且熱情地向我點頭,以及聽見她爽朗的大笑,讓我覺得說,哇這個人的能量好飽滿、好耀眼啊!但我後來發現,小娜姐的生命故事也充滿破碎、遺棄和傷害。她不到16歲就被迫半工半讀,獨自長大。於是,我回家後找了許多關於雷娜的訪談與演講。

其實知道這個I-LIFE組織,是因為看到了曾寶儀與賴雷娜的對談影片〈曾寶儀 x I-LIFE|脆弱,教我們的那些事〉裡面的一段話:
「所謂的半熟大人真的很不容易,我們總是對他們有期待,我們以為他們已經長好了,準備好要面對這個世界了,但其實不是的,這世界變化這麼快,我們怎麼能確認他們準備好了呢?」曾寶儀說。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這一群半熟大人,是因為他們好渴望成熟,可是似乎我們整個社會環境,會希望他們成年後立刻成熟,但在前面的十八年歷程裡,卻沒有好好一個個陪伴帶著做,到底要怎麼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人,然後就被迫很快的成長。」賴雷娜說。
訪談的影片裡,雷娜也展示自身脆弱,很真誠且坦白說:

「其實昨天我很害怕我這場採訪失敗,我抱著我先生的大腿痛哭,如果我今天沒有表現好了,是不是我的先生就不會愛我了,在那個假想的恐懼裡,我擔心,他是不是會因為我不夠好,就要拋棄我。
但,我也在練習,我已經比以前更加努力,我這一次又再更短一點的時間,然後我知道我一定有一些能力給大家欣賞,所以大家願意信任我。於是昨天我就對自己說,好,那我就花三十分鐘跟我的恐懼在一起。」
最後,也想以雷娜在Ted演說的內容裡,關於脆弱走向勇敢的「三個步驟」,做為此篇文章的結尾。

「理解-接納-行動」

陪伴理解、接納自己的脆弱之後,也需要勇敢做出行動,才會迎來改變。而也如曾寶儀影片中所說,每一個脆弱都是證明,你與勇氣同在的可能性。

【後記】
在這個講座裡,有不少23歲年紀的年輕人,也讓我想起了23歲的自己
所以雖然這篇很長(辛苦跟謝謝你閱讀到這!)但我還是想分享一個關於我、23歲,且還在「否定自己」階段、半熟大人的小故事。
那是一次的諮商個案練習,我的諮商師姐姐出了一份小作業,她請我回去紀錄我一週的好特質行為,以及請朋友列出三個我身上的好特質。
隔週我去諮商時,諮商師姐姐帶著我一個一個看。看完後,她停頓、溫柔的注視我,以認真的口吻問我:「嘿,Noam,你紀錄的很好,你觀察到自己有一個善解人意的特質,會傾聽家人的需求,然後付出給他們。但我想問問你,為什麼這個特質,你不能同樣為自己做呢?
那一瞬間,我像是被打到一樣,因為我似乎從沒想過,我可以同樣為自己這樣做。然後我竟然瞬間掉下淚,突然哭了起來,我自己也感到意外,但那些眼淚,似乎是在為那個不斷被忽略的內在小女孩心疼和道歉。
而同樣,其實我一直為自己貼上「懦弱、玻璃心」的評價,但在這份小作業裡,我意外發現,我在朋友間收到最多回饋的好特質,竟然是「勇敢」。我突然意識到:我為什麼要一直否定、不接納、肯定這個特質?,慢慢也從不相信,看看開始去相信,或許我應該重新定義勇敢的詮釋,開始去「承認」和「肯定」我身上有某些好特質。
還在「否定自己」階段的自己,確實是需要很大量的肯定,讓自己練習去相信,而一路的累積跟練習,我相信,一定會慢慢讓內在長出肯定自己的眼光。
若你也還在「否定自己」的階段,我希望這場講座的分享、我的小故事,可以陪伴你一起前往「肯定自己」的路上,祝福你在這個過程裡可以慢慢欣賞自己。
65會員
28內容數
療癒跟改變不是某個瞬間或事件的產生,而是累積了一段路自然而然的發生。在這裡我們一起好好記錄,慢慢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