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才是我的全職 - 運動員生涯規劃展(看展心得記錄)

2022/03/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展場內,也給自己一點留白,思考生涯。
「從運動員退休後,沒了專項,我還剩下什麼?」
「我怎麼知道現在的選擇,對我是好的?」
「如果再早一點開始思考未來,現在會不會不一樣?」「我的天賦在哪裡?」
荃鈺老師訪談超過150位運動員後,發現選手都有個很大的問題點 : 他不知道他的未來可以做什麼?
記得是一次在台北實習期間遇到老師,當時老師正好是運動選手菁英講座的主持人。會後我鼓起勇氣詢問,能不能讓我旁聽老師在競技學院開的奧林匹克教育課程。從大四開始到現在,也快要兩年。
一邊看展,會想起課堂上曾經講過哪些觀念,很多課堂上的畫面跟互動都在看展的時候一幕幕浮現。
展覽規劃成幾個主題呈現 :

生涯規劃五階段

探索 → 湧現 → 複雜性 → 定位 → 優化
讓我想起我大學沒考好誤打誤撞考進體育大學,從一開始有轉學念頭、到後來發現體育不是只有身體活動,更包含場館的經營與設計、如何處理運動傷害、不同的運動特性讓運動員在過程中塑造出不同特質…
也在參與每次活動與課程時一點一滴累積對運動產業的認知;在這些參與中與自己的特質、喜好對照,進行排列組合,慢慢刪減不適合的選項,逐漸聚焦、找到定位後深入接觸,思考更長遠的路。
回頭看大一到現在,我經歷的真的就是那五個階段。

自我覺察地圖

看著地圖,又想起上學期在這堂課上,帶給我的收穫跟後續的轉變。
對我來說,覺察是改變過去生活模式跟負面想法的一個重要關鍵;是讓我開始看見自己、開始面對恐懼、也慢慢找尋自我價值的一個開端。
覺察不僅僅是運動員在場上判斷情勢所需的能力,更是一般人要讓生活過得好的關鍵。當我們每天陷入忙盲芒的焦慮中,你懂得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了嗎?

運動員的生涯出路有哪些?

後面看到選手的出路選手的現況,想起課堂上的很多討論跟老師寫的文章,我能感受到老師為運動員的用心與疼惜,也逐漸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生命溫度計

在這個展區,讓我想到幾次課程下來,我對「回顧」這件事,都在操作中一次比一次有更深層的體悟。最近自己在操作過程中,我又想到「回顧」這件事,有個重要的心態是「要用現在的認知去看當年的事」。
假設我8歲發生一件事,但那件事會在我後續提起時,還是用8歲的記憶、8歲的不成熟去看它;但如果我今天用20歲的思維去看這件事,我就能夠去看見每個角色每個立場的不容易,就更能放下。
如同展覽的副標題 :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時事討論 - 圓桌體育大會

圓桌體育大會校外體育系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在疫情期間辦理的線上活動,現在已改成直播形式。看到這個展區,想起當時的討論場景,會驚覺很多事都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而當時那一個個事件點,現在也都變成歷史,影響著現在。

跨領域典範人物

而展覽最後放的四位人物(林昉蓉蔡瀚陞謝昀庭郭彥甫),會讓我再次回味整個展覽。
知道這些典範也都是花好幾年的時間,經歷生涯規劃五階段、開始有自我覺察意識、從困難中去找自己的可能性、為自己找到出路…,他們也都是花好幾年的時間一路走到這裡。
看到典範人物,知道自己現階段還在生涯規劃的起點,也正在經歷他們曾經走過的路,會讓我開始期待人生往後的挑戰、開始期待不知道自己走過這些之後,會不會也能像他們一樣閃閃發亮。
展覽的每個區塊,有過去、現在、未來,它就像是一條時間軸線,就跟展覽動線是一樣的。生涯規劃,不是未來的事。因為我的未來,是我過去跟現在的累積。
展場不大,但走完一趟,就像在走時光迴廊一樣,回顧跟梳理了自己跟體育的相遇。覺得自己渺小,但也幸運。看完展覽,我也很期待我未來的樣子。
這是運動員生涯規劃展,但生涯規劃,不僅僅是運動員該做,展覽內的每個主題,雖然都是以運動員為主,但一般大眾,也都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的痛點、這些迷茫、覺察自身、探索自己跟社會的連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發揮影響力。
分享當天開幕影片及展場資訊
展覽地點: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人文藝術中心二樓展示區(人科院歷史建築)
406台中市北屯區信平路240號
開幕日期:2022年3月9日 14:00開幕
展出期間:2022年3月9日到6月30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盧郁婷
盧郁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