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只是找工作跟探索第二專長而已嗎? 謹慎配置手中資源,用方法跟策略經營人生

2022/07/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無論是菁英運動員、成功企業家、又或是我們看到在社會上發生的議題事件,其實每個人、每件事都像是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他浮出水面、被我們看到的一小角,但要成就被我們看到的那個部分,是來自於背後那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例如思維、習慣)。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運動員在過去的社會,總是被定位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好像只有讀書人才對社會有幫助;好像練運動,就只是為了拿獎金賺錢…。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培養個人專業,在社會的地位卻差那麼多?
因為對社會的貢獻程度不同。過去的台灣社會生活較為困苦,因而相信「知識就是力量」,讀書人所念的專業,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讓整體經濟往上提升的;而現在大家的水平往上提升,逐漸發現光是死讀書而沒有實務經驗,是無法更快速解決問題的。
學更多的知識卻無法活用,是無法過好這一生的。運動員過往的經驗累積,正好補足了現在社會缺乏的部分。知識或許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思考方式,但是經驗可以讓你更快的解決問題。將知識與經驗互相結合,才能形成屬於你個人的價值認知。
但,要做到讓互補的人都願意出力、提供自己身上有的東西,其實並不容易。
我們的社會很強調累積,往往擔心教會了別人、自己就輸了;往往擔心外來的人拿了資源,拍拍屁股就走。原先將資源累積在自己身上,是為了讓自己更好,但累積過了頭、人人都不願意分享,社會只會停滯流動、一起向下沉淪,誰都不會更好。
荃鈺老師看見了這層關係、也發現運動員相較於一般大眾較為缺乏的部分,從最靠近出社會的年齡層,教育學生運動員主動跟社會連結、培養他們在過程中的思考方式、並讓他們學著開始閱讀,用知識的力量來解決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問題。
讓運動員身上的經驗,與一般大眾的知識相互結合,必須先讓運動員的基礎知識能夠與一般大眾在同一頻率上,也必須由運動員開始主動提供價值,與社會產生連結,當有人願意主動做出一點調整,社會才會開始流動。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整個學期以《場外人生》這本書中的章節當作每周課程主題,每周主題不同、一次只談一個主題,但都是在談生涯規劃這件事。
「畢業之後,你想做什麼呢?」
「不知道,應該就是老師或教練了吧!
不然運動員還能做其他事嗎?」
這是幾乎每位運動員都會有的想法。
一位手無寸鐵的運動員、不懂得保護自己,即將踏入社會、面臨各種挑戰,該怎麼辦?
學會了破框力,他將侷限的視野打開、了解自己的未來不再只有教練或老師,而開始向外探索、與社會產生互動;有了自學力,他將學會透過提問解決自己的問題,也關心別人,更能夠解讀他人的言外之意
跟過去運動訓練的生活完全不同,剛出社會就面臨這麼多選擇與話術、也擔心做出錯誤判斷,學會了專注力就能保護自己、學會覺察力就能設立好自己的界限,持續在喜歡的領域深耕;
累積了幾年再回頭看看,是否都是自己在向他人拿資源、學習,有沒有辦法提供價值與回饋、讓資源繼續傳承? 有了斜槓力,向外拓展更多專業,同時配合極簡力的概念,理解了「少,即是多」,也明白取捨之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人生總有突如其來的意外,學會敏捷力,讓自己在變動中快速調整、迭代更新,先讓自己活下來;學會組合力,不再需要擔心誰會取代我、每天活在恐懼與壓力之下,而是能夠重新排列組合自己身上的優勢、找到適合的位置;
出社會後的努力,不再像運動訓練那樣,能夠短期看見成效。要能看見成果,過程往往很漫長、卻也只能繼續投入。很想放棄的時候,回頭想想從運動訓練中訓練出的出場力意志力,配合更有策略的思考,讓層次比自己高的人願意幫忙,就能走出自己的路。
「運動員退休後,只能當教練或老師嗎?」課程以這個在選手身上常見的問題出發,雖然每周主題不同,但同樣都在做「將思考的時間軸拉長、不急著將自己塞入既定位置」這件事
用十周的時間,帶著選手裝備自己身上的武器、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這是我看見的運動員生涯規劃。

運動員生涯規劃,在台體大的定位?

以一般生的身分完整旁聽這門課,看見運動員努力撐過這學期每周的課堂討論及作業、也看見選手在這學期的進步與回饋。
  • 選手A :
我覺得課前跟課後最大的差別在「思維」和「行動」。從一開始修課前對於未知的生涯感到惶恐,深怕走錯一步全盤都輸的自己,到現在會試著好奇自己「為甚麼會害怕?」我會回歸自己,問自己問題,知道可以掌握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設定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甜蜜區,就算沒有前例可以循,但將手中有的棋擺好,或許就能有一盤勝局的機會。​
  • 選手B :
我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差別,之前還沒上老師的課的時候,我剛從國手選拔比賽中失利,面對自己的低潮期一直走不出來。那時候的我,一直想著要放棄,覺得真的很累,但是當課堂上到「出場力」之後,透過討論、練習,我真的懂得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化解自己的低潮,這對我幫助改變很大。
  • 選手C :
在課前我對自己沒有很了解,只知道射箭不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無法靠它吃飯,對於生涯一定要有所規劃!但對未來依然迷惘。上完這堂課,說實話我還沒找出很明確的方向,但是好像那些擔憂與不安,稍微減少了些,我發現有好多「力」其實都可以去嘗試改變,而且所有事情都是有方法去培養、能解決的,不再總是知道但不曉得從哪裡開始做到。
還有好多案例與選手回饋,因為篇幅關係無法一一列舉。我也附上荃鈺老師整理的文章連結,歡迎有興趣的大家點閱分享。
(文章連結 : 運動員的閱讀 X 反思 X 表達課,台體大曾荃鈺老師的運動員生涯規劃課程紀實)
課程的安排與脈絡,就像是人生縮影,用短短的十周,談完運動員從現在開始願意思考、到後面出社會後會發生什麼事、遇到的當下應該要如何思考、如何用方法與策略度過難關。
十周的主題,也像是老師在學期間帶我們去看運動員生涯規劃展,當中提到的生涯規劃五階段: 從破框力開始探索,中間的主題各自涵蓋一部分的湧現、複雜化、定位,最後才能透過意志力中談到的習慣持續優化,活出更好的人生。
運動員生涯規劃,是在台體開課的第一年。而在2019年,荃鈺老師成立的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也在近期剛培訓出一批運動員出身的生涯規劃講師。運動教育從基層扎根,卻得經過好幾年才得以看見它的成果,但我期待將來有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在各行各業開枝散葉,讓大家想起運動員,不再是不讀書的社會亂源,而是帶著運動員特質走進人群、跟社會產生互動連結,發揮正向影響力,這才是運動員該被大家看到的樣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盧郁婷
盧郁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