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在前瞻中展開,在回顧中領悟。」今天這堂課,講的是回顧。
荃鈺老師用了生命溫度計,引導我們將自己過去發生的每一個事件點連起來,用「面」的概念來讓我們呈現自己的過去。
相信什麼,就成為什麼
回顧跟反省,其實有層次上的不同:回顧是客觀的,不管是開心、難過,都是回憶的一部分,但是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是無批判的;而反省,是看到自己過去做不好的地方,是主觀的,潛意識裡就已經覺得是自己錯了,是比較負面的思考。這也是我在寫訓練課表時,經常犯的一個錯誤:一場訓練中,我總在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但教練說,這不是他想看到的。他希望我做的,是只記下好的感覺、好的地方,不斷的回想,就能慢慢形成自動化,讓身體自然而然做出正確的動作。
其實有個研究是這樣說的,一位鋼琴家真正去彈鋼琴,與他僅在腦海中想像如何彈奏,檢測出來的腦波,是一模一樣的。
因為你相信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
中國說書平台《樊登說書》裡面有一集就提到:專注缺點,並不會為我們帶來改變,只會使我們越來越糟糕。看著缺點,要想的是:有沒有變得更好?有沒有進步了?別心急、堅持、沉穩,要用亮點帶著自己往前走。
生命溫度計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個人的生命故事,而運動員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會經歷受傷、卡關、失敗、成名等等這些劇烈波動,起伏相較一般人又更為強烈。
其實生命有高低起伏,才算真正活過一遍。
在畫出自己的生命溫度計後,荃鈺老師讓我們試著找不同的人分享。
一位目前專項是擊劍的選手,他的故事就有很多波折。曾練過現代五項、後來想轉項轉不成、被學長帶著到處玩,學長畢業後教練也無心帶訓,但因為自己很想拼,仍舊自主訓練,最終拿到第四名、嘗到努力的滋味後開始認真想拼、也想交女友,如願以償同時交到女友與拿到冠軍而獲得出國比賽的機會。回國後想將出國經驗套用至訓練上,卻怎麼樣都使不上力,失望之餘開始陷入低潮,無心訓練,成績也下滑。現在上大學的他,依舊在擊劍這條路上繼續努力。
回顧過去,他說:我其實是在上大學才頓悟這件事。出國比賽後當然希望國外學到的東西能夠對訓練有幫助,卻事與願違,是因為那時忽略了訓練的「質量」。
以前總是認為大量訓練,成績就能有所提升,殊不知反而持續下滑。現在的訓練比較重質不重量,在有限的時間提升訓練的正確率與品質,力求每次的動作都是練到對的,成績就有比較穩定。練技術,是有策略的:先把強項練到最強,再把弱項補強。就很像推桌子一樣,一次推十張,不僅費力又沒效率;但如果一次只推一張,很快就可以完成了,也不會太辛苦。
我很喜歡聽運動員的生命故事。「要有意識地去做每件事。」、「穩定的表現是因為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這是羽球國手周天成在改動作技術時,跨越瓶頸後得出的結論,而這樣的經驗也將成為他未來在每次低潮時,相信自己能夠克服的自信與底氣。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老師才要我們去觀察自己生命曲線的走向,並思考從最低點往上爬的過程中,做對了什麼,才脫離了低潮吧。
人只能在前瞻中展開,在回顧中領悟
在整個課程中,荃鈺老師不斷用這句話來提點我們。
如果沒有回頭去搞清楚自己過去的錯誤,那麼同樣的錯誤在不同環境還是會再犯。回顧不僅可用比賽作為階段,也有選手將自己與人的關係納入圖中。圖的起伏程度,正好可看出一個人的情緒變化與心思細膩程度 : 有些人在同個階段的事件點很密集;也有些人認為沒什麼。但面對同一事件,在想法上的思考深淺並沒有優劣,更多時候,其實可以學著看輕一點、看得淡一些。很多時候在當下覺得是天打雷劈的大事件,十年過去,可能不過是芝麻綠豆般大的小事。
畫這張生命溫度計的用意,不僅是在梳理過去、協助我們用過去的經驗,幫助我們再次從挫折中站起,更重要的是在回顧這些意外時,好好處理自己與相關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或許會因為有許多誤解而結束一段關係,決定離開的當下,是不解、是失望、也是愧疚。但過一陣子,當你願意揭開傷疤,從一個比較遠的角度細細回想當時的情境當下的自己,反而會是感謝。而那時才會是成長的開始。不僅是回顧自己的過去,也可以多去看看別人失敗後重新站起來的故事,認知到不是只有自己遇到這個狀況,或許就能從中找到意義、得到力量,並且重新出發。