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國中代課時,有位學生問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不喜歡讀書,這些知識以後出社會又不會全部用到,為什麼還要讀書?」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跟「改變認知」有關。
這邊容我先插個題,剛好最近我和心理諮商師的女友聊到,她對工作感到些許灰心,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投胎又比選擇更重要」,認為只要出生在好的家庭,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關於這點,我一半同意,一半不認同。許多人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我更相信是「認知決定命運」。
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判斷,最終決定了我們在面對同一件事時,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換句話說,即使你遇到貴人、好事或機運,若因為不當的理解,最終可能還是將它拒之門外。
就像那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有一名神父在洪水中堅信上帝會救他。當洪水淹至膝蓋時,舢板來救援,他拒絕了;水漲至胸口時,快艇再次到來,他仍然拒絕;最後,當洪水吞沒教堂,直升機也無法讓他改變心意。
最終神父被淹死,上了天堂後質問上帝為何不救他。上帝回答:「我派了舢板、快艇和直升機,你卻一次次拒絕了。」
這個笑話雖幽默,但也揭示了一個道理:認知受限的人,即使機會擺在眼前,也可能因為固執於自己的想法而錯失良機。
這種現象也出現在心理諮商中。有些人明知道問題出在哪,也知道解決的方法,但仍受限於認知,難以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那這和讀書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認知的形成與三個主要因素密切相關:成長環境、人際互動和教育經驗。
成長環境來自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最初的價值觀和信念,但因為家庭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所以這部分較難改變。
人際互動指我們認識的人和與社會的接觸,這些交流會逐漸形塑我們的世界觀。
教育經驗則是透過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成為提升認知的重要方式。
成長環境受制於原生家庭,所以並不容易改變,就像那句經典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可是,教育經驗和人際互動是可以主動改變的,而讀書正是拓展這兩方面的有效方法。
最近和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J聊天,讓我對此深有感觸。我和J的成長背景相似,但她在求學時非常努力,考進國立大學,後來又拿著獎學金出國留學。如今,她在美國科技龍頭公司工作,享受著穩定而豐厚的收入。
J分享她的理財方式時輕描淡寫地說,公司每年配股,她需要用錢時就賣一點,其餘時間努力工作,隨著公司股價一路上漲,她的資產自然水漲船高。相比之下,我雖然熱衷研究資產配置,但她的資金規模和成長速度已遠遠超過我。這讓我意識到,讀書不僅為她打開了機會的大門,也為她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槓桿。
我並不是要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是透過讀書,她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拓展了認知的邊界。這些認知的改變,最終為她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與選擇權。
有些人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熱情與天賦,清楚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如果還沒找到方向,讀書是現行體制下投資報酬率極高的選擇。
所以當時我是這麼回學生的:「的確!書本上的知識未必能直接應用於生活,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它卻能幫助我們跳上更高維度的竿子,幫助我們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投胎確實重要,但這不是我們能掌握的事情。就像打牌一樣,並非每個人都能在一開始就擁有絕佳好牌,但勝負的關鍵往往不是在於牌的好壞,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手中的牌。
提升認知,就像學會更多的出牌技巧,讓我們即便起步不佳,也能一步步打出精彩的局面。
所以,我認為,不讀書也可以,但前提是你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並全力以赴。然而,在那之前,讀書無疑是我們提升認知、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最佳鑰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