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5催眠故事--兒時的傷的確多是父母教育方式造成的,但這些傷在長大之後,只要自己願意,就能撫平傷痛,不再被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由於童年創傷的影響,導致小語現在容易焦慮、緊張,甚至自律神經失調而就醫診治並做過心理諮商,這次她想輔以催眠來了解自己為何」在密閉空間、昏暗天色時、遇到大吵、被盯著看及面對權威時,都會不自覺地焦慮」的原因。

回到焦慮開始發生的時刻,當時的小語才幼稚園,父母在客廳爭吵不休,而小語偷偷的打開房門偷看著,心中感到十分害怕。小小的心靈中有一個期望:「爸媽不要吵架!」父母因為錢的關係起了爭執,父親動手打了母親,母親因「若是離家會沒辦法養活孩子」而選擇忍讓。

因肺腺癌離開的媽媽與小語對話後,希望順著光先四處遊玩,一圓曾因健康無法出國的遺憾,臉上堆滿笑容的媽媽與小語,彼此只有放心與輕鬆。小小語也不再哭了,讓小語帶著她去踏青;大太陽的天氣裏,在一處有山有水的地方,還有好多幼稚園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玩、一起享用牛奶、麵包,小語也嚐了直說「不錯吃」。一旁的姊姊也笑的很開心,雖然姊姊可能因努力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材上而疏忽了與小語的互動,但這是適合兩人的距離,因為姊姊已經不再需要為了父母爭吵而躲藏。

再次回到父母吵架的場景,小語說畫面由黑變灰,現在的感受就只是看著一場記憶。在潛意識的帶領下,小語回到面對權威感到害怕的經驗中,約莫小一的她正被爸爸罰跪在神桌前!當天和姊姊因為小事爭執不休,正好被爸爸遇上。協助這對小姊妹和看起來很兇的爸爸對話後,小語感受到爸爸變得溫和了。

兒時的創傷撫平後,小語提及「工作時總會習慣否定自己」,於是便去探索這個習慣的成因。潛意識將小語帶到高中:原來當時她沒考上前三志願、沒能滿足家庭的期待,還造成家庭經濟上的壓力,於是小語產生了嚴重的自責,「覺得自己是個麻煩」。雖然明明很慶幸自己進入了這所學校,在課業以外都有輔導老師協助,還能聽神父講道、唱聖歌,但卻無法讓自己展現出慶幸。高中時期的小語提醒著想改掉否定自己的小語:「享受當下,敞開心胸」。

已學會不否定自己的小語出現,臉上掛著笑容,穿著一派休閒的服裝,頭上還戴著聖誕帽。小語正提及著目前在改組的職場環境,看見直屬主管自己也因改組不知所措,無法挺她;新長官只是觀望著。從意象看見這樣的改革期程直至2023年初才能正式上線運作,小語明白革新是必要的進程,而自己期待的完整規章,才能更有效讓整個運作更加完整和理直氣壯。

結束前,重新檢視了今天提出會造成焦慮的點,小語說想起時感受溫和許多,也減少了自責。透過催眠解決問題就像撥洋蔥一樣,一層層的撥開、一層層的深入,用著自己的速度一層層的增加著自己的能力,一層層的面對。今天小語有這樣的結果,Elsa認為已經很棒了!一次的催眠探索,能夠改善多少就接受多少,不需要連探索都被加上期望,順其自然的走,反而效果才是最好的。

在整理小語的催眠故事時,想起的是日前和孩子搭車準備去用餐時,在一個十字路口看見個約莫幼稚園年紀的小女孩,穿著一件紫色的長版羽絨衣正開心的向著馬路奔跑,身後的媽媽嚇壞了,好在手腳俐索,右手一伸就將小女孩一把抓了回來。媽媽嚴厲的吼聲後,孩子被用力的抓著,孩子哭聲大作…然後Elsa搖搖頭說著:「小小的心靈就這樣受到創傷了!」蝦子們原來還想凸槽『哪有這麼誇張!這樣就創傷?』但當他們看見了那孩子臉上從歡笑到驚恐的變化,他們知道:孩子真的受傷了!

人就是這麼脆弱的動物,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所以能夠選擇善良、願意成為善良的人,都該好好的照顧著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因為能力有限,受了傷不知該怎麼處理,但已成年的人們,面對傷痛是自己的責任,不要再歸咎原生家庭,因為「有能力面對而不面對卻只是抱怨」的人生,是自己得過的!兒時的傷有許多的確是父母教育方式造成的,但這些傷在自己長大之後,只要自己願意療癒自己,就能撫平傷痛,不再受影響。

小語家和Elsa家一樣,對孩子做錯事時的處罰是採連坐法。但現在的我們想著以前拿著椅子罰跪的畫面,反而心底會有些甜呢!想繼續沈溺傷痛?還是將傷痛轉為力量?都是自己的選擇。





圖片來源:pixabay




【和Elsa一起玩VS釩排列】接受報名中:

2022首月場次

2022/1/19(三)平日場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iHD8YvvXYYX274Ed7

2022/1/29(六)假日場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nyFc7iFhLFz5QZan6




歡迎預約體驗留下自己的故事~

預約:

◎ 臉書搜尋「夏佩菁」

◎Line:elsa-hsia





#催眠 #觀元辰 #圖卡塔羅通靈閱讀占卜 #阿卡西記錄 #MetElsa工作室 #個案體驗 #MetElsa自助粉絲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tElsa|攜手潛意識好好過生活
7會員
160內容數
莫忘初衷,問心無愧,相信-就有力量。 MetElsa 工作室 |催眠|觀元辰|塔羅|萬物排列 陪伴你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NGH催眠師|發照講師 觀元辰執行師|講師
2025/04/29
透過觀元辰案例,小西尋求與孩子和平共處的方法與自我重視。元辰宮意象呈現小西的內心世界:對母愛的渴望、盡責的工作態度、對關係的經營與保護。生命書的訊息點明需耐心陪伴孩子成長,並珍視關係的脆弱與重要性。文章也探討了生命的學習與告別,以及人際關係中的自我肯定與勇氣。
Thumbnail
2025/04/29
透過觀元辰案例,小西尋求與孩子和平共處的方法與自我重視。元辰宮意象呈現小西的內心世界:對母愛的渴望、盡責的工作態度、對關係的經營與保護。生命書的訊息點明需耐心陪伴孩子成長,並珍視關係的脆弱與重要性。文章也探討了生命的學習與告別,以及人際關係中的自我肯定與勇氣。
Thumbnail
2025/03/06
童年創傷與原生家庭議題探討,透過催眠療癒經驗,分享個案自身選擇父母的經歷,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轉念過程,引導讀者重新看待原生家庭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3/06
童年創傷與原生家庭議題探討,透過催眠療癒經驗,分享個案自身選擇父母的經歷,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轉念過程,引導讀者重新看待原生家庭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2/03
本篇文章講述了小珺在遠距代觀中所經歷的深刻心靈啟發。她在情感與健康上所面對的挑戰,使她意識到自己擁有重新生活的力量。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愛情、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在面對困難時,學會為自己發聲與愛自己。透過小珺的故事,探討疾病與心靈的連結,鼓勵人們珍惜每個階段的自我成長與改變。
Thumbnail
2024/12/03
本篇文章講述了小珺在遠距代觀中所經歷的深刻心靈啟發。她在情感與健康上所面對的挑戰,使她意識到自己擁有重新生活的力量。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愛情、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在面對困難時,學會為自己發聲與愛自己。透過小珺的故事,探討疾病與心靈的連結,鼓勵人們珍惜每個階段的自我成長與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Thumbnail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Thumbnail
小雨自訴有著憂鬱、焦慮及偶會出現恐慌,婚姻與工作都感到壓力,失眠、磨牙、全身痠痛、頭痛,必須依賴藥物才能入睡,與父母關係不好、自己總有負面信念,總覺得開心不起來。回想起父母的管教方式,只有威脅、警告、怒吼與控制,即使現在長大了,也只是被用著不同的方式被控制在家族企業中。
Thumbnail
小雨自訴有著憂鬱、焦慮及偶會出現恐慌,婚姻與工作都感到壓力,失眠、磨牙、全身痠痛、頭痛,必須依賴藥物才能入睡,與父母關係不好、自己總有負面信念,總覺得開心不起來。回想起父母的管教方式,只有威脅、警告、怒吼與控制,即使現在長大了,也只是被用著不同的方式被控制在家族企業中。
Thumbnail
生活中諸多困擾我的感受,比如說”成為自己”。自己是誰?我在哪裡?這是必要的嗎? 總是覺得雙腳懸空 沒有安全感。 最明顯的感受表現是”被針對“的感受。不論對方在講甚麼,我總有辦法連接到"我被針對”的情緒。而這個感受以前還可以笑笑帶過,現在他像膿瘡一樣,快爆了,我簡直隱忍著和對方吵架的衝動。 〔待續〕
Thumbnail
生活中諸多困擾我的感受,比如說”成為自己”。自己是誰?我在哪裡?這是必要的嗎? 總是覺得雙腳懸空 沒有安全感。 最明顯的感受表現是”被針對“的感受。不論對方在講甚麼,我總有辦法連接到"我被針對”的情緒。而這個感受以前還可以笑笑帶過,現在他像膿瘡一樣,快爆了,我簡直隱忍著和對方吵架的衝動。 〔待續〕
Thumbnail
透過催眠解決問題就像撥洋蔥一樣,一層層的撥開、一層層的深入,用著自己的速度一層層的增加著自己的能力,一層層的面對。今天小語有這樣的結果,Elsa認為已經很棒了!一次的催眠探索,能夠改善多少就接受多少,不需要連探索都被加上期望,順其自然的走,反而效果才是最好的。
Thumbnail
透過催眠解決問題就像撥洋蔥一樣,一層層的撥開、一層層的深入,用著自己的速度一層層的增加著自己的能力,一層層的面對。今天小語有這樣的結果,Elsa認為已經很棒了!一次的催眠探索,能夠改善多少就接受多少,不需要連探索都被加上期望,順其自然的走,反而效果才是最好的。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Thumbnail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Thumbnail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
Thumbnail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Thumbnail
「我不想要再用奶奶的定義了!人怎麼可能不是『一次就學會』,不然就是『不管怎樣就是學不會』?而且,我因此放棄了很多可以更精熟的事情;之前,還需要在懂了一些的時候,就要裝作很厲害,然後再來擔心、害怕會被別人發現,其實我不懂的還有很多⋯⋯」—— 大女兒邊哭邊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