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cus.cc/article/5f89fce6fd89780001074e3f?fbclid=IwAR3DlLRc4Q25bumPX7gWiSdpFvHGo5hYiijelbWHPAWnxOL6aJsyiwJZSoA
「劉仲敬:就是反封建。比例代表制是德意志帝國打擊反普魯士的封建各邦和普魯士保守勢力的做法」
阿姨推論過程完全搞錯,但是結論卻正確
1. 德意志帝國的國會選舉是小選區絕對多數制,意思是一人一票在一個選區選一個代表出來,一區只有絕對多數者當選,如果第一輪選區沒有絕對多數者,那就是第一二名進入第二輪選舉。
2. 威瑪共和的國會選舉是大選區比例代表制,意思是在每個選區中各政黨都提出順位名單,照比例當選,假設柏林某區應選出5人,社民黨與獨立社民黨與德國民眾黨各得60% 20% 20%,那該區的社民黨就人選名單上前3人當選,獨立社民黨1人當選,以此類推,沒有全國性的比例代表制。
3. 戰後聯邦德國的選舉是把1.跟2.結合,所以才出現了所謂的聯立制:單一選區多數+各邦比例代表制。聯邦德國並沒有像台灣那樣的全國比例代表制。
訪談中提到
「社會民主黨在名義上成為帝國的“朝敵”(這是日本人的說法,就是國家的敵人),而事實上卻以自身的存在維持和加強了國家。」
這句話卻是正確的,原因不是選制,因為德意志帝國時代的保守派是分裂的,天主教區域的保守票都投中央黨,新教區域的投保守黨,真正全國性的政黨其實是中間偏左的國家自由黨、進步黨等bürgerliche partei,他們的得票的基礎是全國中產階級,而SPD是本來就是共產黨要搞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不分國內外,在德國當然也不分新教舊教,所以全德國的工人票都是他的訴求對象,全國工人vs.全國中產,當然普選制下工人票絕對狂勝,這也是1912年SPD可以成為帝國國會第一大黨的原因。
重點其實是社民黨在一戰的態度。一戰前第一大黨的社民黨本來可以趁宣戰的時候發動全國革命或至少不合作,卻選擇相忍為國共赴國難,在戰後本也可以發動社會主義革命,但看到布爾什維克的情形後卻反而決定要把德意志帝國整個盤下來避免革命,社民黨背叛理想後當然真正的左翼如分裂出來的獨立社民黨或是共產黨就搶佔原來的生態位,社會主義左翼從一個變成三個黨。社民黨在決定避免社會主義革命後,無可避免就只得開始往建制派慢慢滑波了,所以後世有個印象是SPD對德國民主制度貢獻非常大,反抗納粹出非常多力之類的(最近選舉也在講),其實說起來當初可能SPD捍衛民主德國只是很意外的結果。
中央黨從一個反抗新教普魯士在拿破崙戰爭後殖民天主教萊茵蘭的政黨,變成好像有一點全國性,其實是工業革命的關係,鄉村居民往都市移動成為工人,所以傳統新舊教的分界就不在那麼分明了,但是中央黨一直都是贏在天主教的領域,從來沒有打進像是東普魯士的保守黨鐵票區過。是俾士麥的文化鬥爭,反而讓不分各邦天主教有了共同利害關係,中央黨的跨(天主教)邦性是由此產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