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只是找工作跟探索第二專長而已嗎? 謹慎配置手中資源,用方法跟策略經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raw-image

無論是菁英運動員、成功企業家、又或是我們看到在社會上發生的議題事件,其實每個人、每件事都像是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他浮出水面、被我們看到的一小角,但要成就被我們看到的那個部分,是來自於背後那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例如思維、習慣)。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raw-image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運動員在過去的社會,總是被定位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好像只有讀書人才對社會有幫助;好像練運動,就只是為了拿獎金賺錢…。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培養個人專業,在社會的地位卻差那麼多?

raw-image

因為對社會的貢獻程度不同。過去的台灣社會生活較為困苦,因而相信「知識就是力量」,讀書人所念的專業,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讓整體經濟往上提升的;而現在大家的水平往上提升,逐漸發現光是死讀書而沒有實務經驗,是無法更快速解決問題的。

學更多的知識卻無法活用,是無法過好這一生的。運動員過往的經驗累積,正好補足了現在社會缺乏的部分。知識或許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思考方式,但是經驗可以讓你更快的解決問題。將知識與經驗互相結合,才能形成屬於你個人的價值認知。

但,要做到讓互補的人都願意出力、提供自己身上有的東西,其實並不容易。

我們的社會很強調累積,往往擔心教會了別人、自己就輸了;往往擔心外來的人拿了資源,拍拍屁股就走。原先將資源累積在自己身上,是為了讓自己更好,但累積過了頭、人人都不願意分享,社會只會停滯流動、一起向下沉淪,誰都不會更好。

raw-image

荃鈺老師看見了這層關係、也發現運動員相較於一般大眾較為缺乏的部分,從最靠近出社會的年齡層,教育學生運動員主動跟社會連結、培養他們在過程中的思考方式、並讓他們學著開始閱讀,用知識的力量來解決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問題。

讓運動員身上的經驗,與一般大眾的知識相互結合,必須先讓運動員的基礎知識能夠與一般大眾在同一頻率上,也必須由運動員開始主動提供價值,與社會產生連結,當有人願意主動做出一點調整,社會才會開始流動。

raw-image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整個學期以《場外人生》這本書中的章節當作每周課程主題,每周主題不同、一次只談一個主題,但都是在談生涯規劃這件事。

「畢業之後,你想做什麼呢?」
「不知道,應該就是老師或教練了吧!
不然運動員還能做其他事嗎?」

這是幾乎每位運動員都會有的想法。

一位手無寸鐵的運動員、不懂得保護自己,即將踏入社會、面臨各種挑戰,該怎麼辦?

學會了破框力,他將侷限的視野打開、了解自己的未來不再只有教練或老師,而開始向外探索、與社會產生互動;有了自學力,他將學會透過提問解決自己的問題,也關心別人,更能夠解讀他人的言外之意

raw-image

跟過去運動訓練的生活完全不同,剛出社會就面臨這麼多選擇與話術、也擔心做出錯誤判斷,學會了專注力就能保護自己、學會覺察力就能設立好自己的界限,持續在喜歡的領域深耕;

累積了幾年再回頭看看,是否都是自己在向他人拿資源、學習,有沒有辦法提供價值與回饋、讓資源繼續傳承? 有了斜槓力,向外拓展更多專業,同時配合極簡力的概念,理解了「少,即是多」,也明白取捨之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raw-image

人生總有突如其來的意外,學會敏捷力,讓自己在變動中快速調整、迭代更新,先讓自己活下來;學會組合力,不再需要擔心誰會取代我、每天活在恐懼與壓力之下,而是能夠重新排列組合自己身上的優勢、找到適合的位置;

出社會後的努力,不再像運動訓練那樣,能夠短期看見成效。要能看見成果,過程往往很漫長、卻也只能繼續投入。很想放棄的時候,回頭想想從運動訓練中訓練出的出場力意志力,配合更有策略的思考,讓層次比自己高的人願意幫忙,就能走出自己的路。

raw-image

「運動員退休後,只能當教練或老師嗎?」課程以這個在選手身上常見的問題出發,雖然每周主題不同,但同樣都在做「將思考的時間軸拉長、不急著將自己塞入既定位置」這件事

用十周的時間,帶著選手裝備自己身上的武器、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這是我看見的運動員生涯規劃。


運動員生涯規劃,在台體大的定位?

以一般生的身分完整旁聽這門課,看見運動員努力撐過這學期每周的課堂討論及作業、也看見選手在這學期的進步與回饋。

  • 選手A :
我覺得課前跟課後最大的差別在「思維」和「行動」。從一開始修課前對於未知的生涯感到惶恐,深怕走錯一步全盤都輸的自己,到現在會試著好奇自己「為甚麼會害怕?」我會回歸自己,問自己問題,知道可以掌握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設定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甜蜜區,就算沒有前例可以循,但將手中有的棋擺好,或許就能有一盤勝局的機會。​


  • 選手B :
我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差別,之前還沒上老師的課的時候,我剛從國手選拔比賽中失利,面對自己的低潮期一直走不出來。那時候的我,一直想著要放棄,覺得真的很累,但是當課堂上到「出場力」之後,透過討論、練習,我真的懂得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化解自己的低潮,這對我幫助改變很大。


  • 選手C :
在課前我對自己沒有很了解,只知道射箭不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無法靠它吃飯,對於生涯一定要有所規劃!但對未來依然迷惘。上完這堂課,說實話我還沒找出很明確的方向,但是好像那些擔憂與不安,稍微減少了些,我發現有好多「力」其實都可以去嘗試改變,而且所有事情都是有方法去培養、能解決的,不再總是知道但不曉得從哪裡開始做到。


還有好多案例與選手回饋,因為篇幅關係無法一一列舉。我也附上荃鈺老師整理的文章連結,歡迎有興趣的大家點閱分享。
(文章連結 : 運動員的閱讀 X 反思 X 表達課,台體大曾荃鈺老師的運動員生涯規劃課程紀實)

課程的安排與脈絡,就像是人生縮影,用短短的十周,談完運動員從現在開始願意思考、到後面出社會後會發生什麼事、遇到的當下應該要如何思考、如何用方法與策略度過難關。

十周的主題,也像是老師在學期間帶我們去看運動員生涯規劃展,當中提到的生涯規劃五階段: 從破框力開始探索,中間的主題各自涵蓋一部分的湧現、複雜化、定位,最後才能透過意志力中談到的習慣持續優化,活出更好的人生。

運動員生涯規劃,是在台體開課的第一年。而在2019年,荃鈺老師成立的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也在近期剛培訓出一批運動員出身的生涯規劃講師。運動教育從基層扎根,卻得經過好幾年才得以看見它的成果,但我期待將來有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在各行各業開枝散葉,讓大家想起運動員,不再是不讀書的社會亂源,而是帶著運動員特質走進人群、跟社會產生互動連結,發揮正向影響力,這才是運動員該被大家看到的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郁婷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盧郁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社會上生存,只要有專業知識就夠了嗎? 學期第一堂正式課程,便讓我有了這樣的反思。 過去社會注重學歷,認為知識能翻轉貧窮、改變人生;隨著時代漸漸進步,除了知識,人們開始注重實務經驗,能靈活運用知識、讓知識為每次的經驗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法,漸漸成了現代社會的樣貌。 但未來的時代呢? 只要有知識、有經驗,
Thumbnail
在社會上生存,只要有專業知識就夠了嗎? 學期第一堂正式課程,便讓我有了這樣的反思。 過去社會注重學歷,認為知識能翻轉貧窮、改變人生;隨著時代漸漸進步,除了知識,人們開始注重實務經驗,能靈活運用知識、讓知識為每次的經驗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法,漸漸成了現代社會的樣貌。 但未來的時代呢? 只要有知識、有經驗,
Thumbnail
又到了新的學期,聽荃鈺老師的課也進入第三個年頭,從奧林匹克教育到運動行銷,再從心智圖法到生涯規劃,同樣的課程重複旁聽,會發現每學期課程總有不同的變化。而這學期的生涯規劃,是我第二次聽課,我也將這學期與同學上課的心得收穫書寫下來,為自己的學習與觀察做紀錄。 什麼是跟你有關、且必須優先排序的問題? 1.
Thumbnail
又到了新的學期,聽荃鈺老師的課也進入第三個年頭,從奧林匹克教育到運動行銷,再從心智圖法到生涯規劃,同樣的課程重複旁聽,會發現每學期課程總有不同的變化。而這學期的生涯規劃,是我第二次聽課,我也將這學期與同學上課的心得收穫書寫下來,為自己的學習與觀察做紀錄。 什麼是跟你有關、且必須優先排序的問題? 1.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有過這樣的感覺 : 為什麼我專業比他厲害,賺的錢卻比他少? 這世界是不是不尊重專業? 沒有去思考這個世界需要什麼、也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天賦與興趣、甚至沒衡量過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定位在哪裡,這都是很危險的事。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不能成為第一,那就創造一個新的品類,成為唯一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有過這樣的感覺 : 為什麼我專業比他厲害,賺的錢卻比他少? 這世界是不是不尊重專業? 沒有去思考這個世界需要什麼、也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天賦與興趣、甚至沒衡量過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定位在哪裡,這都是很危險的事。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不能成為第一,那就創造一個新的品類,成為唯一
Thumbnail
台灣的運動員在過去的制度,大多都是聽從教練指示,除了在訓練上,也包含生活常規、包含要念哪間學校。聽從安排,卻不見得是自己真心想要,一旦脫離運動員身分,沒有了教練、學校…,在成長階段又還沒建構起自己的思考方式,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危險的。
Thumbnail
台灣的運動員在過去的制度,大多都是聽從教練指示,除了在訓練上,也包含生活常規、包含要念哪間學校。聽從安排,卻不見得是自己真心想要,一旦脫離運動員身分,沒有了教練、學校…,在成長階段又還沒建構起自己的思考方式,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危險的。
Thumbnail
這是運動員生涯規劃展,但生涯規劃,不僅僅是運動員該做,展覽內的每個主題,雖然都是以運動員為主,但一般大眾,也都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的痛點、這些迷茫、覺察自身、探索自己跟社會的連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這是運動員生涯規劃展,但生涯規劃,不僅僅是運動員該做,展覽內的每個主題,雖然都是以運動員為主,但一般大眾,也都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的痛點、這些迷茫、覺察自身、探索自己跟社會的連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發揮影響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